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旅遊]市定古蹟社寮東砲台,和平島觀光景點之一,瀕臨阿拉寶灣與基隆嶼、一望北部海岸線視野

[基隆旅遊]市定古蹟社寮東砲台,和平島觀光景點之一,瀕臨阿拉寶灣與基隆嶼、一望北部海岸線視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基隆哪一個最多呢??答案是砲台多。這些砲台都建立於清末年間會興建目的也是當時候西方列強入侵台灣,清朝政府為防禦而興建,這些砲台也成為後代台灣人旅遊很棒的文化資產。其中社寮東砲台是基隆市定古蹟,LET'S GO!前往社寮東砲台。

基隆中正區社寮東砲台相關資訊:

基隆市中正區和一路2巷山上

(和平島漁業市場附近/鄰近阿拉寶灣)

02 2422 4170

(管理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開放空間

(無時間限制)

基隆市定古蹟.觀光景點.砲台

和平島觀光景點之一

基隆市內砲台的成因有其歷史背景因素,所以說到基隆市絕對是各縣市數量最多,基隆市境內炮台在歷史上紀載有十幾個砲台。其中主要有五大砲台。 這五座分別是大武崙砲台、槓子寮砲台二沙灣砲台獅球嶺砲台白米甕砲台等,社寮砲台相對於這五大主要砲台知名度比較沒有那麼高。

社寮砲台位於和平島和一路二巷東砲台山的一處砲台遺址,共分為東砲台及西砲台。目前西炮台有軍事管制,民眾無法進入參觀。東砲台及西砲台距離很近。近距離之下,民眾參觀東砲台之餘,還可以看一看西砲台是神祕樣貌呢??恐怕只能等未來時間開放吧!!

社寮砲台歷史背景

社寮東砲台興建於清朝時期,在清法戰爭後於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積極推動洋務運動,在德國技師鮑恩士設計下,由基隆駐守營勇負責築砲台,工事於西元一八九一年竣工。





當前所建的砲台遺跡原名「社寮島砲台」,包含兩個東、西區砲陣地日治時期所建,是台灣總督府築城部基隆分部因應日俄戰爭修建的防禦工程之一,修建於西元一九零一年,並在西元一九零三年竣工備砲工事「加式三十口徑二十七釐加農砲」工程則於西元一九零四年竣工。


西元一九一二年,社寮島砲台更換火炮,並為了防禦近海的小型船艦,新設一座配置「九釐速射加農」的砲台。期間增經歷多次整建。隨著時代演變下荒廢多年,一度成為和平島當地蚊子地。西元二零零四年,基隆市政府公告指定社寮砲台(東、西區)為基隆市市定古蹟,目前僅有東砲台開放參觀。

小而分散,交叉邊坡階梯聯絡砲台各個區域

一個完整砲台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區域,包括:兵舍區、庫房區、砲座彈藥儲備、觀測所、生活必備區、砲台座。社寮東砲台基本上都具備這幾個區域。小編覺得這個砲台和槓子寮砲台很雷同。整個砲台這幾個區域都很分散,不是集中在單一區域。

社寮東砲台以上下坡度之交叉邊坡階梯來把砲台區域來區分。砲台基本上可分為觀測所、兵舍區庫房區一個區域。庫房區、砲座彈藥儲備在第二個區域。生活必備區、砲台座在第三個區域。綜觀整個社寮東砲台地階梯之多,應該是基隆這十幾個砲台中,比較少見到小而分散砲台類型。這個社寮東砲台保存完整性不輸給五大砲台。

瀕臨阿拉寶灣與基隆嶼,遠看北部海岸線視野



社寮東砲台最高處平台山坡上,位於生活必備區、砲台座在第三個區域。這裡視野不錯,面對東海海域之阿拉寶灣。瀕臨基隆嶼、和平島公園



此處天氣好時,遠看北部幾個海岸線岬角視野。由東到西分別為:鼻頭角岬角、深澳灣岬角、八斗子岬角、野柳岬角。北部海岸線有八十公里長度,這裡至少是一望幾十公里海岸線之遠。



總結:社寮即今日所稱之和平島,原本為雞籠社原住民聚落,由於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從十七世紀起,便為防守基隆港灣的重要軍事據點。社寮東砲台存在可見得昔日在基隆港之扼守重要位置。綜觀古今,砲台存在從軍事要塞變成一個觀光景點,說明砲台地文化價值重要性。


檢視較大的地圖

基隆中正區社寮東砲台相關資訊:

基隆市中正區和一路2巷山上

(和平島漁業市場附近/鄰近阿拉寶灣)

02 2422 4170

(管理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開放空間

(無時間限制)

基隆市定古蹟.觀光景點.砲台




文章串聯連結網址::https://bravejim.pixnet.net/blog/post/230708764

avatar-img
bravejim的沙龍
58會員
1.9K內容數
這裡是bravejim的生活日常紀錄,與大家分享各地旅遊與美食的分享,如果你跟我一 樣愛吃又愛四處旅遊、那麼就跟隨我的紀錄,讓你認識原來台灣也能如此美麗與美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raveji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傳統習俗中,無論婚、喪、喜、慶各種場合都能看米香的存在。米香店在台灣早期處處可見,隨著時代轉變、時至今日,米香店屈指可數更為稀有。米香比要有機會看到的是路邊攤出現,這家泉利米香將台灣古早味美食化身為不同經營方向,泉利米香在傳統思維美食,讓大家對於米香有了不同口味吃法與製作技術。 泉利米香相關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
在台灣傳統習俗中,無論婚、喪、喜、慶各種場合都能看米香的存在。米香店在台灣早期處處可見,隨著時代轉變、時至今日,米香店屈指可數更為稀有。米香比要有機會看到的是路邊攤出現,這家泉利米香將台灣古早味美食化身為不同經營方向,泉利米香在傳統思維美食,讓大家對於米香有了不同口味吃法與製作技術。 泉利米香相關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