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聽誰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左起:主持人林俊傑、拿督尤芳達教授、莫順宗教授、孫德俊。

左起:主持人林俊傑、拿督尤芳達教授、莫順宗教授、孫德俊。

(八打靈再也 10月8日訊)由《星洲日報》文教組所舉辦的“人工智能AI:是人類未來的大幸福?還是大災難?——AI帶來的倫理與社會挑戰”昨日在星洲日報總社B2講堂舉行。分享人分別為拉曼大學校長拿督尤芳達教授、新紀元大學學院校長莫順宗教授,以及營銷科技公司Antsomi聯合創始人孫德俊。

此講座主題圍繞在科技創新與人本教育的範圍,並由三位分享人個別展開30分鐘的論述。孫德俊在分享時說,自2022年12月由OpenAI推出的ChatGPT,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熱議,而這波熱議主要圍繞在ChatGPT會不會取代掉市場上大部分的人文、法律等職業。

他分享在使用ChatGPT時的體驗時說,ChatGPT的發明,讓他在辦理商業業務時更加便利。與此同時他也呼籲大部分人在面對人工智能急速發展時,不應過度恐懼而應該積極的面對。孫德俊強調,唯有不斷持續的學習,才能在科技創新面前不被淘汰。

莫順宗:“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根基仍然是天地為萬物之母,人類為萬物之靈。”

莫順宗:“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根基仍然是天地為萬物之母,人類為萬物之靈。”

莫順宗教授則以“萬物之靈與人工智能”就此課題展開討論。他以“萬物之靈”這來自《尚書》的形容人類的形容詞講述身為科技麻瓜的人們在面對科技創新所帶來的變化時,雖然處驚但應該要積極採取應變策略。他以代表“普通人”的立場向孫德俊與拿督尤芳達兩位科技科學達人拋出科技創新的問題,此外他也嘗試以天地為本,人為核心的思想分析在歷史長河中,人類經歷的數個時期的科技創新,並未讓人類文明退步,我們反而更應該接納科技創新。

他舉例,在戰國時期因為鐵的出現與冶煉的技術的發明與提升,除了中國的科學技術推進了,與此同時在思想、經濟、政治上也獲得了全所未有的提升,因此我們才得以在千年以後,依然得以親近當時的經典,並從中繼續獲得啟發。此外他也提到不論是哪一次的科學革命,過去我們的老祖宗並未恐懼,如今的我們更應該勇往直前。他形容道:“不論世界如何變化,我們的根基仍然以天地作為萬物之母,人類作為萬物之靈。”

尤芳達:“科技創新只會讓人類文明昌明,新興產業與工作將因應時代而出現,無需畏懼AI取代人類的恐懼。”

尤芳達:“科技創新只會讓人類文明昌明,新興產業與工作將因應時代而出現,無需畏懼AI取代人類的恐懼。”

尤芳達教授則以科學結合人文的內容,深入淺出的為我們分析科學科技近些年的進展。面對科技創新,或者是ChatGPT的來臨,尤芳達說,網絡科技的無所不在解決了人類以往學習與取得知識的方式與管道。如今,我們更應該追求的是,如何在知識的基礎上,找到人文與生命的關懷,或者將它們提升到哲學與道德的層次。

除了是學者同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尤芳達指出,今時的教育不同於過往。過往的教育是父母兄長可在側督導,如今孩子們吸收知識的方式都是通過電腦與互聯網,家長不能無時無刻的監督著孩子曾經在網絡上接觸過哪些內容。因此,他形容道,如今的社會是“數字叢林”。但這並不表示學習方式與以往不同,只是,我們要如何將人文教育裡的對生命的關懷、關心、慈悲心、同情心、同理心重新帶回到年輕人的世界裡。

在30分鐘的分享中,尤芳達教授也為聽眾們介紹了其他科學領域的發展。例如核能的使用、人類外太空的探索、數位科技的發明與運用。最後,尤芳達教授總結,人類的碳基文明的演化始終在進行著,雖然如今我們已進入硅基文明元時代,未來的世界是人與AI、機器共存,只要遵從制定下來的法則,人類文明只會越發昌明,許多新興的產業與工作將因應時代而出現,所以無需畏懼AI取代人類的恐懼。

三位分享人都認為,沒有一項科技可以超越或取代人類的積極學習的態度,唯有學習才能帶來革命性的創新思維。他們也判斷,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科技創新只會為人類的工作帶來實際且有用的減輕與加速的作用,但在全面取代人類這件事情上,我們無需過度焦慮與慌張,掌握工具,應用工具,讓工作事半功倍才是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的最甜美的果實。

avatar-img
19會員
65內容數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現象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igel 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添年輕時,本來是在日本公司會計部門做收賬,但後來他父親中風後身為家中獨子的他就回來接手養豬場和賣肉生意。後來政府以養豬導致環境污染名義收掉阿添家族經營了80年的養豬事業,他就只能靠賣豬肉養活兩個家庭。
幽默大師林語堂曾說:“並不是因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們這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裡,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重要的人罷了。”在我的時代裡,讀林語堂的幽默隨筆並不感到特別幽默,因為時代的緣故就有了隔重樓板隔重山的感覺,也因此對於林語堂的幽默,我是Get不到的。
簡言之,它是當我們在撰寫議論文時,身為作者的我們所提出的見解和主張,是討論的中心觀點;論證則是我們在處理議論文時,可搜集和掌握到證據。證據的多寡,決定了我們的議論文是否可以舉出合乎邏輯和道理的依據來,輔助我們說服讀者認可我們的觀點。至於一個“論據”,則是一種整合、總結議論文的方法與過程。
我思索過了,用“不守婦道”來形容香奈兒5號恐怕會得罪人。或者,香奈兒5號並非如此,我們可以回到香奈兒本人。回到這位聰明伶俐、一生波折又放蕩不羈,畢生狡猾至極的香奈兒。
不知道是哪條粉腸的車擋在花姐檔口前,氣到花姐跳腳跳到好像跳AGOGO,嘴巴吐出來的都是不乾不淨,問候那輛車的人的祖宗十八代的髒話。花姐最討厭人家把車亂亂停,她跟傑克說:“這種人就是沒有家教,跟那些讀過書,然後搞政治還很沒品的垃圾議員一樣!”
花姐最近很好奇,明明到了精英華文小學的校慶了,怎麼還沒有董家教的人上門來找她義賣雞?吃Rojak時,她問傑克:“李董事長有沒有來找你義賣?”花姐講話大大聲,口裡吃著的Rojak Mee已被噴出口外一大部分了。
阿添年輕時,本來是在日本公司會計部門做收賬,但後來他父親中風後身為家中獨子的他就回來接手養豬場和賣肉生意。後來政府以養豬導致環境污染名義收掉阿添家族經營了80年的養豬事業,他就只能靠賣豬肉養活兩個家庭。
幽默大師林語堂曾說:“並不是因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們這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裡,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重要的人罷了。”在我的時代裡,讀林語堂的幽默隨筆並不感到特別幽默,因為時代的緣故就有了隔重樓板隔重山的感覺,也因此對於林語堂的幽默,我是Get不到的。
簡言之,它是當我們在撰寫議論文時,身為作者的我們所提出的見解和主張,是討論的中心觀點;論證則是我們在處理議論文時,可搜集和掌握到證據。證據的多寡,決定了我們的議論文是否可以舉出合乎邏輯和道理的依據來,輔助我們說服讀者認可我們的觀點。至於一個“論據”,則是一種整合、總結議論文的方法與過程。
我思索過了,用“不守婦道”來形容香奈兒5號恐怕會得罪人。或者,香奈兒5號並非如此,我們可以回到香奈兒本人。回到這位聰明伶俐、一生波折又放蕩不羈,畢生狡猾至極的香奈兒。
不知道是哪條粉腸的車擋在花姐檔口前,氣到花姐跳腳跳到好像跳AGOGO,嘴巴吐出來的都是不乾不淨,問候那輛車的人的祖宗十八代的髒話。花姐最討厭人家把車亂亂停,她跟傑克說:“這種人就是沒有家教,跟那些讀過書,然後搞政治還很沒品的垃圾議員一樣!”
花姐最近很好奇,明明到了精英華文小學的校慶了,怎麼還沒有董家教的人上門來找她義賣雞?吃Rojak時,她問傑克:“李董事長有沒有來找你義賣?”花姐講話大大聲,口裡吃著的Rojak Mee已被噴出口外一大部分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為OpenAI 的初始創辦人之一和Inflection AI 的共同創辦人,雷德霍夫曼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的AI發展。他決定與GPT-4共同寫書,探討AI將如何改變與形塑新的未來。書中,霍夫曼多次強調,不應該悲觀的認為人類將被AI取代,而應該著眼人類如何善用AI這項工具,讓自己進化,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 工作方式。踏入2023年,隨著 OpenAl 推出 ChatGPT 震驚全球,以 AI技術的應用程序不斷湧現,顛覆了 我們過去對科技的認知。 今天Only Two 翁立兔分享了這篇,我真的覺得蠻好的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最近的ChatGPT-4o讓人感受到人工智能從當初的回答問題,漸漸地變成活生生的人,可以懂得讀懂人的情緒變化和即時回應這些變化.這好像是一件讓人感到新鮮的事,但同時也讓人不禁想起: '那人類還剩下什麼?' 事實上,在筆者稍後的人類圖體驗的迷你課程談到,這一切很可能是人類圖所談到...
人們總是期盼科技帶來的創新,說到底是人在心理上對於現行做法想要改變,或是挑戰既有威權的心理投射。 千萬別忘了,在ChatGPT與AI的年代,人要能不被取代,創造資料庫中找尋不到觀點以及同理心,凌駕AI產生新價值。
30年後來看現在,或許會覺得,還好現在有AI,才讓人類進入真正的文明世紀。 GPT只是大型語言模型(LLM)的一種,大型語言模型只是人工智慧(AI)的一種,而人工智慧甚至可以說只是「量子技術」的一種。 AI除了用來聊天(就像一開始我們只是把電腦當打字機),最重要的功能是幫助我們更容易理解和運用量
Thumbnail
第五次工業革命正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對於人類和科技共存的方式提出了重大問題。本文討論瞭如何與AI共存的方法和建議,以及AI在產業中的應用和影響。同時也探討了人工智慧Sora的出現,所引發的爭議和擔憂,以及盧德主義者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Generative AI ) 2023年大紅大紫,許多人也正熱烈討論 AI 到底會不會讓人失業,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科技變革千百年來從未停止過,現在發生的事絕對不是新鮮事,我們就來從留聲機被發明到被反對,甚至被視為危害文明的歷史反思當前的科技趨勢。 本文可以讓你學到什
Thumbnail
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運作原理了解仍不清楚,同樣的,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無法具體表達情感或愛的本質。文章探討了人類對於AI、麥當勞化現象、社會對正常的樣子的定義等議題,並呼籲不能以商業策略來貶低個性樣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為OpenAI 的初始創辦人之一和Inflection AI 的共同創辦人,雷德霍夫曼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的AI發展。他決定與GPT-4共同寫書,探討AI將如何改變與形塑新的未來。書中,霍夫曼多次強調,不應該悲觀的認為人類將被AI取代,而應該著眼人類如何善用AI這項工具,讓自己進化,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 工作方式。踏入2023年,隨著 OpenAl 推出 ChatGPT 震驚全球,以 AI技術的應用程序不斷湧現,顛覆了 我們過去對科技的認知。 今天Only Two 翁立兔分享了這篇,我真的覺得蠻好的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最近的ChatGPT-4o讓人感受到人工智能從當初的回答問題,漸漸地變成活生生的人,可以懂得讀懂人的情緒變化和即時回應這些變化.這好像是一件讓人感到新鮮的事,但同時也讓人不禁想起: '那人類還剩下什麼?' 事實上,在筆者稍後的人類圖體驗的迷你課程談到,這一切很可能是人類圖所談到...
人們總是期盼科技帶來的創新,說到底是人在心理上對於現行做法想要改變,或是挑戰既有威權的心理投射。 千萬別忘了,在ChatGPT與AI的年代,人要能不被取代,創造資料庫中找尋不到觀點以及同理心,凌駕AI產生新價值。
30年後來看現在,或許會覺得,還好現在有AI,才讓人類進入真正的文明世紀。 GPT只是大型語言模型(LLM)的一種,大型語言模型只是人工智慧(AI)的一種,而人工智慧甚至可以說只是「量子技術」的一種。 AI除了用來聊天(就像一開始我們只是把電腦當打字機),最重要的功能是幫助我們更容易理解和運用量
Thumbnail
第五次工業革命正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對於人類和科技共存的方式提出了重大問題。本文討論瞭如何與AI共存的方法和建議,以及AI在產業中的應用和影響。同時也探討了人工智慧Sora的出現,所引發的爭議和擔憂,以及盧德主義者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Generative AI ) 2023年大紅大紫,許多人也正熱烈討論 AI 到底會不會讓人失業,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科技變革千百年來從未停止過,現在發生的事絕對不是新鮮事,我們就來從留聲機被發明到被反對,甚至被視為危害文明的歷史反思當前的科技趨勢。 本文可以讓你學到什
Thumbnail
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運作原理了解仍不清楚,同樣的,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無法具體表達情感或愛的本質。文章探討了人類對於AI、麥當勞化現象、社會對正常的樣子的定義等議題,並呼籲不能以商業策略來貶低個性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