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歷史上的今天─6月28日

    今天焦點─第1次世界大戰
    1914年 全球4大帝國之一,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王位繼承人裴迪南(Francis Ferdinand,1863~1914),6月在波斯尼亞(Bosnia)指揮炫耀武力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以塞爾維亞(Serbia)和蒙的內哥羅(Montenegro)為假想敵,激化塞爾維亞人的民主情緒,在偕同夫人前往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Sarajevo)訪問時,遭到激進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1894~1918)刺殺身亡,奧匈帝國立即向塞爾維亞提出最後通牒,塞爾維亞置之不理1個月後,奧匈帝國於7月28日裴迪南遭到刺殺滿月當天,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歐洲各列強陸續跟進迅速武裝後交互宣戰,歷時4年4個月的第1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第1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最大規模的相互殺伐,各交戰國竭盡國力投入戰場,造成遍地生靈塗炭,至少800萬人殉命戰場,1,400多萬平民受到炮火波及喪命,2千多萬人傷殘,更造成奧匈帝國、帝制俄羅斯、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和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等4大帝國瓦解或滅亡,徹底改寫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版圖;戰火中心的巴爾幹半島,陷入長期嚴重分裂,成為歐洲的火藥庫,持續至20世紀末期東歐共產國家民主化運動風起雲湧,重組政治版圖後才告大勢底定,影響無數世代千百萬人的命運。
    軍閥混戰年代的中國,是第1次世界大戰戰勝國之一,但在凡爾賽和約(Treaty of Versailles)中卻任由列強宰割,將戰敗國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利全部移轉給日本,北洋軍閥控制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屈服準備簽字,激發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示威抗議運動,引爆影響深遠,促成當代中國命運全面性巨大變革的五四運動。
    引爆第1次世界大戰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被視為終結巴爾幹半島被奧匈帝國占據的民族英雄,在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百年後,被波士尼亞塞裔人視為民族英雄,設在塞拉耶佛的雕像正式揭幕,無言的注視依然紛亂的世界。(延伸閱讀1:20世紀全球戰火~第1次世界大戰始末~1914~1916年);(延伸閱讀2:20世紀全球戰火~第1次世界大戰始末~1917~1919年);(延伸閱讀3:全球國家獨立的理想與幻想~消失的南斯拉夫);(延伸閱讀4:兩個中國~重大學生運動)
    ◆第1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型態仍相當傳統(圖/TandY翻攝)
    ◆第1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型態仍相當傳統(圖/TandY翻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