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友善空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022年11月,

我們開始一場所有人的聽力行動,「聽覺友善,我願意」

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與目標 (10) 減少不平等,希望透過這場聽力行動,邀請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和公眾人物,體驗微聽損的日常或針對聽力困難進行創作,讓更多人同理聽力困難者,促進聽覺友善台灣。

邀請台灣每個人,瞭解聽力五字訣「換寫視慢靜」友善溝通方法,期許各個店家、機關、企業都將成為「聽覺友善空間」。

活動起源:

聽力困難是一種隱形的障礙,看不見也摸不到,很難察覺並且很難同理。每個人的聽覺能力不同,有些人只要一點點聽力損失,就算有配戴助聽器或是輔聽器,在許多場合都還是會遇到聽不清楚的狀況。

有時只是要買個飲料,都會擔心被店員白眼;要跟不熟悉的人說話,就會焦慮緊張,許多人漸漸退縮在自己的世界裡,減少與社會的連結。

而當聽力困難者請對方重複一次、或是沒聽到時,卻會得到很多不友善的回應或被人誤會。

「他是故意不理我的吧?」

「你不是有戴助聽器嗎?」

「你怎麼都聽不懂啊?要我說幾次?」

「他這個人好像怪怪的,反應好慢。」

「你都沒在認真聽!」

這些不友善,是許多聽力困難者的日常,是一種二度傷害。

公益聲明及感謝:

聽力困難者遇到的日常困難往往很難被看見,也很難被同理,很多聽力困難者都自己默默承受,但他們每天所遭受的痛苦和挑戰卻是真真實實的。

如果「您也願意,聽覺友善」,請您加入我們,讓聽力困難者知道他並不孤單,一同推動台灣整體社會的進步。在此,聽力行動、社創中心、和單聽協會非常感謝您的參與和加入,此活動完全屬於公益性質,無任何盈利。

註:為維護單位個資,加入聽覺友善空間時,請瞭解並同意資料使用,並僅限於「聽覺友善,我願意」之相關公益使用,主辦單位保有活動變更與終止之權利,如有任何變更內容或詳細注意事項將公布於本活動網站。如有需求,空間與主辦方雙方皆有取消「聽覺友善空間」登錄申請和友善地圖之權利

聽覺友善空間主頁面

https://www.hearingaction.com/hearing-friendly/i-do

raw-image

加入聽覺友善空間有什麼好處?

01

促進台灣正向良善的聽覺友善社會

感謝您願意為聽力困難者盡一份心力,讓台灣成為更聽覺友善的社會。

02

得到簡易完善的聽覺友善員工教育

我們提供線上版教育訓練影片,只要觀看15分鐘,讓每位員工暸解爲什麼要進行聽覺友善,以及實際面如何與客戶更聽覺友善的溝通,讓員工簡單成為「聽覺友善,我願意」的一份子。

03

增加聽力困難者的客群

我們設置了聽覺友善地圖,幫助需要的聽力困難者能更容易在地圖上找到聽覺友善店家。

04

提升整體客戶滿意度與服務體驗

在現今疫情的環境下,口罩與隔板,讓一般聽力者也出現聆聽溝通困難。聽覺友善方法可提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流暢度,對整體客戶滿意度與服務體驗都有正向幫助。

05

社會友善企業形象

友善聽覺空間不只提升對外服務端的形象,對企業內部的雇主品牌也有正向加分,共同提升整體形象。

06

CSR、SDGs、ESG 年度活動報告

近年來,企業也日益重視對整體社會與環境的貢獻,如果企業願意加入並提倡聽覺友善空間,也能對應達到回饋社會、友善環境的企業責任。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k的沙龍
36會員
34內容數
我的初衷一直都很簡單...... 單側聽損的人其實比想像中多很多, 但不是每個人都敢說出來都敢面對, 也不知道從何得到協助, 所以我站出來,就是想幫助大家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不求太多,只求大家都可以好好的生活, 能夠安定下來有份工作就夠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倒數2天! #平等權益 #聾人 #美食地圖 豆子們端午節快樂啊!!! 時間咻咻咻的就過去了~ 豆比手語團隊的拍攝準備也如火如荼進行中! 首先,有些豆子會好奇問: 「你們只會做採訪、紀錄聾人/聽障者創業的故事是嗎?那你們會拍成一系列影片嗎?」 答案是: 「會!」 而且,豆比手語的願景很大
Thumbnail
倒數2天! #平等權益 #聾人 #美食地圖 豆子們端午節快樂啊!!! 時間咻咻咻的就過去了~ 豆比手語團隊的拍攝準備也如火如荼進行中! 首先,有些豆子會好奇問: 「你們只會做採訪、紀錄聾人/聽障者創業的故事是嗎?那你們會拍成一系列影片嗎?」 答案是: 「會!」 而且,豆比手語的願景很大
Thumbnail
022年11月, 我們開始一場所有人的聽力行動,「聽覺友善,我願意」 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與目標 (10) 減少不平等,希望透過這場聽力行動,邀請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和公眾人物,體驗微聽損的日常或針對聽力困難進行創作,讓更多人同理聽力困難者,促進聽覺友善台灣。
Thumbnail
022年11月, 我們開始一場所有人的聽力行動,「聽覺友善,我願意」 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與目標 (10) 減少不平等,希望透過這場聽力行動,邀請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和公眾人物,體驗微聽損的日常或針對聽力困難進行創作,讓更多人同理聽力困難者,促進聽覺友善台灣。
Thumbnail
提到「重聽」你是不是覺得是老化象徵?其實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電子產品、耳機的使用頻率與時間不斷增加,也為聽力帶來額外不可逆的影響-聽力損失。根據2021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顯示,約有12萬的民眾有聽力損失的問題,其中高達56% (約71,543人)確診為輕度聽損。
Thumbnail
提到「重聽」你是不是覺得是老化象徵?其實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電子產品、耳機的使用頻率與時間不斷增加,也為聽力帶來額外不可逆的影響-聽力損失。根據2021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顯示,約有12萬的民眾有聽力損失的問題,其中高達56% (約71,543人)確診為輕度聽損。
Thumbnail
首先得明白:聾人聽不到。 當聽到聾人朋友關門很大聲,會以為他們很生氣或沒禮貌,殊不知那只是因為聽不到而難以掌握動作的力道,無其他意思;當看到聾人朋友不懂耳熟能詳的成語,以為他們有點傻,殊不知那只是語言的使用方式不同罷了,他們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還是可以很專業。
Thumbnail
首先得明白:聾人聽不到。 當聽到聾人朋友關門很大聲,會以為他們很生氣或沒禮貌,殊不知那只是因為聽不到而難以掌握動作的力道,無其他意思;當看到聾人朋友不懂耳熟能詳的成語,以為他們有點傻,殊不知那只是語言的使用方式不同罷了,他們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還是可以很專業。
Thumbnail
我漸漸覺察到將外界訊息轉化成文字的重要性,我所具備的「聽」的能力僅僅是讓我聽見別人說話,而非聽懂他人表達的意思,成為聽打服務員後,我明白每個人聽與表達的狀態有許多的差異,如何完整詮釋訊息,促進彼此溝通及訊息傳達,就成為我重要的任務,這既帶給我使命感,也給我莫大的成就感。
Thumbnail
我漸漸覺察到將外界訊息轉化成文字的重要性,我所具備的「聽」的能力僅僅是讓我聽見別人說話,而非聽懂他人表達的意思,成為聽打服務員後,我明白每個人聽與表達的狀態有許多的差異,如何完整詮釋訊息,促進彼此溝通及訊息傳達,就成為我重要的任務,這既帶給我使命感,也給我莫大的成就感。
Thumbnail
聽損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反應變慢,進而導致成生活中的恐懼與害怕,使原本可以做的也做得不太好了,變得憂鬱、沒自信、開始負面。 我自己對於聽力障礙也是很恐慌,耳鳴方面我是出去走走減輕壓力,不過反應跟聽力方面一直是死穴。 有次去耳鼻喉科回診做聽力測驗,我就想到測驗戴上耳機按下按鈕,這跟玩音樂遊戲不是很像嗎?
Thumbnail
聽損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反應變慢,進而導致成生活中的恐懼與害怕,使原本可以做的也做得不太好了,變得憂鬱、沒自信、開始負面。 我自己對於聽力障礙也是很恐慌,耳鳴方面我是出去走走減輕壓力,不過反應跟聽力方面一直是死穴。 有次去耳鼻喉科回診做聽力測驗,我就想到測驗戴上耳機按下按鈕,這跟玩音樂遊戲不是很像嗎?
Thumbnail
*單側聽損是統稱,聽損成因有非常多種。 *單側聽損並非身心障礙者,但確實是聽障。 (即便是單耳全聾也非身障) *聽損有很大機會造成耳鳴,並導致憂鬱、失眠等等。 (且是24小時不間斷的耳鳴) *並非助聽器對於聽損都有用。
Thumbnail
*單側聽損是統稱,聽損成因有非常多種。 *單側聽損並非身心障礙者,但確實是聽障。 (即便是單耳全聾也非身障) *聽損有很大機會造成耳鳴,並導致憂鬱、失眠等等。 (且是24小時不間斷的耳鳴) *並非助聽器對於聽損都有用。
Thumbnail
在校園中 到底老師們可以如何協助我們的單聽學童呢? 讓他們也有平等的學習機會 以及健康的人格發展 這集提供大家一些實際的小方法喔 讓我們將聽力的限制減到最低 透過班級校園性的活動 來去標籤化和生命教育 溫柔堅定的引導所有孩子 尊重、同理、友善彼此
Thumbnail
在校園中 到底老師們可以如何協助我們的單聽學童呢? 讓他們也有平等的學習機會 以及健康的人格發展 這集提供大家一些實際的小方法喔 讓我們將聽力的限制減到最低 透過班級校園性的活動 來去標籤化和生命教育 溫柔堅定的引導所有孩子 尊重、同理、友善彼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