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除權息、除息、除權、融卷強制回補日


什麼是除權息?
通常在股東會高峰期即將進入尾聲時,最常聽到的不外乎是發放多少股利或是對未來展望,之後就會開始「除權息」,但究竟代表什麼意思?
「 股票股利 」以及「 現金股利 」的差別是什麼呢?談到「 配股配息 」時,到底要怎麼計算自己持有多少股份?以及股價呢?
一、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
當我們買進股票成為這家公司的股東後,公司將去年度所賺的盈餘回饋給股東
而我們拿到的股利就是我們身為股東的投資報酬、所以除權除息當中的 “除” 是「分配」的意思,除權是分配股票,除息是分配現金
所以有分為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
「股票股利」是指企業盈餘以股票的形式發放給股東(也可以說是盈餘轉增資 )
當公司發放股票股利時,叫做「除權」,除權後 1~2 個月會收到「股票股利發放通知單」的「新股權利證書」,該公司會依照通知單上的說明辦理發放股票,就會直接匯到你的集保帳戶
「現金股利」則是企業盈餘以現金的形式發放給股東,當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時,叫做除息,除息後 2 週~1 個月內會收到「現金股利發放通知單」的「股利匯款通知」,公司就會直接匯到你的股票買賣的銀行帳戶
二、如何計算除權除價格
當公司進行除權息之後,我們應該如何計算我們的股價?
參加除權除息後,到底股票是要賣在什麼價位,才是會有獲利的?
除權息參考價(平盤價)=(除權息前一日收盤價− 現金股利 ) / (每1張+配股張數)
1. 只除息(只配股息) 假設 A 公司股價 50 元,配息 3 元。
計算方式就是把前一天的股價減去配息,就可以得到隔天的開盤價了,如例子,隔日的開盤價就會是 47 元( 50−3=47 )。
2. 只除權(只發股票) 假設 A 公司股價 50 元,配股 0.5。
因為一張股票的面額是 10 塊,所以配 0.5 代表的是一張股票可以配 50 股,也就是股票會從一張( 1000 股)變成 1.05 張( 1050 股),所以隔天的開盤價為 47.6 ( 50/1.05=47.6 )。
3. 除息又除權 假設 A 公司股價 50 元,配息 3 元,配股 0.5。
兩種都配的狀況,計算起來就相對比較麻煩,這兒提供一個口訣 ─「先除息,再除權」所以隔天開盤價的計算方式是:先除息, 50−3=47 ;再除權,47/1.05=44.8。
三、如何參與股利分配
只要在除權息前一天 (含) 持有該公司股票,即可參與股利分配
例如: 8 月 20 日除權息,也就是說必須在 8 月 19 日前(含)持有該公司的股票才能享有配發股利的權利,即使您是 8 月 19 日買進 8 月 20 日賣出,一樣享有配發股利的權利,但 8 月 20 日買進的就不能參與配發股利,因為發放股利名單已於 8 月 19 日收盤後確定。

「每年六月固定公布的除權息」資訊還有一個特性
每當除權息資訊公佈時、大戶或是證卷商、操盤手這些手上持有大量股票的人
會為了避稅而計算一些時間點準備慢慢的出場獲利了結
而我們當然也能像思考的猜測對方預測的時間點大概機率在哪些時後
像是除權息當天的機率肯定是非常低的
為甚麼呢?
因為聰明人總是會留點後路、通常都會抓提前的一至二個禮拜就在做準備
而因為量大的關係也不能一次性的爆量出倉、那是不划算的事情
故每年一次的除權息資訊公佈時、我們有非常多的公司資料可以計算後半年的走勢
你可以因為「除權息」的特性、加上自己的邏輯跟算術能力
剩下六個月的時間

你可以連續接幾場除權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專研股票11年,剛開始的時候我還只是個17歲的小妹妹,我本身就喜歡跟年紀比較大的人相處,所以小小年紀就常常跟一群長輩在談論股票,他們都是靠著退休金投資股票來過下半生,年少無知的我,當然也想跟他們一樣。 📉股票生涯裡面我輸過三次大筆的,第一是害怕、第二是貪心,第三其實還是貪心。 讓我帶你從0建立起新的觀念保持勝利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