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識讀媒體報導的時代悲哀
方格精選

不能識讀媒體報導的時代悲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對教育學理解甚少,但在社會活動中經常還是會感到一些教育上的基礎問題。

就拿最近話題熱點的疫情來說,台灣政府當局會在每日公告確診案例,以及每日的不幸死亡案例。每天都會有數字公告,加上媒體在不斷的循環報導,造成所有人會感到對某些「指標」的"感覺"。

例如:「死亡率」。

媒體會用偌大的標題,或是情緒激昂的說著死亡率全球最高,多數群眾又只是看看標題,所以就有個模糊的概念,想說台灣因為新冠病毒引發的死亡率很高。

前陣子更誇張了,有人居然直接拿每日公告的「確診數」作為分母,每日公告的「死亡案例」作為分子,這樣一除起來,直接作為「死亡率」!這種完全牛頭不對馬尾似的奇怪數字組合與結果,最終除了讓數字不可思議的高之後,讓不明究裡者恐懼這種「效果」外,一點意義都沒有。更別提這個所謂的「死亡率」跟真正在流行病統計學中的死亡率定義一點都搭不上關係。

嘆氣與無奈也無法改變這類情形,媒體無論傳統或新創者,無一不是希望用更聳動且煽動情緒式的來吸引更多閱聽者的注意。畢竟這個時代下,最貴的就是用戶的注意力。成功用看起來怵目驚心的標題,讓用戶願意點進去看一篇文章,就達成了最基本的 KPI 條件了。此時用戶們能否洞察這背後的不合理,並且重新歸納出什麼才是正確的觀點,靠的應該就是過去基礎教育中所習得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統計學。

此處毋須多麼高深的教育紮實度,只要能在基本概念上知道需要存疑,並且透過網路上的強大搜索能力,很容易就能「破解」這些不合理的報導。

可惜,真正具備這樣的能力,且願意為此付諸行動者,實在太少。更別說行動之後發現有誤導之嫌,還願意冒著被「網路罷凌」的風險,登高一呼者,更是少之又少。也是這個時代背景下的一中悲哀現象。

avatar-img
Jerome的沙龍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沒有人可以為另一位或一群人做好完善的管理與負責。每個人是對自己的第一負責人。
毛孩子的一生,如果有得到疼愛,一定是幸福的。許多流浪天涯的浪浪們,有時候只要多一點善心,少一點欺凌,是不是就又會多一個幸福的孩子呢?
魔界導演 Peter Jackson 執導之"The Beatles"紀錄片11月將於 Disney Plus 首播
用「追逐自己的夢想與熱情」作為最好的藉口開一間咖啡店。但面對每日經營不善,最終也只用「追逐自己的夢想與熱情」作為最好的(逃避)藉口,是否本末倒置了?
疫情警戒迫使所有人學習如何 Work From Home,於是產生了許多新的常態現象...
政府在面對疫情的詭譎情勢,因此決定再次延長對公眾的管制規定。對於社會群眾來說,應該是可以被理解。但往往一個決策的下達,也會同時傷害了許多產業。此篇報導中的現場活動產業,就因此而被再次犧牲。
沒有人可以為另一位或一群人做好完善的管理與負責。每個人是對自己的第一負責人。
毛孩子的一生,如果有得到疼愛,一定是幸福的。許多流浪天涯的浪浪們,有時候只要多一點善心,少一點欺凌,是不是就又會多一個幸福的孩子呢?
魔界導演 Peter Jackson 執導之"The Beatles"紀錄片11月將於 Disney Plus 首播
用「追逐自己的夢想與熱情」作為最好的藉口開一間咖啡店。但面對每日經營不善,最終也只用「追逐自己的夢想與熱情」作為最好的(逃避)藉口,是否本末倒置了?
疫情警戒迫使所有人學習如何 Work From Home,於是產生了許多新的常態現象...
政府在面對疫情的詭譎情勢,因此決定再次延長對公眾的管制規定。對於社會群眾來說,應該是可以被理解。但往往一個決策的下達,也會同時傷害了許多產業。此篇報導中的現場活動產業,就因此而被再次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