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甸園回到人間

從伊甸園回到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非基督徒聽到亞當和夏娃時,第一聯想到的是什麼?我的聯想是:一個女人被蛇誘惑吃了禁果,然後帶壞了一個叫亞當的男人。此外,就是這個故事出自聖經。再此外,就沒有別的此外了。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亞當夏娃浮沉錄》,我用了16個晚上逐一將書裡篇章以直播方式在臉書平台、粉絲專頁朗讀完畢。朗讀也算是“精讀”吧?但我知道,我自以為的“精讀”是無法與格林布拉特比擬的,甚至是小巫大巫的區別,——格林布拉特條理清晰、邏輯清楚地把亞當夏娃這組在聖經創世紀裡的主角故事,在這短短的篇幅裡講述——我只能用“吃瓜群眾”的姿態去閱讀和談談這本書。

以前讀西方哲學時,一直搞不懂“上帝”、“創世紀”、“罪”、“伊甸園”、“道德”、“人類起源”這些關鍵詞。它們不時在不同哲學家的巨著裡出現。不論斯賓諾莎、笛卡爾、康德、黑格爾、伏爾泰、盧梭……或昨天我開始讀的《物理世界的數學奇跡》中提及的愛因斯坦等,他們的工作似乎是在解答上帝留下的關於創世、宇宙與人類的疑惑。

面對西方哲學、文明以及現代發展的社會與人類心理,《亞當夏娃浮沉錄》給了我新的觀點、閱讀方向和指引,與此同時,也讓我稍微懂得之前讀的西方哲學所得到的客觀知識,與此同時,逐漸可以明白,兩千多年的基督文明的主旋律,除了信仰宗教的力量意外,就是看一群小部分的“智者”“破解”創世紀迷思。

話說回來,聖經的存在也為西方人帶來各種奇葩事件。明明是由猶太人編撰的聖經,結果遭殃的卻是猶太人。此外,女性地位也因創世紀夏娃的誕生、吃了善惡之樹的禁果,誘導了亞當一起吃果子,從此知道羞恥為何物?曉得了明辨善惡,結果被“仁慈的上帝”發現,最後怒不可遏地將這對男女從伊甸園中驅逐。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兩千多年來,聖經引起的男女權力不平等,可說是“殘害”了絕大多數女性,而厭女也是因為亞當夏娃的故事所帶來的副產品。當然還有更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黑人因為白人對聖經的刻意扭曲,最終不被當為人而被“文明地”貶為奴隸、因為自然哲學家和哲學家或教士因質疑創世說,最終被判為異端邪說,不僅為社會遺棄,也遭到凄慘下場的懲罰等。

我喜歡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主要是大開了我的腦洞。特別是在聖經創世故事的“抄襲”上,很多故事的原型是直接抄自蘇美爾人的史詩,其中《吉爾伽美什》的大洪水故事,更是極多地被挪到到了創世紀篇章裡。

當然,真正引起格林布拉特寫作這本書的主因,是因為他去了一趟非洲看猩猩。就在一瞬間,他被猩猩的行為震懾住了,不由得他不去懷疑、思考,人究竟從何而來?真的如創世紀中所言,上帝用了七天時間,將天地萬物給造就?很顯然的,格林布拉特的結論更傾向於達爾文的角度——物種演化。

懷疑論和批判思維一直是西方哲學的主旋律,而語言又是極其重要的將抽像意識、表像世界描述出來的重要工具。苑舉正教授說,東方出不了大哲學家的幾個原因,其中幾個分別是我們沒有宗教、沒有懷疑,缺乏批判思維,除了少數人能用語言來敘述抽像意識和表像世界外,絕大部分人無法很好的掌握語言。這句話有多正確?那或許僅僅是苑舉正教授的說辭,但沒有懷疑和缺乏批判思維,確實是東方社會的情況,也沒有什麼好質疑。

《亞當夏娃浮沉錄》讀起來,仿佛是宗教書籍,因為很多“上帝”。雖然上帝是主角,但格林布拉特用了他的妙筆,為讀者解釋了亞當和夏娃是如何從伊甸園裡的抽像概念,如何“演化”成為在文學、藝術、科學上的具體存在,並且被不同的文學家、藝術家賦予了人性。這是很不可思議的,而讓這件事情發生的,恰恰是“懷疑”。

avatar-img
Nigel Ng的沙龍
19會員
65內容數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現象觀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igel 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三位分享人都認為,沒有一項科技可以超越或取代人類的積極學習的態度,唯有學習才能帶來革命性的創新思維。他們也判斷,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科技創新只會為人類的工作帶來實際且有用的減輕與加速的作用,但在全面取代人類這件事情上,我們無需過度焦慮與慌張,掌握工具,應用工具,讓工作事半功倍才是科技創新為人類
阿添年輕時,本來是在日本公司會計部門做收賬,但後來他父親中風後身為家中獨子的他就回來接手養豬場和賣肉生意。後來政府以養豬導致環境污染名義收掉阿添家族經營了80年的養豬事業,他就只能靠賣豬肉養活兩個家庭。
幽默大師林語堂曾說:“並不是因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們這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裡,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重要的人罷了。”在我的時代裡,讀林語堂的幽默隨筆並不感到特別幽默,因為時代的緣故就有了隔重樓板隔重山的感覺,也因此對於林語堂的幽默,我是Get不到的。
三位分享人都認為,沒有一項科技可以超越或取代人類的積極學習的態度,唯有學習才能帶來革命性的創新思維。他們也判斷,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科技創新只會為人類的工作帶來實際且有用的減輕與加速的作用,但在全面取代人類這件事情上,我們無需過度焦慮與慌張,掌握工具,應用工具,讓工作事半功倍才是科技創新為人類
阿添年輕時,本來是在日本公司會計部門做收賬,但後來他父親中風後身為家中獨子的他就回來接手養豬場和賣肉生意。後來政府以養豬導致環境污染名義收掉阿添家族經營了80年的養豬事業,他就只能靠賣豬肉養活兩個家庭。
幽默大師林語堂曾說:“並不是因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們這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裡,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重要的人罷了。”在我的時代裡,讀林語堂的幽默隨筆並不感到特別幽默,因為時代的緣故就有了隔重樓板隔重山的感覺,也因此對於林語堂的幽默,我是Get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