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影談心】「黃瓜」的由來

2021/09/2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黃瓜,是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例如夏天天氣熱,容易令人食慾不振,來點「涼拌小黃瓜」,爽口又開胃。
《本草拾遺》有記載,黃瓜能清熱止渴,利水解毒。(但黃瓜性寒涼,胃寒者不宜多吃。)而根據研究也顯示,黃瓜是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的食材。
但如此營養可口的小黃瓜,大家知道它的由來嗎?
黃瓜,它本名其實不叫「黃瓜」,而是「胡瓜」,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而它會更名叫「黃瓜」,一個版本,說是因為隋煬帝楊廣忌諱胡人而改,至於另一個,那就得提到五胡十六國,「後趙」的建立者石勒了。
石勒,是羯族人。後來登基後,因為對百姓稱呼羯人為「胡人」大為光火,於是,他就頒布了一條法令:平時無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一律不得出現「胡」字,違者殺無赦。
有一天,石勒召見官員,看到當時的襄國郡守樊坦穿著打了補丁的破衣服來見他,石勒就非常不高興地問:「樊坦,你為什麼衣冠不整就來見駕呢,不怕君前失儀嗎?」樊坦在慌亂中就隨口答道:「這都怪胡人沒道義,把我的衣物搶走了,害得我只能穿成這樣來見陛下。」
話音剛落,樊坦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禁忌,急忙叩頭謝罪。石勒見他這樣,也就不再指責。
等到召見後的御賜午膳時,石勒就故意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愛卿可知此物何名?」
樊坦知道這是石勒故意考他,於是想了一下,他便恭敬地回答:「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完,滿意地笑了;樊坦也得以保住自己的一條命。
從此,這個名字傳了開來,成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黃瓜」。
    0會員
    21內容數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