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週的第一個內容,我寫了「有用的人」,事實上自己如何有用、別人認為有沒有用,都有它們的界線存在,我們可以做的是保護自己的信念和興趣,不要讓人一再的侵犯。而這些,都存在於每個人的過去,有跡可循。
作者有社會學的背景,不禁讓我想到這門學問,給成書的人帶來的影響,和在台灣學習社會學這件事真的有不少落差:為什麼別人的觀察可以寫內容出版?我們就只能考試跟報告呢。
考研究所嗎?
大概是在月初,我考慮了一大段時間,才在 IG 上隨手寫下:看來是沒有要考研究所,的這個決定。
或許對許多擦身的人而言,這個決定就是看上去的那個樣子罷了,對我來說,倒是考量很多。
畢竟這是「人生」,我想要自己決定它的樣貌,而不是別人認為我可以做到「成大」該有的水準的事情。
那我想過什麼呢?
首當其衝是年紀,畢業的時候我已經至少 26 歲,理性思維沒有辦法放著我只帶著學歷在外橫衝直撞,必須要做點什麼來補上這些空虧;但如果你問我實際上擔不擔心年紀的問題,答案是:完全不會。
我是「什麼」,比較重要。
而且我就叛逆,大家都在做的話,就會很習慣性去想:為什麼要?
簡單來說,大學是一種「花錢買責任」,是給那些已經為自己的生活打算好,知道選擇讀書這件事,能對自己將來產生一定可預期的成效才去做。
那考研當然是同樣的意思,在覺得大學責任已了的情況下,再為自己尋得更有挑戰性的事情。
但在我眼裡,它是提供第二階段的義務和責任,如果我不想擔這件事,它當然拿我沒辦法;以及,最重要的,經過兩次大學,我還是沒有辦法透過「上課」了解我是誰。
我不想隨意的就拿別人認為「應該」的東西,來彌補我生活裡的未知。
「它」遲早得面對,而不是任由自己被時間的篩網帶走。
歷程?
我相信有「穩定」本事的人,是不會隨意被「變化」歪打正著的。
重考前我是師大數學 108 級甲班的學生,休學以後我有一個重要的領悟,對有些人來說可能並不特別:
模仿是生涯上某種程度的重大錯誤。
因為對方擁有的一切是用時間和經驗換來的,然而我們的人生軌跡不可能和某個人如出一轍,換言之,最多只能做到很像,但也絕對不會是變成那個人的樣子。
今天我沒有指稱模仿是「絕對」錯誤,理由在於學習與進步的必要性,並且這裡的學習並不是純指課業,也包括如何「成為一個人」的那些要件。
這些假設很像蔡康永在《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一書裡提到的內容。
套在學生身上,做了一個不適合自己的決定並不是錯,但我們還是必須了解為什麼做了決定會不喜歡?
究其根本都在於不夠認識自己。
這些不夠認識自己的部份就像在身上打洞,然後任由別人拿認為對你好的引擎來塞,久而久之雖然可以跑得很遠,終究會發現這好像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又或者一輩子的憨傻下去。
換言之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是本來就應該負起責任。
為我們好的人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必須變得更加有品味,懂得節選出對自己才有用的資訊。
生活軌跡?
我記得有數次在 IG 上聊到這件事。你可以說,我算是活在當下的人,因為我不常考究過去的事,也不想定位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因為我覺得不論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不論人生的步調是什麼樣子,都是某種形式的累積。
有些人一輩子眼光都很精準,對他而言獲得世俗的成功、少走歪路,相較起來當然容易的多。
或者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總是瞎忙著不知道在忙些什麼,日子還是也一天天的過。
只是無論日子如何的過,我還是那句話:如人飲水。就是腦迴路常常沒辦法讓我靜下來,去思考到底當前的生活要怎麼樣過的更像自己。
但也因此才能印證我所說的「路不白走」,而有些人走的快又準,有些人需要繞路這樣子。
有段時間我常跟好朋友分享說,我真的很不能接受 20 歲就看到自己 60 歲的樣子。走那些保守的路有什麼意思?
你會不會覺得生活需要冒險?
為什麼這麼問,其實也就幾個很簡單的經濟學想法。
世界上多數人的財務掌握在少數人手上,特別的也一定是少數人,物以稀為貴。
我們本身就是世界上很特別的存在,如果僅僅只是學會做人好像太可惜了一點吧?而我對保守生涯的看法並不是所謂的鐵飯碗,是冒險後不得的一種選擇。
你知道退路就在那裡。
但退路從來不 (應該) 是人生的第一選擇,人生需要冒險也並不是真的要翻山越嶺。
就只是,鞏固自己的信念,在看起來和一般人無異的生活裡,加上別人所沒有的一點堅持。
興趣?
以前覺得很有幫助的東西,現在還真的未必。
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是沒解決,如果別人問起:我的興趣是什麼?
很難回答的原因,是因為我會衡量提問的人是什麼角色、什麼個性。興趣這件事,之所以可以是興趣,是因為自己做很好玩、跟少數志同道合的人做很好玩,一旦被人問起,就像是在交代自己多有用處一樣。
然後被人評量、被人指摘,就像過往的報導,面試者去公司面試一趟,連臉書都要被查看過一輪,才決定要不要任用。
以前都說自己擺的櫥窗,一面是面向別人,有的人覺得看不夠,偏要把放在櫥窗後的東西也翻出來才滿意。
事實上,世界上真有這麼完美的人嗎?真是病態。
好像興趣是一種標榜,可以用來界定一個人的品格和地位,如果知道「別人怎麼看不重要」,就是無法打從心裡做到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樣的人生真的有意思嗎?
《如懿傳》電視劇裡出現一位「玫答應」的角色,仗著甄嬛這位上屆宮鬥冠軍撐腰,初期在後宮橫行。在乾隆給雍正守喪不能納妾期間,甄嬛就安排了玫答應這個暗樁,替她在前朝把風。
在一場和如懿去賞梅的戲中,玫答應說到:「嬪妾本來善彈月琴,只因教習說先帝喜歡琵琶,而後才改學;這喜歡什麼、中意什麼,都由別人說了算。哪裡比得上嫻妃娘娘,連喜歡的花,都是骨格清奇的稀世綠梅。」
改變自己原有的興趣,成了幫助自己生存的工具,連私生活都得見的了人才有資格獲得一份 offer;相反,好歹已經是名門望族的人,這麼偏巧,喜歡的東西就是和別人不同,還能得到一番讚賞。
說實在,除了我本身解讀完蔡康永撰寫原文背後的意思應該是「興趣不必示於人前」之外,這或許是人理論上必須持續學習的主因。
因為只有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索社會,興趣才會一份接著一份來,所謂的「興趣不示於人前」,指的是沒有必要告訴別人,自己喜歡就好的事物;那那些等候著「轉職」的興趣,可以透過多角視野,順理成章建立起來放送在人前。
既設定好了「櫥窗」,也能保有自己的「花園」。
真實的你,要什麼?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什麼是真實的你?什麼才是你的本心?我們真的有忙到,沒時間檢視自己過往做過的所有重要決定嗎?
如果不考慮別人怎麼想、社會怎麼想,想做的事就會因此沒辦法做嗎?
是人都會想方設法生存下去,賺不賺得了錢、能不能養的活自己?是阻礙自己作夢的理由嗎?
多年後,有的人在實現自己的路上,真的是因為別人運氣好,首抽就註定有今天嗎?
如果我們不主動成為體制、規則的受害者,就不會再被這些聲音牽制住了吧?
歷程給了我們反思的機會,人生如果將錯,就會錯到,變成以往我們不喜歡的那些大人:活生生讓每個改變自己的契機,變成活體示訓教科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