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長期投資通常比較無聊乏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的道理看似簡單,實際卻很複雜,例如說只要低買高賣就能獲利,不過當投資人看到股價回跌覺得是低買的時機,卻可能遇上跌跌不休的情況,以為是低價卻不斷破底,或覺得股價已經偏高了,卻還持續創新高。
本益比、淨值比也不一定能夠判斷股價是高或低,熱門主流股的本益比或淨值比會比較高,但市場的主流熱門股並非一直不變,當市場流行的題材轉變之後,原本不貴的股價,可能就變得太貴了,市場的主流想法一直在改變,財經環境隨時都不一樣,企業也不斷在進化求生,何謂股價的低或高?答案隨時都不一樣,但股價隨市場情緒波動會顯得比較刺激。
當大戶或外資持續賣股票,且股價形成下跌趨勢的時候,今天的低點可能就是明天的高點,想要等一個相對高點來賣股票,可能一直等不到且股價越來越低,這時股價的低點,取決於大戶或外資何時縮手不再出脫股票。
投資人無法預知大戶或外資在想什麼?為什麼會賣股票?但在較長期的觀點,可以知道若是企業能夠提供合理的報酬,還是會有資金願意投資,願意趁股價下跌時承接股票,不過,這裡要考慮的是另一個問題,投資人怎麼知道企業能夠維持不變的狀態?例如股王大立光還是技術領先的企業,股價卻會在股市創新高的過程破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9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0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影響企業營運與股價的因素很多,評估是否適合投資仍得回歸到基本的企業營運,或觀察籌碼變化推測股價可能的變化。如果去掉『台積電供應鏈』標籤,這些企業的基本面有沒有吸引力?籌碼變化的現象有沒有疑慮?
當股市漲勢開始休息,較早回跌的股票是中小型股,這個現象可以觀察櫃檯指數,過去的經驗顯示,當櫃檯指數無法與指數同步創高,櫃檯指數相對弱勢的時候,是指數將要休息或回跌的前兆。
市場熱絡時期,就會看到一些把存款全部投入股市的現象,或是挪用原本其他用途的資金來投資,最大的問題是風險過度集中,另外就是缺乏資金,使得對於風險的應變能力降低
如果只看重要權值股的表現,會輕忽其他個股的風險,等到權值股也開始跌的時候,其他個股早已經哀鴻遍野。台積電不跌,不會讓其他股票也跟著不跌,好好盯著自身持有的股票,比緊盯著指數或台積電還重要
歷史顯示股市長期總是可以持續創高,提供優於其他資產的報酬,但另一方面,歷史也顯示,在得到優異的報酬之前,總有許多波折與來回震盪,而多數人會因波動過程的恐慌氣氛而殺低賣股票。
活絡的市場裡一定有投機現象,漲勢過程裡股票不斷換手,當再也找不到足夠願意接手的投機資金,股價波動就會由漲轉跌,而投機客無法了解別人的心理在想什麼,需藉由觀察市場慣性,推測投機風險是否改變
影響企業營運與股價的因素很多,評估是否適合投資仍得回歸到基本的企業營運,或觀察籌碼變化推測股價可能的變化。如果去掉『台積電供應鏈』標籤,這些企業的基本面有沒有吸引力?籌碼變化的現象有沒有疑慮?
當股市漲勢開始休息,較早回跌的股票是中小型股,這個現象可以觀察櫃檯指數,過去的經驗顯示,當櫃檯指數無法與指數同步創高,櫃檯指數相對弱勢的時候,是指數將要休息或回跌的前兆。
市場熱絡時期,就會看到一些把存款全部投入股市的現象,或是挪用原本其他用途的資金來投資,最大的問題是風險過度集中,另外就是缺乏資金,使得對於風險的應變能力降低
如果只看重要權值股的表現,會輕忽其他個股的風險,等到權值股也開始跌的時候,其他個股早已經哀鴻遍野。台積電不跌,不會讓其他股票也跟著不跌,好好盯著自身持有的股票,比緊盯著指數或台積電還重要
歷史顯示股市長期總是可以持續創高,提供優於其他資產的報酬,但另一方面,歷史也顯示,在得到優異的報酬之前,總有許多波折與來回震盪,而多數人會因波動過程的恐慌氣氛而殺低賣股票。
活絡的市場裡一定有投機現象,漲勢過程裡股票不斷換手,當再也找不到足夠願意接手的投機資金,股價波動就會由漲轉跌,而投機客無法了解別人的心理在想什麼,需藉由觀察市場慣性,推測投機風險是否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長輩在90年代炒股輸到脫褲,從小耳提面命股票是賭博,讓我直到快變中年婦女才硬著頭皮學投資。過程中發現,長期投資並非穩賺不賠,最大的風險是試錯成本和時間損失,選錯標的或市場低迷都讓人痛苦不堪。心態建設和緊急金變得格外重要,才能熬過市場的起伏循環。投資像長跑,從指數化投資慢慢累積知識,學會和時間做朋友。
Thumbnail
許多長期投資者將資金投入美股指數型基金(如 QQQ、VTI 等),認為這是實現財富增長的最佳方式之一。但當市場波動、資產價格起伏不定時,是否應該「賣出」?還是堅守長期投資不動如山?本文將根據實際理論與數據,探討長期投資的「買入」與「賣出」時機,並分析何時「完全不賣出」可能才是最優解。
Thumbnail
引言 投資美股的長期投資者經常面臨這樣的困惑:在牛市中,我們可以享受數年間的整體上漲,但當熊市來臨時,市場可能會下跌三成甚至更多。此時,我們應該堅定持有,還是選擇在跌幅達到某個點時出場?而這個選擇可能影響我們的長期收益,甚至關係到投資計畫能否成功。本篇文章將從數據、心理學與策略三個角度,探討這個
Thumbnail
關於長期投資懶人包⬇️ ① 長期投資 = 至少5年以上 ② 長投 > 20年,勝率 ≈ 100%      長投 > 10年,勝率 ≈ 98% ③ 長投「當然可以」賣股 ④ 遠離市場、不要看盤 —— ① 長期投資 = 至少5年以上 很多讀者問過我,長期是多長期? 我的答案都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確實有些股票可能因為短期因素、短期利多或者主力炒作而突然暴漲。如果沒有及時賣出,這些股票的價值很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回落。 如果你投資的是有長期增長潛力的產業,那麼你就不應該用「股票沒有賣就只是紙上富貴」的思維來看待這些投資。
Thumbnail
台灣部分投資人喜愛配息型投資標的,最好能配得高又穩,滿足「高股息」的特性。 通常可以配出高息的公司,本業相對比較沒有成長性,沒有每股盈餘(EPS)再投資擴張業務需求,才會配較多的股息吸引投資人。 回到投資選股的根本,最主要的關鍵是公司的獲利狀況。 每年穩定而且高水準的每股盈餘(EPS)
Thumbnail
買進個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譬如:看好它的營收成長、看好它資本支出可以帶來營收增加,看好它逐年EPS的穩定成長,看好短線的獲利爆發......等等。不論是甚麼,如果你買進一檔個股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那已經做對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記得這個原因,然後在它消失的時候處分就這檔個股。
Thumbnail
長輩在90年代炒股輸到脫褲,從小耳提面命股票是賭博,讓我直到快變中年婦女才硬著頭皮學投資。過程中發現,長期投資並非穩賺不賠,最大的風險是試錯成本和時間損失,選錯標的或市場低迷都讓人痛苦不堪。心態建設和緊急金變得格外重要,才能熬過市場的起伏循環。投資像長跑,從指數化投資慢慢累積知識,學會和時間做朋友。
Thumbnail
許多長期投資者將資金投入美股指數型基金(如 QQQ、VTI 等),認為這是實現財富增長的最佳方式之一。但當市場波動、資產價格起伏不定時,是否應該「賣出」?還是堅守長期投資不動如山?本文將根據實際理論與數據,探討長期投資的「買入」與「賣出」時機,並分析何時「完全不賣出」可能才是最優解。
Thumbnail
引言 投資美股的長期投資者經常面臨這樣的困惑:在牛市中,我們可以享受數年間的整體上漲,但當熊市來臨時,市場可能會下跌三成甚至更多。此時,我們應該堅定持有,還是選擇在跌幅達到某個點時出場?而這個選擇可能影響我們的長期收益,甚至關係到投資計畫能否成功。本篇文章將從數據、心理學與策略三個角度,探討這個
Thumbnail
關於長期投資懶人包⬇️ ① 長期投資 = 至少5年以上 ② 長投 > 20年,勝率 ≈ 100%      長投 > 10年,勝率 ≈ 98% ③ 長投「當然可以」賣股 ④ 遠離市場、不要看盤 —— ① 長期投資 = 至少5年以上 很多讀者問過我,長期是多長期? 我的答案都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確實有些股票可能因為短期因素、短期利多或者主力炒作而突然暴漲。如果沒有及時賣出,這些股票的價值很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回落。 如果你投資的是有長期增長潛力的產業,那麼你就不應該用「股票沒有賣就只是紙上富貴」的思維來看待這些投資。
Thumbnail
台灣部分投資人喜愛配息型投資標的,最好能配得高又穩,滿足「高股息」的特性。 通常可以配出高息的公司,本業相對比較沒有成長性,沒有每股盈餘(EPS)再投資擴張業務需求,才會配較多的股息吸引投資人。 回到投資選股的根本,最主要的關鍵是公司的獲利狀況。 每年穩定而且高水準的每股盈餘(EPS)
Thumbnail
買進個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譬如:看好它的營收成長、看好它資本支出可以帶來營收增加,看好它逐年EPS的穩定成長,看好短線的獲利爆發......等等。不論是甚麼,如果你買進一檔個股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那已經做對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記得這個原因,然後在它消失的時候處分就這檔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