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城為造而造,那是創造者有意為之,當我們留意觀察,陸陸續續發現其中的秩序。比如,有一條筆直的大河流過故事之城,將整座城市分為遙遙相望的兩岸,我們後來發現,大河正好對齊了肉眼看不見的本初子午線。在地圖上,我們可以將大河延伸到地極,並說那就是本初子午線。相差瞬息,東岸先西岸破曉。
大河兩岸各有居民,居民之中各有一位少年;岸旁各自矗立一座塔,少年最愛登塔瞭望。在塔上,東岸少年和西岸少年都看見了一條南北奔流的大河,看見彼岸,以及正望著自己的少年。
西岸少年看彼岸,與此岸相若,對東岸少年,一開始是喜歡的;東岸少年看彼岸,與此岸相若,對西岸少年,一開始卻不怎麼欣賞。但兩位少年一直都喜歡登塔瞭望,只要空閒,他們幾乎都在塔上,一直看著對岸還有對方。
故事之城的兩岸不停止發展,東岸和西岸的少年也逐漸成長,他們對於彼此看法越來越平和,並且很想和對方說話,可惜他們說的話傳不到彼岸。有一段時間,他們會一起望著大河的流向,各自想像自己沿著大河而行可以遇到對方,但他們只是想一想,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他們還是在塔上看著對方。
又有一段時間,東岸少年和西岸少年都希望下次自己上塔時,不會看見對方,他們並不希望自己和另一位少年的抉擇如此相似,因此偶爾會忍住好奇心不上塔。可是只要他們各自上塔,便又看到另一位少年。
他們繼續隔著大河時常相望,然而對方的抉擇總是不遂自己的心意,東岸少年和西岸少年如此相似卻沒有一點默契。「為什麼沒有一座通往東西岸的橋呢?」他們總這麼問自己,問自己身旁的人。問了也是徒勞,故事之城之上一直沒有這座橋,東岸和西岸的交會只會在故事之城以外的結晶。
後來,東岸的少年和西岸的少年,都相信彼岸的少年就是自己,那日之後便不再上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