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好幾次心遲疑/退縮的掙扎之後,前陣子總算下定決心嘗試睫毛嫁接,也直到這時候才驚覺事情遠比我想的複雜。店家良莠不齊,社群上業配泛濫,真實心得文比日本製的壓縮機還稀少,而各個工作室/美睫師又有自己的玩法,還得一一私訊詢價。詢價完的結果又不見得能類比,大家主打的款式/毛質有異,若再考量施作環境或新客優惠那更是沒完沒了,最後只好落入俗套的找間網美名店,然後一切交給運氣。 預約日前一天,店家特別傳了訊息提醒眼部不能帶妝,也建議避免配戴隱形眼鏡。後面這點我沒聽話,果然很快遭到報應:打從第一步清潔就被燻到略有刺痛,加上移位的隱形眼鏡更不舒服;後續正式施作的不適感有增無減,毫無準備如我萬萬沒想到會被膠帶固定住眼皮,半睜的眼睛實在乾到很癢,又無法眨眼或觸碰,只能催眠自己睡醒就會變美(但...當然....睡...不著...)。 「好了,你看一下需不需要再補50根。」 大概半小時過後,美睫師拆開一眼的固定,拿了鏡子讓我確認狀況。200根/11mm的效果出奇不錯,沒有放大到多誇張,純粹順著眼型提亮眼神,但坦白講,這和我原先預設的樣子完全不同。起初還打算直上300根,接成abc網美般的水貂毛流,可惜想像歸想像,每個人五官條件都不一樣,我的睫毛之垂平常化妝時就自知,沒想到竟然連美睫師看到也搖頭,強調這種狀況只能使用無感毛質,而且基於狹長眼型,實在不適合硬選捲翹款式,甚至勸我減少嫁接根數,除非接完不滿意,確定眼睛可以負擔的情況下再加碼。 照著鏡子想了想,我請對方繼續另一眼的嫁接,不需要補根數。最後總費時將近一小時,差不多是折磨眼睛的極限了。原本還盤算等完工要速速滴人工淚液急救,結果美睫師千交代萬交代不能碰水,得等上幾個小時確保黏膠乾燥,日後也要避免蒸汽室、熱水及油類。平常洗臉時必須注意小動作,過強的水柱會把睫毛沖掉,必須用手心捧水輕輕的沖。說到這邊,美睫師拿出了一個分裝袋,裡面放有海綿、棉籤和睫毛梳:洗臉過程中,眼周免不了的水珠就用海綿輕輕吸乾;棉籤沾水後可以拿來清潔死角,睫毛梳顧名思義整理糾結用,但畢竟大動作可能破壞到睫毛,美睫師提醒我盡量少用,非不得已最好梳開末端就停。 注意事項一個比一個瑣碎,完全和廣告宣傳的方便背道而馳。而且就算自帶妝感,實際出門依然需要眼影和上揚眼線加強完成度,偏偏存在感過強的睫毛又會干擾化妝手勢,得格外小心。強烈建議如果本身條件可以靠化妝補救,真的別給自己找麻煩。網美口碑非常吸引人沒錯,但施作過程可能發生各種狀況,背後的照顧成本,甚至金錢成本也都有其門檻,行動前最好再三停看聽。 - 目前接到第四週,在完全遵守注意事項的前提下75%的睫毛都還在,cp值高得超乎期待,但這點似乎跟店家及其使用的耗材品質有關就是了。所以醜話說盡,到底我願不願意再接?答案其實是肯定的。仔細評估後發現麻煩之處都還算在我容忍範圍,眼妝的加分效果又是平常刷睫毛難以達到的,那...好像可以準備預約回訪了。 -
延伸閱讀 To be or not to be? 關於精品鞋貼底這問題 Instagram
@esme.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