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用時間,在線上看劉慈欣的小說《三體》。
看到其中一段:
雷達峰警戒森嚴,建設兵團的連隊駐紮後,連長第一件事就是讓所有人注意不要擅自靠近雷達峰,否則基地的崗哨可以不經警告就開槍。上星期,連隊裡兩個打獵的兵團戰士追一隻狍子,不知不覺追到雷達峰下,立刻招來了來自半山腰上崗亭的急促射擊……(劉慈欣‧《三體》〈寂靜的春天〉)
等等,「狍子」?第一,這個字怎麼唸?而牠又是什麼,常見於哪裡的動物呢?
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就谷歌了一下。
「狍」字,讀音ㄆㄠˊ。「狍子」牠有著細長頸部,大大的眼睛和耳朵,後肢略長於前肢,還有著短短的尾巴(當受到驚嚇時,在牠尾巴處的白毛會炸開,變成白屁股,再思考要不要逃。),是中國東北地區常見的草食動物。
而在東北還有方言「傻狍子」一詞,是在說人缺心眼的意思。為什麼會這麼形容呢?是因為狍子除了上述受到驚嚇後不是先跑,而是先把可愛的屁股變白外,還有以下三點:
一、當你追牠追到累了在休息時,牠會乖乖在原地等,等你休息夠了再繼續「追趕跑」的遊戲。
二、當狍子晚上走在馬路上遇到汽車時,牠不會跑開,反而會迎著車燈,借著亮光好趕路。
三、狍子在被獵人追趕時會把頭埋進雪裡,以為這樣就不會被發現了。
但狍子,真是「傻狍子」嗎?
其實不然—屁股變白只是因為受到威脅後所產生的一種自然反應;不跑只是因為還沒確認威脅是什麼,牠還是會跑的;不躲汽車也只是因為牠很難理解「汽車」這種東西,在夜間只看得到燈光而不能看清其輪廓的緣故;而把頭埋進雪中,純粹就是因為獵人壞心,讓牠跑得太累了。
解開了這些謎底,也讓我更加地了解狍子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增加了不少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