我指導的一位自學生C跟我說,他想開始寫些論說文,一來做為學習輸出,二來累積申請大學要用的材料。
C對政治哲學很有興趣,有一定閱讀量,也會主動參與學術會議,最近比較關心教育議題。按理講,若有好的問題意識,資訊量又足夠,文章應該差不到哪裡去;實際上,我仔細看了一下他最近寫的東西,算是條理內容兼具,但框架和問題意識很大。
比如他想寫教育制度的形成過程,開頭標明的問題是「學習者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樣子」,打算從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變遷來說明,最後篇幅大約會是7000-8000字。
從學術論文的角度看,C的情況似乎在於題目不夠聚焦、範圍太廣,但他的行文策略——要評論教育制度,先從了解歷史脈絡開始——並沒有錯。或至少是說,如果他想寫一系列的教育評論,教育演變史或教育思想史的了解,是很好的基本功。
我跟C談了一會,他說自己有試著寫過一些短篇文章,但好像寫到後來都會變成思想史角度,常常在分析某一教育思維是衍生自何種政治社會需求。
於是我發現,重點不在於選題,而是他先前的閱讀文獻大都採宏觀視角,這直接決定了他的寫作資本,或說決定了他寫作時能夠運用哪些資訊。所以他在看待教育上,能夠呈現出宏觀的結構性因素(譬如教育有形塑國族認同的功能),卻不太容易聚焦於細部問題,對實際現象的描述也不多。
對一般人而言,宏觀因素比較難掌握,C算是很特別的情況:有一定資訊量但缺乏好的聚焦。於是我建議他:試著用關鍵字和衝突點來重訂問題意識或核心主張,並在論述上緊扣它們。
所以我先問:你認為文章內最關鍵的一兩個詞是什麼?C 說是「教育制度」或「政治」。但我認為最關鍵的詞其實是「改造」(雖然這詞在他文章裡沒出現幾次),因為在現階段,他要寫的其實就是A用某種方法來改造B,其中A是政權、方法是教育制度、B則是人民。
他相當同意。而後我又問:你能不能想出一對相反的概念或詞彙,把它和「教育」或「改造」相結合,並形成一個問句或直述句?他立刻想到要把「改造」和「創造」對舉,畢竟我們一般認為,教育是為了協助人們創造更好的生活。
於是新的主題出現了:教育該用於改造還是創造?
從這主題就可以延伸出,什麼是改造、什麼是創造、為什麼、真的嗎、怎麼做、現狀如何、有何副作用、如何改善或避免等許許多多的細部提問。已掌握的資訊,必須轉化為針對這些提問的回應,才不會常常被他人的既有框架牽著走。
這一個案讓我覺得,寫作大綱或計畫書有時是必要的。其實很多探討論文寫作的書都會這麼說,但我先前遇到的多是缺乏資訊量,這種情況先擬大綱的幫助很有限,就算擬了也會因獲得其他資訊而改來改去。
但對資訊量夠卻不太知道如何選題的人,寫作大綱或計畫書應該很有助於釐清思路,篇幅越長越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