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上的曠野-avatar-img

行星上的曠野

0 位追蹤者
嗨,來聽我說故事。
如果從地平線仰望故事之城,所見的是彷彿蜂房般密集的孔洞,裡面藏了許多的故事,故事本身也如同糖蜜般是濃稠的液體,也可能在低溫時凝固。當故事和故事交會,融接處很快地消失,合成了一個更大故事。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故事之城為造而造,那是創造者有意為之,當我們留意觀察,陸陸續續發現其中的秩序。比如,有一條筆直的大河流過故事之城,將整座城市分為遙遙相望的兩岸,我們後來發現,大河正好對齊了肉眼看不見的本初子午線。在地圖上,我們可以將大河延伸到地極,並說那就是本初子午線。相差瞬息,東岸先西岸破曉。
湖城的發展逐漸緩下來,雖說低地城市的輪廓已與平地無異,少了摩天樓的湖城就也沒有平視世界的視野,因此湖城必須有摩天樓,而摩天樓必須由大戶人家主導。這算是延續拓荒者精神,拉抬湖城聲望的使命必須落在大戶人家的肩上,頂端的榮耀精品必須鑲在大戶人家的額上。
在洞穴酒店中所感受到的四季並不分明,不僅是地勢之故,又因洞穴本身像是冰窖,即使夏天在其中也是寒意如芒。邊緣人們有時候需要一些傷春悲秋的催化劑,好讓自己沈溺在自己所劃定的孤獨中還感到詩意,洞穴酒店的酒氣和寒意充滿這種酵,恰好足夠邊緣人們的肉體和意志微醺,朦朧地察覺希望存在。
「我趕時間嗎?」覆述了沈默者的問題,我也自問。 屋子中間有一座燒著柴火的壁爐,白煙往上飄,這些煙霧會經過二樓,再從屋頂的煙囪離開屋子。當它們到了外面時繼續向上,但顏色和形體在天空中越來越稀薄。還沒想到答案時,我盯著壁爐,想像白煙所經過的隧道般的路徑,直到開闊。 
「先坐吧!你趕時間嗎?」沈默者說。 「王先生⋯⋯。」那時我僅以語塞回應沈默者。 「很驚訝我開口說話嗎?我確實很久不曾說話了,好像連哼歌都沒有。」沈默者音質混濁,喉嚨或聲道彷彿淤積多年,每一個字都是經過層層阻礙才傳到嘴邊。說了幾句話後,沈默者用力咳了幾聲,試圖疏通管道。
在大湖的西南邊住著一位第一代拓荒者,他見過百廢待興的湖城,曾經在荒煙蔓草中披荊斬棘,記憶中也有湖城事變,但他與湖城的一切若即若離,彷彿獨自漂流湖城的時間軸表面。  他的住宅是兩層樓的建築,倚著小山丘,一樓和二樓的不同側分別有扇門,在一樓的門旁,沿著屋緣小緩坡可以上到二樓的門。
大宅有個後院,外圍是果樹,中間是花園。大戶人家聘請一位園丁照看整片後院。園丁的年齡與大戶人家主人相仿,在眾家僕中相對年長。據說因為不適應平地城市的節奏,因此來到湖城,依附在大宅中,為大戶人家維持後院的體面。  初到大宅時,園丁想讓自己在眾家僕中不僅顯出年歲,同時還有智慧。他積極地加入群體⋯⋯
湖城劇團的編劇本業是擺渡人,工作繼承自他的父親。 在湖城的東北側有條自平地而來的大水,以懸瀑的姿態進入湖城,到了底部又被馴化為一條寧靜的河流,緩緩地流進大湖。第一代拓荒者們安定住下後,有人造了一條小艇駕駛在大湖之上,後來擺渡成為他的職業。
與大戶人家工作交流的人們,特別是郵差們,都看過在大宅一樓的一面大書櫃,十二層高,寬約七公尺,是頂天立地的書牆,走進大宅可以立刻看到,十分搶眼。據說書牆是後來改裝的,原先泥灰色的牆只掛了一張巨幅版畫,這代主人希望能在大宅中體現他對於知識的熱愛,以學問作為品格的裝飾,當接手大宅後立刻進行改裝。
湖城劇團是由業餘人士所組成。不知為何,在低地城市的夜總令人感到特別長,日落之後若沒找些事情做來填補空白,每天便缺少了一段意義。湖城劇團以戲劇為加入劇團的湖城人填補每天的空白。 劇團成立之初,沒有一個團員演過戲或編過劇,有些團員甚至沒正式看過舞台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