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1|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是什麼原因讓你想結婚呢?

歡迎轉發原文章,但務必請放原文連結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是生活中不管發生好的或壞的情況下,很常說出口的一句英文。
原本已經在起筆撰寫很多關於私奔婚禮的形式、籌備注意事項等等,但在前幾週我們進行線上中英婚禮主持教學時,從一位芬蘭朋友親身故事裡引發了這個感觸,所以在我們開始探究婚姻、婚禮之前,想先來跟大家聊聊,你們想要結婚的原因吧,因為每一件事情的發生或是決定,必然都有它背後的原因。

尚未踏入婚姻,卻已經知道想要與彼此共度一生

在每次進階的中英婚禮主持最後一堂課,總是會安排外國朋友讓學生實際練習英文洽談,了解新人的故事和需求,來安排一場假想的婚禮。這堂課原本應該是在五月中就要實體完成,但卻碰上台灣疫情爆發,而停滯延到六月線上,但也是因為改成線上,才有機會邀請到之前在歐洲旅遊時遇到的朋友們來加入練習。為了引導學生如何去問深入的問題的靈感,在對話的過程中我也會適時的提問一些問題,而其中的一個問題「Why would you like to spend the rest of your life to be with this partner?」其中一位剛迎接新生兒的芬蘭朋友 P 先生,便開啟了沒有想過的對話旅程。
Ruby:「是什麼原因,你希望跟現在的這位伴侶,一起度過接下來的人生?」
P 先生毫不猶豫的清晰闡述著他的伴侶帶給他的信任感還有安全感。我們都知道,在感情中信任感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而安全感這件事情,卻很少從一個男人的口中聽見,所以也讓我更好奇的向下詢問。
Ruby: 「那你剛剛在敘述中提到的“她帶給你的安全感”是有什麼原因或發生過的事情嗎??」
P 先生: 「是這樣的,在我年輕的時候對於跟人的相處非常的敏感,總是不斷的擔心跟猜測身邊人對自己的想法。直到我遇見了 M,我才在一段關係裡感受到,自己是被完整的包容著,我漸漸地明白我不需要擔心因為某一句話、某一個舉動,M 會對我有任何批判、或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我,而讓我開始接受和面對自己的真正模樣,也能夠坦然無保留的和她相處溝通著,不再因為害怕那份愛會有不同、或是害怕不被愛了,而迷失自己。」
在一段關係裡感受到,自己是被完整的包容著,我漸漸地明白我不需要擔心因為某一句話、某一個舉動,伴侶會對我有任何批判、或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我,而讓我開始接受和面對自己的真正模樣,也能夠坦然無保留的和她相處溝通著,不再因為害怕那份愛會有不同、或是害怕不被愛了,而迷失自己。
在 P 先生敘述之中,雖然我還沒見過他的伴侶,但那份互動的真心、這些畫面卻清晰地出現在我的腦中。是呀,誰說只有女人需要安全感,一個男人也有很多情感層面需要被支持著,這也不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正在追求的嗎? P 先生能從伴侶中獲得以前自己所不知道需要的能量,也清楚理解她不僅僅是他孩子的母親,而是一個他希望能用一輩子守護的女人。雖然才剛和伴侶慶祝(註一) 迎接他們的新生兒、即使他也有興奮地偷偷告訴我們想要以當初認識時的 crossword puzzels 求婚方式,但他和伴侶卻還未打算走入婚姻,只因為他知道這會是兩人一起的決定。

選擇了開放式婚姻,只為了讓相愛的兩人用自己的方式呼吸著

既然聊到芬蘭人,忍不住不去回想到 2019 年在芬蘭的約會對象告訴我關於他和太太的開放式關係故事。在這邊我們不去探究到底開放式關係是不是能夠接受、或是對不對,也不代表任何立場,就把它想成一段起因,幫我們從表面的結果,能更近一步看透思索一段關係後面的深度意義。
那一年在歐洲的旅遊,同樣沒有太多計畫,因而在 Riga 的一間 Airbnb 遇見了兩位芬蘭的女大學生,在旅程的尾聲,意外地回到芬蘭也意外的被他們接待著。其中一個住在 Helsinki 赫爾辛基的大學生,大力勸導我要好好享受旅遊時的浪漫,適時和當地人約個會,也藉機可以了解這個城市。所以我又開始使用停了好幾年的 Tinder 出去跟四個不同人的約會聊天都讓我有些什麼體悟,而以下的故事便是發生在第四位的約會對象(註二)。
這個對象,其實也已經不太記得名字也沒在聯繫了,只記得約好的那天,他騎著腳踏車、戴著墨鏡、穿著黑色上衣,來到 Oodi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圖書館跟我碰面。我們坐在圖書館的露台,在午後的日光下,隨著人來人往的雜聲、微風的吹撫、看著遠方路上樹影,約會對象沒有任何隱瞞的告訴我,自己和太太都在同意下進行著開放式的婚姻關係。兩人之所以結婚,是因為有了一個六歲的孩子,也因為結婚才能享有政府的福利。
photo: Oodi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website
photo: Oodi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website
他們已經結婚四年,有著一個女兒、太太也有一個交往兩年的男友。而他自己本身則是有趣的新對象會去認識,但想休息的時候就休息,不需要一定要有一個對象在,他們也相當肯定的知道兩個人依舊深愛著彼此,而這樣的開放式交往關係才能讓兩人更長久的跟彼此相處。在交往的初期,是由現任的太太,也是當時的女友,提出希望進行開放式交往,因為這是她找到自己能夠自在的方式。當時的他完全無法接受,只是他發現女友因為配合自己而越來越不開心,他為了讓兩個人能夠繼續走下去,便咬著牙點頭同意試試看,雖然在剛開始依舊帶著嫉妒的心看著女友,不過在這過程裡,自己也漸漸從開放式關係中了解到全部的面貌。
開放式關係不只是性關係而已,那是一種對愛的象徵。例如我們一般交往的友誼,你了解某些人的優缺點,你愛著這些人不同的地方,對開放式關係的人來說,這正是他們切入的角度。他們享受著每一個不同人帶給他們的美好,這樣的交往友誼關係為什麼需要被侷限著?過去幾百年幾千年來,我們被社會的道德灌輸只有一對一的交往關係才是正確的,就跟現在社會職場告訴我們一樣最好是專心在一份工作並從年輕做到老這才是一種真理。
或許因為本來就對戀愛、婚姻關係、或是不同的想法都有很大的好奇心,那個下午的三個小時聊天中,我整個人呈現一種 fascinating (怕中文翻譯不精準,選用英文形容) 的好奇向他探究著這個歷程,他也不厭其煩的分享他的想法,好像是遇見了一個未來或許不會再見的陌生人,而能好好盡情的表述著。不要因為這個開放式關係而影響了對他們的看法,他們都有著相當優秀的工作,約會對象是一家設計公司的總監,而太太還在政府機關服務,雖然他們坦蕩的過著自己的生活,依舊會害怕這社會的眼光,就像是同志們出櫃時的緊張感。
我不知道開放式關係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時,能不能坦然的去面對跟接受,但我完全尊重每個人都有著一個最適合自己與伴侶的生活方式。

那,你想結婚的原因是什麼呢?

上述的兩個真實故事,雖然選擇的結果或呈現出來的表象都不一樣,但都有著自己的原因。你或許會說,因為是西方國家才可以這樣接受,在台灣或亞洲真的不太可能。的確,我們在台灣或是整個亞洲,在步入三十歲之後,很難避免各界的婚姻大事關心,男人女人都一樣,不過女人好像因著需要懷孕這件事情,而需要接受更大的時間壓力,我也是過來人,唔…正確來說,各界壓力也還在進行中。但有沒有辦法了解自己真正想要/需要的一場關係、或人生的價值定義,才是能夠化解這些壓力跟情緒的拉扯。
我在過去其實有兩段即將踏入婚姻的感情,一個是台灣人、一個是美國人,但卻因為一直有種不踏實的感覺而結束了感情,很多人會問著我,為什麼我要拒絕往人生下一步前進呢?那是因為我一直都知道結婚從來不是我的目的,而是遇到(你要說是“找到”也可以)一個能在同樣程度之下去看待生命跟進行溝通、能接受自己以及彼此不堪、讓兩人一起平衡成長的那個人,才是這趟旅程的重點。如果剛好兩個人也決定進入婚姻,那也是兩個人一起的決定。
結婚從來都不是一個目標,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人,而兩個人也剛好一起選擇了結婚。
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妳,應該也是在面臨要準備婚禮、踏入婚姻的時刻,那你呢?你想結婚的原因是什麼呢?:)來跟我們留言或是私訊分享吧。
(註一) 芬蘭的爸爸們在孩子出生後,有一個給爸爸跟自己的男性朋友相聚的慶祝會,但不需要媽媽跟嬰兒在現場,而媽媽有自己的 baby shower。爸爸的慶祝會基本上也就是喝酒為主,聽 P 先生說以前的芬蘭爸爸在媽媽生小孩時,會在酒吧跟朋友喝酒抽雪茄,以代表慶祝自己新的身份,還好現在都會在醫院陪產了。
(註二) 芬蘭男人都相當的聰明,也相當的尊重女性跟紳士,這位約會對象結束後,因為我跟他說晚上要煮飯給留宿我的朋友們,可是一般超市找不到我要的調味料,還帶我走到他知道的亞洲小超市後才離開。
看以下原文排版更順眼喔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