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北京身為中國首都,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印象中的北京,整座城市被濃濃霧霾籠罩,在偌大的故宮深藏中華文化古蹟、為防禦敵人所修築的萬里長城,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兩大學府北大清華,曾發生過六四天安門大屠殺,最後美食佳餚非頒給烤鴨。
從長春龍嘉機場出發,將與同樣自台灣一起來中國交換,遍佈在不同省份的大學朋友見面,這是交換期間首次往南飛,也是人生第一次自己搭飛機。大約經過兩個小時的航程,很快地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光是機場名就能完全指出它是首都,心裡有種肯定不會只來一次的感覺,迫不期待要來好好大開眼界了。
雍和宮
起初,僅是明朝太監的住所;而後,靠兩位皇帝大大升級。
雍正皇帝
康熙年間,因皇子太多宮殿短缺,故將此重新翻修,並由康熙皇帝親賜雍正。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子,所以雍和宮最早有「四爺府」或「禛貝勒府」之稱。未登基前,雍正住在很多年,對他來說意義非凡;在登基後,改成私人的行宮,正式賜名「雍和宮」升格變宮殿。
乾隆皇帝
經歷兩任清朝偉大的皇帝,除了是雍正的老家,連乾隆都是誕生在雍和宮,於是成為北京香火最旺盛的寺廟,享有「潛龍寶地」之名號。
改為寺廟四大原因:
- 出過兩位皇帝,因繼位後無法再居住,而改建成寺廟
- 雍正皇帝生前殺過太多人,乾隆藉此替父親懺悔贖罪
- 乾隆母親是一名虔誠佛教徒,滿足母親心願以盡孝道
- 促進國家統一,加強與藏蒙兩族關係,換取邊疆安定
天壇公園
據說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祭祀場所,榮獲世界文化遺產。明清兩朝皇帝都曾在此祭天祈穀、祈雨,面積誇張到約四個故宮那麼大,實際走完真的超有感啊!園區又分為內、外壇,從空中俯瞰像是一個「回」字,主要核心建築都位於內壇居多,從北至南由祈年殿-皇穹宇-圜丘連成一條直線,沿著走肯定不會迷路了。
- 北方作為「祈穀壇」在春季會舉行祈穀典禮
- 南方作為「圜丘壇」在冬至日會有祭天儀式
想必大家都聽過黃明志神曲「漂向北方」,歌中3:16就有提到天壇,以及mv中出現祈年殿的身影。
祈年殿
聚集眾多觀光客前來朝聖,拍照想不拍到人都難。天壇公園最佳代表作,古代皇帝曾祈求豐收豐足,整體殿高38米,採上殿下屋的方法,按照「敬天禮神」設計,殿=圓形,象徵天圓;瓦=藍色,象徵藍天。
抵達祈年殿,從遠處看第一眼並非十分亮眼,尤其人實在太多,美感都被瓜分掉...啊!原來是耐看型建築,慢慢地綻放出富麗堂皇的魅力,如今重看照片,透過仰拍視角再搭配藍天,好不雄偉壯麗!(內部:中央4根龍柱意味著春夏秋冬;中圈12根金柱意味著十二個月;外層12根巨柱意味著十二個時辰。)
皇穹宇
主要是擺放皇天上帝及祖先的牌位,可以發現祈年殿、皇穹宇的殿頂外觀很類似,都是採用金黃圓體,這種集中向上的設計,感覺起來能與天更靠近。
殿門外有座連接南北的「丹陛橋」,並非大家一般所想的橋,而是利用一塊塊磚石舖成,作為引領內壇的主線道,越往北就會越高,象徵皇帝每走一步就離天更近一步,也是遊客必經之路。丹陛橋共分成三道:最中間為天帝專用之「神道」;東側為皇帝專用之「御路」;西側「王路」為王公大臣行走,階級區隔明顯。
另外,緊緊地圍繞在皇穹宇身邊的回音壁,更是傳聞中能撥打空中電話的建築,牆面平滑均勻,利用聲波原理創造出回音,只要輕輕對北邊說話,一呼一應,皆能聽清。現場有許多人都在嘗試,若時間允許不妨也玩玩看,十分有趣呢!
圜丘
如果是以現代人的角度,可能只會覺得是一片荒涼空地,但在古代每年冬至日當天,卻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圜丘的中心點有一塊圓形石板,稱為「天心石」,蜂擁而至的人潮搶著站在上面拍照,據說人站在天心石上說話,聲音透過聲波反射會特別響亮。現今的天心石是後製品,為避免被毀損,真的天心石早已被埋在地底下。
圜丘內圈成圓形,外圈為方形,故有「天圓地方」的意思。在此處可見許多跟九相關的數字,以天心石為準,石板向外排序皆為極陽之數-九的倍數,最外一圈則是九乘九最大數值八十一,象徵著九重天。
平價路邊烤鴨酥脆多汁
結束這充實的一天,原本只打算叫個外賣,小小慶祝三人在北京團聚,在走回旅宿的途中,就被沿路烤鴨店傳來的陣陣香味所吸引~沒想到才第一天就達成吃北京烤鴨的願望,而且點一份烤鴨居然只要¥22,起初抱持著半信半疑的心態購買,而後吃下一口完全顛覆我們想像,鴨皮香酥脆、鴨肉嫩多汁,誰說一定要去吃貴桑桑的全聚德啊!便宜又美味更符合我們大學生形象、小資女氣質。
最後,終於能好好休息,除了烤鴨我們也另多叫了幾樣小菜,搭配著台灣手搖飲Coco,盡是滿足津津有味,卸下這一天的疲憊,此刻突然覺得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