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髒或是出口成章-情緒篇(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種類型的人很特別,當我們想跟這類型的人溝通之前,就會不自覺開始擔心接下來的溝通是否能夠順利,因為這類型的人特別「難溝通」,而原因在於這類型的人,容易在溝通時候產生過多的情緒反應,比如說最常見就是生氣、不耐煩、口氣差等等。
這類型的人容易「出口成髒」,所謂的髒並非髒話,而是會讓整場溝通變得「一團亂」。就像原本清澈的池塘,經過一番「情緒攪和」之後,底下的泥巴不斷被翻起,讓整場溝通變得無比混亂。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類型的人,溝通時候會感覺到對方的穩重,一樣會表達情緒,但是在情緒的收放上不會給人感到過度張力,也就是「內斂」的感覺。像是一股潮流,也許海面上看似風平浪靜,但底下的能量卻很強勁。
情緒會激起對方的反應
對方明明說的是同一句話,從對方的神情、口氣、肢體等等判斷,同一句話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達。就像對方興奮的說「我很開心」,感覺是真的開心,但如果是帶著點翻白眼的感覺說「我很開心」,卻會令人感到是反諷。
在一場溝通之中,如果對方呈現高興的情緒,這樣的氛圍之下自己會不會感受放心好好談。反過來說,如果談話過程對方開始不耐煩甚至生氣,自己的情緒反應是否也會受到對方影響?
在我自己的經驗中,車禍調解會上最能感受到每個人的「情緒反應」。在調解會的場合,在理性上知道調解會的最大目標是「完成和解」。但在真實情況下,我遇過許多肇事責任較大的人,面對求償的時刻,情緒反應會馬上出現,用直覺性的展現防禦態勢,行為可能是質疑、拍桌子、甚至真的出口成髒。但是這些行為真的有助於和解嗎?
而這些反應看在肇事責任較小的人眼裡,會不會更加的不滿呢?大多數的人心裡可能都會想「明明對方肇事責任比較大,態度還這麼差」,受到對方的情緒刺激,自身的和解意願也會下降。一來一往的情緒,反而讓原本和解的目標越來越遠。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和解過程簡直莫名其妙,但卻又是屢見不鮮,因為在過程中人性直覺反應都是用「情緒回饋」
情緒會決定溝通的品質
人類天生就很會察言觀色,我們會從對方的神情當中判斷。但反過來說,在溝通時我們是否有察覺到當下自我的情緒狀態呢?
我們是不是能察覺到說某句話,當下的自己是開心、生氣、不耐煩或是無感呢?可能大多數的人在說話的當下,是沒有知覺是用什麼樣的情緒說出一句話,然而從神情、口氣、肢體等等展露出情緒。
沒錯!說話時的情緒會反映出心裡最直覺的反應,我們在表達上就是會展現情緒,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我們卻較少思考,「當下的情緒反應會有助於溝通嗎?」會讓場面變成一團亂狀況,主因可能就是「當下的情緒造成的」
在溝通中,「情緒是把兩面刃」能讓溝通更順利也可能毀掉一旦。所以在溝通中能夠察覺到自身情緒,是決定溝通品質的關鍵之一

大多數的溝通過程,都是任由情緒自由的發揮,那麼溝通的品質也會飄忽不定。發揮過頭的情緒,毀掉的不會只是一場溝通,更可能讓雙邊關係也一併埋葬。
下一篇會再更進一步談談,我們是如何在溝通之中,不知不覺的「透露情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兩天跟客戶做保單健診,健診過程就是把投保的內容讓客戶再次複習,最後後提醒客戶尚未規劃的保險。客戶聽完我的建議之後,眉頭一皺的問「可是我覺得遇到這個風險機率很低,有需要規劃保險嗎?」 這的確是許多客戶心裡的想法,我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然而這個觀點的背後,是否有我們沒思考周全之處呢? 什麼是機率
今天跟一位客戶討論如何規劃保險中,客戶突然提到自身近況不是很理想,因為新工作剛上任大概一個月,有些適應不良。加上孩子剛出生,對於家庭衝擊很大,跟老婆之間的摩擦也變多了,工作與家庭兩頭燒,陷入窘境。 於是客戶想從新工作離職,回到舊職場。因為舊職場的工作較為熟悉、與上司相處不錯、通勤時間較短。除了薪資
昨天跟一位大學學妹聊到工作上的困擾,因為她也是身為業務人員,常常需要跟客戶開會,並從中抓取會議重點,最後總結收尾。然而她遇到的困難在於「會議討論的內容細節很多,不知道如何做總結?」經過一番細節上的了解之後,我給她一些也許能讓結尾更加順利的建議 能否抓到細節所討論的主軸 通常在討論議題的時候,通常都
在我們家給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孩子對於要看什麼節目非常有自己的主見!當孩子看到某個不喜歡的節目,第一個反應會說「我不想看這個」,這句話聽在我的耳朵裡面,我心裡想的是「那你想看什麼?」 是的!你發現了嗎?當孩子說「不要什麼」的時候,並不代表孩子表達「要什麼」。「不要什麼」代表是剔除某個選項,但這並不是
日期:7/23 閱讀時間:7:40 - 8:00 寫作時間:8:00 - 8:30 製圖時間:8:35 - 8:40 閱讀書籍: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為何會有批評抱怨? 無論什麼情況下產生批評抱怨,我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件事「每個人具有不同觀點」,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每個人
日期:7/21 閱讀時間:6:40 - 7:00 寫作時間:7:00 - 7:30 製圖時間:7:30 - 7:35 閱讀書籍:我想好好跟你說話-第四堂 「這時候的我需要什麼?」,而這裡「所謂的需要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可能更接近更為抽象的需要」比如說當我跟孩子一起相處的時
前兩天跟客戶做保單健診,健診過程就是把投保的內容讓客戶再次複習,最後後提醒客戶尚未規劃的保險。客戶聽完我的建議之後,眉頭一皺的問「可是我覺得遇到這個風險機率很低,有需要規劃保險嗎?」 這的確是許多客戶心裡的想法,我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然而這個觀點的背後,是否有我們沒思考周全之處呢? 什麼是機率
今天跟一位客戶討論如何規劃保險中,客戶突然提到自身近況不是很理想,因為新工作剛上任大概一個月,有些適應不良。加上孩子剛出生,對於家庭衝擊很大,跟老婆之間的摩擦也變多了,工作與家庭兩頭燒,陷入窘境。 於是客戶想從新工作離職,回到舊職場。因為舊職場的工作較為熟悉、與上司相處不錯、通勤時間較短。除了薪資
昨天跟一位大學學妹聊到工作上的困擾,因為她也是身為業務人員,常常需要跟客戶開會,並從中抓取會議重點,最後總結收尾。然而她遇到的困難在於「會議討論的內容細節很多,不知道如何做總結?」經過一番細節上的了解之後,我給她一些也許能讓結尾更加順利的建議 能否抓到細節所討論的主軸 通常在討論議題的時候,通常都
在我們家給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孩子對於要看什麼節目非常有自己的主見!當孩子看到某個不喜歡的節目,第一個反應會說「我不想看這個」,這句話聽在我的耳朵裡面,我心裡想的是「那你想看什麼?」 是的!你發現了嗎?當孩子說「不要什麼」的時候,並不代表孩子表達「要什麼」。「不要什麼」代表是剔除某個選項,但這並不是
日期:7/23 閱讀時間:7:40 - 8:00 寫作時間:8:00 - 8:30 製圖時間:8:35 - 8:40 閱讀書籍: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為何會有批評抱怨? 無論什麼情況下產生批評抱怨,我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件事「每個人具有不同觀點」,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每個人
日期:7/21 閱讀時間:6:40 - 7:00 寫作時間:7:00 - 7:30 製圖時間:7:30 - 7:35 閱讀書籍:我想好好跟你說話-第四堂 「這時候的我需要什麼?」,而這裡「所謂的需要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可能更接近更為抽象的需要」比如說當我跟孩子一起相處的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職場上。我們每天都會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有效溝通,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工作績效和人際關係。高情商溝通,是指能夠準確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感受,並適當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以達到良好溝通效果的能力。高情商的人,往往能夠在職場上如魚得水,獲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人們對情緒釋出,真的非常的奧秘,一個心情一來便可以改變關係狀態,尤其當人們彼此都不太熟的狀態,就是因為不熟更要仔細觀察,掌握最適當平衡。 上面說的平衡是指溝通,最舒適溝通取決雙方兩者之間對於界定,有些會認為沒有什麼重要而隨性聊天,如有共識便可以兩者愉快地對談。 但有少部分人彼此都不熟的狀態就因為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我們最討厭情緒化的人,尤其在辦公室裡。 「情緒化」常常都是在說感性的人,而理性的人通常不會有這種標籤,因為理性的人可以分辨事情就是事情,不會把情緒帶到事情裡面。 「情緒化」通常是指一個人容易受到情緒影響,並且經常在做事或判斷時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情緒化的人可能會因為情緒波動而做出衝動的決定,或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是小的時候不爽是會爆炸的那種,比較偏白目。長大後反而情緒上來都會先壓下去,除非忍到忍無可忍……不過我似乎,還是不會爆炸? 有人說,像這樣一直忍耐,其實不是好事,不喜歡就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忍耐。 可是我不喜歡和人爭吵,維持表面的和諧,總比把不滿講出來後,對方生氣好吧。
我覺得談話很難 尤其是要有效的談話,更難 譬如說~ 難免都會用情緒化的字眼 我也很了解那些情緒化字眼不會幫助溝通 但總是無法克制自己 其實我很想要跟我爸說 請你「以身作則」 因為他總看不到他自己的錯誤 卻對任何人都可以批評 但我竟然最後說 「對!你最好~我們都不好,你最好~我接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的人。 為了探討為什麼一方激動時對方反而選擇保持沉默,本文從兩種情況出發,分析了沉默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以及該如何有效溝聽。 當激動者和溝通者意識到雙方情緒和沉默者的身體語言後,可以實現更良好有效的溝通。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職場上。我們每天都會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有效溝通,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工作績效和人際關係。高情商溝通,是指能夠準確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感受,並適當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以達到良好溝通效果的能力。高情商的人,往往能夠在職場上如魚得水,獲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人們對情緒釋出,真的非常的奧秘,一個心情一來便可以改變關係狀態,尤其當人們彼此都不太熟的狀態,就是因為不熟更要仔細觀察,掌握最適當平衡。 上面說的平衡是指溝通,最舒適溝通取決雙方兩者之間對於界定,有些會認為沒有什麼重要而隨性聊天,如有共識便可以兩者愉快地對談。 但有少部分人彼此都不熟的狀態就因為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我們最討厭情緒化的人,尤其在辦公室裡。 「情緒化」常常都是在說感性的人,而理性的人通常不會有這種標籤,因為理性的人可以分辨事情就是事情,不會把情緒帶到事情裡面。 「情緒化」通常是指一個人容易受到情緒影響,並且經常在做事或判斷時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情緒化的人可能會因為情緒波動而做出衝動的決定,或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是小的時候不爽是會爆炸的那種,比較偏白目。長大後反而情緒上來都會先壓下去,除非忍到忍無可忍……不過我似乎,還是不會爆炸? 有人說,像這樣一直忍耐,其實不是好事,不喜歡就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忍耐。 可是我不喜歡和人爭吵,維持表面的和諧,總比把不滿講出來後,對方生氣好吧。
我覺得談話很難 尤其是要有效的談話,更難 譬如說~ 難免都會用情緒化的字眼 我也很了解那些情緒化字眼不會幫助溝通 但總是無法克制自己 其實我很想要跟我爸說 請你「以身作則」 因為他總看不到他自己的錯誤 卻對任何人都可以批評 但我竟然最後說 「對!你最好~我們都不好,你最好~我接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的人。 為了探討為什麼一方激動時對方反而選擇保持沉默,本文從兩種情況出發,分析了沉默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以及該如何有效溝聽。 當激動者和溝通者意識到雙方情緒和沉默者的身體語言後,可以實現更良好有效的溝通。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