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台友情 Always Here 311十周年東北友情特展|日本人與臺灣人之間的羈絆

日台友情 Always Here 311十周年東北友情特展|日本人與臺灣人之間的羈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2021年是日台友好年,也適逢東日本311大地震10週年,當年台灣人的愛心捐助送到了日本東北,與當地民眾牽起了很深的羈絆。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日本民眾感謝台灣當年鼓勵,並攜手台灣的文化部與中華文化總會舉辦『日台友情 Always Here系列活動』;其中規劃『311十周年東北友情特展』並回顧了日本東北震災十年來的足跡。

raw-image

坦白說少有一個展覽能讓我一踏進展場就開始起雞皮疙瘩,可以一直很感動地想要掉下眼淚來,311 震災十週年對日台兩國的民眾都有深刻的意義,甚至可以形容日本人真的是幫助過一次,卻可以一直說謝謝,說了好久呢~

特展中分別以昔日的日本東北、防災、今日的日本東北、日台友情...等七大主題規劃展區,以各種東北地區的文物復興、選品、攝影作品等不同性質的角度去呈現,特別的是展覽內容由日本生活風格雜誌《Hanako》去協助策劃的,讓展覽整體的氣氛是比較藝術文化的角度,不過過度悲情,反有更有種激勵人心的意義存在。

宮城縣石卷市的地方報社「石卷日日新聞」在災後發行了壁新聞

宮城縣石卷市的地方報社「石卷日日新聞」在災後發行了壁新聞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部分是宮城縣石卷市的地方報社『石卷日日新聞』,儘管當時地震才剛結束,記者們仍冒著危險,辛苦地到各地採訪並以手寫海報形式持續發行報紙。送到台灣展出的手寫報紙雖然是當時的複印版,但看到這段『壁新聞』的歷史真實呈現自己眼前,內心還是有滿滿的感動。

日本防災思考

日本防災思考

台灣與日本同屬地震頻繁的地帶,展區中由HANAKO雜誌特別製作的日本防災思考,同時展出了日本優質設計的防災用品。這部分我覺得相當可愛啊,連防災用物都能很美觀漂亮的。

「奇蹟的一本松」

「奇蹟的一本松」

不曉得大家還有沒有印象,當年海嘯襲來時,陸前高田海岸唯一倖存沒有倒下的一棵『奇蹟之松』。日文中,被稱作『奇蹟的一本松』也象徵著努力不放棄的精神。

raw-image

觀展後幫忙填寫問卷還被贈送了口罩,真的很感謝餒~特別要說一下這次展覽的主視覺,除了色彩運用象徵日本的紅、台灣的藍,還有許多人像一同構成的人字象形文,如同日本人與臺灣人之間因為互助而牽起的羈絆一樣。

raw-image

311十周年東北友情特展展覽時間:2021年3月10日至3月21日
展覽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中7B館
開放時間:平日11:00-18:00,假日10:30-18:30








avatar-img
Celine 寫在這裡
13.1K會員
644內容數
寫作是一種治療、酒精是靈魂安慰劑;壞品味是一種絕症、懂得生活才是絕佳的處方籤。Celine 寫在這裡,記錄一些關於咖啡、美食、與美學生活的感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eline 寫在這裡 的其他內容
如果當年有看過《單位展》而深受感動,那麼更應該不容錯過,同樣由東京 21_21 DESIGN SIGHT 美術館企劃的「 AUDIO ARCHITECTURE:聲音的建築展」。 所謂的「建築」在展演中指得是空間與音樂的各種組合,看似每位藝術家都有獨立的影像作品,卻又像是集體在這個場地共演著一部交響曲
.台灣設計品牌「五金行 Five Metal Shop」與在地精釀啤酒品牌「酉鬼啤酒 UGLY HALF BEER」的新鮮合作,於台北的青田街開設為期 8 周的夏季限定酒吧。 OOO NOT-A-BAR BAR 開設在像是住宅區裡不像是酒吧,倒是比較像藝文展覽空間。
奉行雞尾酒生活化主義的Draft Land出現在台北都會圈許久, 今夏這個最具話題的東區酒吧,端出透明沁涼的作品,是與玻璃藝術家林靖蓉合作《13個房間創作藝術節》看不見的城市,以由不同紋理的玻璃盤組成的裝置藝術,在店內牆面創造出一道宛如海浪花的白泡泡。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裡的「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搬遷後的位置,巧妙地利用日治時期的澡堂來改建成讀書空間,相當地富有文化與趣味性!門票還設計成圖書館借書會使用的後書卡造型,是說成為大人後的我也很久沒在圖書館借書了,不曉得現在的小朋友們還曉得這東西是啥嘛?
如果當年有看過《單位展》而深受感動,那麼更應該不容錯過,同樣由東京 21_21 DESIGN SIGHT 美術館企劃的「 AUDIO ARCHITECTURE:聲音的建築展」。 所謂的「建築」在展演中指得是空間與音樂的各種組合,看似每位藝術家都有獨立的影像作品,卻又像是集體在這個場地共演著一部交響曲
.台灣設計品牌「五金行 Five Metal Shop」與在地精釀啤酒品牌「酉鬼啤酒 UGLY HALF BEER」的新鮮合作,於台北的青田街開設為期 8 周的夏季限定酒吧。 OOO NOT-A-BAR BAR 開設在像是住宅區裡不像是酒吧,倒是比較像藝文展覽空間。
奉行雞尾酒生活化主義的Draft Land出現在台北都會圈許久, 今夏這個最具話題的東區酒吧,端出透明沁涼的作品,是與玻璃藝術家林靖蓉合作《13個房間創作藝術節》看不見的城市,以由不同紋理的玻璃盤組成的裝置藝術,在店內牆面創造出一道宛如海浪花的白泡泡。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裡的「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搬遷後的位置,巧妙地利用日治時期的澡堂來改建成讀書空間,相當地富有文化與趣味性!門票還設計成圖書館借書會使用的後書卡造型,是說成為大人後的我也很久沒在圖書館借書了,不曉得現在的小朋友們還曉得這東西是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