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單側聽損

關於單側聽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單側聽損是統稱,聽損成因有非常多種。

*單側聽損並非身心障礙者,但確實是聽障。
(即便是單耳全聾也非身障)

*聽損有很大機會造成耳鳴,並導致憂鬱、失眠等等。
(且是24小時不間斷的耳鳴)

*並非助聽器對於聽損都有用。

簡單的說明,單側聽損大概是這樣,
不過光是這樣條列式說明大家可能還是不太懂吧!?

聽損確實是一種統稱,
小耳症、耳神經受損、生病影響、異物感染、噪音傷害等等,
成因族繁不及備載,
總之聽損是很複雜的,
也因此容易導致病友跟病友間,
因為病況不算完全相同無法互相了解,
當然一般人更難以完全理解了。

單側聽損並非身心障礙者,但確實是聽障。
聽障確實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更何況是與人溝通跟交流。
求職上就會造成問題了,
像是國營事業有些無法報考,
但是身障特考也無法考,
找一般的工作說自己是聽障,
被刷掉的機率其實很大,
可是不說出來,
工作後造成誤會跟誤解會更慘,
還有一個更糟的狀況,
政府有規定公司要應徵一定名額身障人士,
有些公司會以為聽障等於身障,
導致後續雙方都不愉快。

聽損有很大機會造成耳鳴,並導致憂鬱、失眠等等。
像是我自己聽損就罹患非常嚴重的憂鬱症,
曾經一度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情緒也很難穩定下來,
雖然說要正向看待世界,
但真的很難,
因為不被人理解,
那怎麼走入人群之中呢!?
去好好正向看待這世界!?

並非助聽器對於聽損都有用。
是的,像是我自己就完全沒用,
而且助聽器並非可以完全矯正聽力。

我身為單側聽損連署提案人,
我的看法始終如一,
這世界的樣貌很簡單,
簡單純粹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複雜的一直是人,
人們習慣把問題變得艱深。

當我們面對或是感覺質疑時,
不如自己先對自我審視一下。
當提出一個問題時,
自己試著想出3個解決的方式。
當提出一個反對時,
自己試著想出3反對的原因,
並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例如我在連署中了解到國營事業,
會因為健檢體格的事情不錄用單側聽損,
新聞所使用的字眼是歧視跟霸凌。
但我自己的想法卻並非如此,
假如這份工作會因為聽損造成工安或是事故意外呢!?
確實如此的話職務再設計是否有用呢!?
這才是需要去深入以及探討的點。

不管如何,
現狀就是單側聽損是聽障非身障,
請勇敢面對這樣的現實面,
我沒有要任何人懦弱或是堅強,
沒有人應該是要怎樣活著的。
要說的是無論是以什麼身分活著,
會發現聽損就像是隻兇猛的野獸,
無時無刻跟隨著自己,
唯一要學會的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與它相處。

我知道有人想問我,
那衛福部呢!?身障資格呢!?

這一路上下來,
也很多人到底問我在爭取什麼!?想幹嘛!?

我的初衷一直都很簡單......
單側聽損的人其實比想像中多很多,
但不是每個人都敢說出來都敢面對,
也不知道從何得到協助,
所以我站出來,就是想幫助大家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不求太多,只求大家都可以好好的生活,
學生可以安心且真正的學習,
社會人士能夠安定下來有份工作就夠了。

倡議的路比我想像中的漫長很多,
人生課題要學的還有很多。
我從以前到現在都認為,
人是不完整的活著就是一趟完成自己的旅程。

我跟大家一樣,也都不一樣。

這世界也充滿許多不完美,
由人訂的制度與規則也難免殘缺,
或者說隨著時代的變遷產生病變不合時宜,
而我們應該用同理心去看待,
才能直視問題的核心並讓它慢慢變好。

(完)

雖然我提倡的是單側聽損身障資格,
我真正想說的是,
如果單側聽損不屬於身障,
卻也在很多範疇內被排除在正常人外,
那是不是要有個配套或是輔助措施來應對呢!?

raw-image


avatar-img
Hank的沙龍
36會員
234內容數
我的初衷一直都很簡單...... 單側聽損的人其實比想像中多很多, 但不是每個人都敢說出來都敢面對, 也不知道從何得到協助, 所以我站出來,就是想幫助大家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不求太多,只求大家都可以好好的生活, 能夠安定下來有份工作就夠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an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仰望著同一片藍天 前幾天有兩位聽障人士來店裡買東西,雖然她們主要都打手語,但還是有稍微用簡單的口語溝通。 可能我是聽障的關係,她們走後,同事跑來跟我討論。 「剛那兩位好像不會說話?」 「不會說話?怎麼說?」 「我看她們都打手語啊!」 「這樣說不對,聽障不等於不會說話......」
依據我所知道的許多聽損兒案例,成長路上總是充滿各種艱辛與挑戰,不得不說這社會挺殘酷的,可以說對聽損並不是很友善......
022年11月, 我們開始一場所有人的聽力行動,「聽覺友善,我願意」 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與目標 (10) 減少不平等,希望透過這場聽力行動,邀請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和公眾人物,體驗微聽損的日常或針對聽力困難進行創作,讓更多人同理聽力困難者,促進聽覺友善台灣。
仰望著同一片藍天 前幾天有兩位聽障人士來店裡買東西,雖然她們主要都打手語,但還是有稍微用簡單的口語溝通。 可能我是聽障的關係,她們走後,同事跑來跟我討論。 「剛那兩位好像不會說話?」 「不會說話?怎麼說?」 「我看她們都打手語啊!」 「這樣說不對,聽障不等於不會說話......」
依據我所知道的許多聽損兒案例,成長路上總是充滿各種艱辛與挑戰,不得不說這社會挺殘酷的,可以說對聽損並不是很友善......
022年11月, 我們開始一場所有人的聽力行動,「聽覺友善,我願意」 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與目標 (10) 減少不平等,希望透過這場聽力行動,邀請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和公眾人物,體驗微聽損的日常或針對聽力困難進行創作,讓更多人同理聽力困難者,促進聽覺友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