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6|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閱讀時光】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

圖片來源: 網路
圖片來源: 網路
想改用聽的嗎?
作者: 道格拉斯.麥考米克 (Douglas P.McCormick)
出版商: 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 2018年07月
書摘&心得: 蔣竣植CFP
隨著時代變遷及科技進步,長輩對於未來出社會時工作及生活的經驗談,似乎開始無法適用,無論是AI導致工作型態的變化、網路讓生活模式的改變、甚至是電子付款制度的產生。但無論環境如何變化,試著拿回個人或家庭的財務主導權,學著讓自己成為生活上的老闆(不需要真的創業),進而讓生活掌握在自己手裡。
  • 「勞動力」極大化
教育
這是讓未來能夠找到理想工作的「基礎」步驟,從教育中學習專業知識及技能,進而選擇適合的工作並提升薪資收入。但學費從哪來?雖然可選擇從「學貸」來支付,但透過「借貸」的方式來完成教育,所選擇的學校、科系,在未來是否能轉化成「經濟效益」?或只是透過借貸的方式取得一張文憑? 只要願意多思考一些,相信就能評估這筆「借貸」是否值得。
專業的通才
縱使有了專業的知識或技術做為工作上的後盾,但科技變化之快,目前的專業在未來很有可能隨時被取代,因此試著增加目前工作上的「廣度」,打造職場的「個人品牌」,例如讓公司的管理、財務、行銷等工作內容,都有自己能發揮的空間,不僅能降低被淘汰的機會,也同時能增加收入的機會。
用投資思維決定職涯
在決定加入哪間公司時,先評估公司未來的前景,再決定是否加入,其實是有些困難,畢竟公司未來成長性、營運方向等,不是區區一個員工能掌握。但可試著從薪資結構來評估,一檔投資工具若連續3~5年均無成長(獲利),相信你不會一直持有它。相同的道理,若一間公司連續3~5年讓你的薪資均無成長,你似乎可以考慮轉換跑道(但若是員工本身並無值得加薪的理由除外)。
該不該買保險?
因保險而受惠的人,相信保險的重要性;而擅於投資的人,會覺得靠著所累積的資產,就能抵擋未來可能的人身風險。而畢竟大部分的人主要收入來源為「勞力所得」,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人」,因此保險的存在,就是保障這個「人」未來的可能風險。
  • 「金融資產」極大化
管「理財」務的功能
理財絕不等於投資,而投資僅不過是理財的其中一環罷了。本書提到管理財務有數個功能,學習如何能降低收入中斷時的影響、生活支出的檢討(究竟是消費或是浪費)、投資效益的評估(停利或停損的勇氣)、退休金的規劃(是否有機會能如期退休)、資產保全及傳承安排等。
何謂「資產配置」?
不同的理財工具有著不同的預期報酬率,思考該如何選擇各理財工具間的配置流程如下:
1. 目前可運用的資金
2. 希望能達到的目標金額
3. 投資時間的長短
4. 依不同報酬率的理財工具選擇配置
而投資工具的選擇,還有幾點需要留意:
1. 報酬率
2. 波動性 (一般預期報酬越高,波動就越大,是否能夠承受相關波動)
3. 變現性 (萬一臨時需要用錢時,是否容易變現使用)
4. 通貨膨脹
5. 相關稅率
6. 相關費用
  • 打造財務儀表板
當你開始想要認真管理自己的財務時,總要有些工具來輔佐,以確認執行的方向是否正確、距離目標達成還有多久、財務風險是否有效降低等。
基礎工具 - 收入支出表
可藉此工具了解財務基本狀況,約可抓出近八成的生活財務問題。
進階工具 - 資產負債表
可藉此工具了解相關財務目標是否在進度上,是否需要再行調整等。
而書中有幾個指標數字,有助於更清楚發現財務狀況是否健康,例如:
  1. 盈餘率 = 每月結餘/每月收入
  2. 現金帳戶
  3. 急用金使用月數 = 現金帳戶/每月總支出
  4. 淨債務 = 債務總額 – 現金帳戶
  • 管理退休資產
以台灣為例,退休時有三筆資金可供運用:
1. 社會福利 (例如勞保、軍保、公保等)
2. 企業福利 (例如勞退­、退撫基金等)
3. 個人準備
依目前政府的財務結構,「個人準備」的比例勢必要逐漸拉高,才能有效彌補未來退休的生活缺口。而由於逐漸步入高齡化的社會,「長壽風險」也需視為規畫的重點因素,例如進入退休後,資產配置若偏相對保守,是否夠支付可能長達20~30年的退休生活;另由於醫療的進步,若被迫遇到需要長期照顧,相關的費用是否能透過長照保險的規畫得以轉嫁。
  • 如何有效財務傳承
書中有幾項建議可供參考:
1. 建立一份有效的遺囑
2. 預先做好失能規畫
3. 提早擬定贈與相關規畫
4. 信託
5. 將保險計畫整合到遺產計畫中
而上述的建議都只是上一代資金「傳」的部分,下一代是否能有效運用這些資金的 「承」,就需要靠每一代持續學習管理財務,才能讓財務長長久久的流傳下去,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若對本書有興趣,歡迎至我與博客來策略合作的連結購買,謝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