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獅潭鄉的蓮臺山妙音淨苑,
是網路上被推薦的賞櫻勝地。
但此地為佛教信徒共修所在地,
因此只有假日才開放參觀。
趁著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假日,
起了個大早上山尋幽訪勝。
從彰化市出發在王田上國道一號,
進入三義段開始起濃霧,
看著遠處山上雲霧上升,
聰嫂順口說:「從山上看不就是雲海。」
很幸運地在往蓮臺山的途中,
有塊腹地較大可停車且視野良好,
我們欣賞了雲海和來時路的蜿蜒曲線。
這算是早起的意外驚喜,
再晚一些時間陽光照射後,
水氣被蒸發就看不到了。
進入蓮臺山妙音淨苑的山門牌樓,
我們將車子停在第一停車場。
雲海彷彿就在前方不遠處。
到洗手間時志工正忙著清掃,
昨日星期六應該也有很多遊客。
「如來寶殿」外面兩側擺放椅子,
我們在那兒先享用帶來的三明治,
看到志工的辛苦,
我們把垃圾收好自己帶回家。
志工打開窗戶拿出梅子、梅汁讓人試吃,
這是園區栽種的梅樹,
採收的梅子製作,
販售所得贊助園區建設。
園區的幾座建築物集中在山門附近,
搭配庭園造景頗有日式風味。
鐵藍色屋瓦搭配潔白面牆,
讓人感覺舒展樸實但簡潔明亮。
五根圓柱支撐的鐘亭小巧而精實,
鐘槌溫潤的實木光澤,
與輕盈而靈動Tiffany藍的梵鐘,
給人心情穩定又充滿希望。
七寶蓮池是全球第一稀有的高山自然生態池,
蓮池中央可360度旋轉,
蓮池周圍安立六方佛平時面向池中阿彌陀佛,
當你在拜殿向六方佛任何一尊佛禮拜時,
這一尊佛便會轉身接受你的禮敬,
而後再轉回面向阿彌陀佛。
原本是為了賞櫻而來,
但整座園區植栽豐富,
志工介紹共設有七個「苑」,
我們順著山勢在步道健行,
七個「苑」是以該區最大宗植物命名。
我們在園區停留兩個多小時,
感覺身、心、靈得到淨化,
好像可以體會稱為「淨苑」的含意。
喜歡這裡給人喜樂祥和的寧靜,
應該很快就會再相見。
獅潭鐘樓古道
下山之後北上獅潭,
久聞獅潭老街的仙草,
要吃美食前一定要先運動一下,
所以決定到附近的鐘樓古道走走。
我們把車子停在獅潭國小後面的路邊,
沿著苗124縣上坡走一段就看見古道標示造景。
看了路線圖心裡就有譜,
回到老街有短、中、長三種路線選擇。
一路向上的階梯布滿樹葉,
爬升100公尺拍照留念,
再一會兒就到「一號涼亭」。
涼亭旁立著牌子介紹鐘樓的由來,
鐘樓(原為鼓樓)古道為日治時代建置,
昔日為二戰期間軍事戰備用道,
由日本警察廳所屬之獅潭派出所設置,
空襲警報一旦發生,
派出所會派員至鼓樓擊鼓,
通知警防團人員集合,
為重要警報系統,
目前所見之鼓樓為後來所重建,
仍具有歷史紀念價值。
為了目標「鐘樓」繼續走吧!
前方竹林彎道在光影下很有意境,
但是看不見盡頭也讓人也些擔心,
聰嫂開始腦補「鐘樓怪人」的影像,
正思索著要不要開口說往回走。
才過彎道不遠處有一座「卡哇伊」的亭子,
聰頭說那就是「鐘樓」。
走古道還是一群人走得遠又有趣,
我們選擇最近的環形步道回老街。
步道盡頭前往右下方看,
有一棟黃色小屋,
好特別的一棟房子。
聰嫂腦中浮現起登時的路線圖,
依稀有「小山屋」的樣子,
當時想山屋都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
所以認為鐘樓古道應該很偏僻,
其實並不想走全程。
到了老街端又看了一次地圖,
那棟黃色小屋其實叫做「山小屋」,
聰嫂根本是眼睛脫窗。
上網查了一下那是私人住家,
「山·小屋 Mountain · Cabin」,
美式鄉村風的房子,手作造園,手作木工。
有喜歡露營的朋友希望主人分享,
只提供有緣且能配合主人規矩的車友服務。
新店老街
聰嫂看著指標「新店老街」,
心想「新」和「舊」怎會放在一起,
原來早期獅潭僅有兩間店:
雜貨店與中藥店,
當時人們常說去新店(新開的店),
久而久之,此處就逐漸被稱為新店。
從124縣道走階梯往下到新店老街,
旁邊的民家應該很有歷史,
屋子外堆疊了一綑綑竹子,
不知是否跟獅潭新興的「竹炭」產業有關。
階梯盡頭銜接老街,
第一次來沒什麼概念,
往右邊走先看到一系列日本卡通壁畫,
接著在長老教會獅潭教會禮拜堂,
看到馬偕牧師到獅潭傳教的感人事蹟。
參考文獻:
尋找兩間伯公廟(土地公廟),
「楓樹伯公廟」跟廟旁的高齡楓香樹連結,
「豬皮伯公廟」則是為了讓後代子孫,
了解「下伯公」被棄置又在重生的歷史。
太平洋戰爭時「下伯公」被棄置在小東勢溪,
並在溪邊滷豬皮當成皮靴的材料,
光復後村民集資重建伯公安身之處所。
我們之前看過客家庄幾處洗衫坑,
竹東洗衫坑是目前還很多居民在利用,
三坑和南庄屬觀光性質,
但仍可看到水川流不息。
今天在獅潭看到的洗衫坑,
竟然一滴水也沒有。
往百年龍眼樹的小徑,
沿路都是彩色壁畫,
有些還是立體雕塑。
沒有蛀牙的聰嫂在等著看牙的隊伍湊一腳。
百年龍眼樹在劉家老宅入口,
西元1872年遠從西洋來台傳福音的馬偕牧師,
因緣際會下醫好了新港東社及西社的原住民頭目,
進而介紹獅潭的劉安都和馬偕認識,
劉安都是當時獅潭地主,
也是獅潭第一個信主的人。
馬偕和他的學生在各地傳道,
都會先替人拔牙再開始講道,
而在獅潭就是在這棵龍眼樹下幫人拔牙。
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
讓馬偕牧師及教會活動文書散逸。
目前唯一留存重要的物證,
就是這一棵相傳馬偕過往到獅潭底時, 都會為民眾拔牙「彭城堂」前院的龍眼樹。
獅潭老街還有一條神秘小徑,
是早期鄉民到河邊盥洗、取水的捷徑,
原本是烏漆抹黑的窄巷,
透過彩繪日本動漫圖案,
變成吸引遊客的熱門打卡景點。
原來獅潭鄉的社區彩繪,
絕大多數出自社區巴士司機楊賢中的巧手。
聰嫂趕著回家收包裹,
玩歸玩該做的事也是不能忘。
拿到廚房除油紙巾,
把自己負責的地盤確實清理一番,
等下次走完鳴鳳古道,
再繼續探訪新店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