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Google 來說,它的業務包括搜尋、地圖、Android、Chrome、Google Cloud、Play Store、YouTube 等許多我們每天都可以「免費」使用的服務,而核心收入是來自廣告,廣告帶來的收入佔 Google 總收入的七成,而 Google 的廣告產品有 Google Ads、Google AdSense 等等,每個 Google 的 C 端產品都綁定了廣告—— 搜尋、地圖、Play Store、YouTube 等等,而會在 Google 上下單買廣告的就是他們的 B 端客戶,如果回頭挖掘 Google 的歷史,他們也曾經只想把搜尋技術賣給當時如日中天的 Yahoo!,好在 Yahoo! 沒有買下,Google 才有可能自己搭上網路的順風車推出地圖等其他產品,並享受到用戶成長的紅利——人口與數據,他們也意識到直接對用戶收費會破壞用戶成長的模式,於是 Google Ads 等面向 B 端的產品就理所當然的誕生了。
延續 Google 地圖的例子,最原始的 Google 地圖只能查地圖,這個免費又好用的產品吸引了大量的用戶,用戶成長之後 Google 玩起同一套把戲,展開面向 B 端的相關服務我的商家以及地圖廣告業務等,因為用戶多,商家也樂於主動提供商家資訊(營業時間、菜單、評價回覆等),而這又進一步助長用戶的成長,同樣的形成一種正向循環的成長模式,因此在功能上,現在的 Apple Maps 或許不輸 Google 地圖,但如果談的是整個應用的生態,那毫無比較空間可言了。Google 地圖得益於上面提到的正向成長模式,擁有了大量的數據,而另外一個面向開發者的 Google 地圖平台也理所當然的應運而生了,形成了 Google 地圖產品線的最終形態——有面向消費者的免費產品,也有面向企業端的商家產品,還有面向開發者的 API 產品,而這三個產品從免費的 C 端服務開始,以眾多的人口與數據為基礎,逐步往收費的 B 端與 D 端擴展,最終得到一個高黏性、高收益的產品組合,甚至還衍伸出新的週邊經濟——幫店家拍室內照的認證專家以及幫店家打星的在地響導(或殭屍打星部隊)。
上面用比較多的篇幅介紹了 Google 的成長模式,但不僅是 Google,幾乎我們可以想到的所有的大咖都運用了這樣的模式,包括 FB、YouTube、LINE、Instagram、LinkedIn、Spotify、Notion、Twitter 等等,去觀察就會發現他們都具備了同樣的成長三部曲——聚集用戶、獲得人口與數據、推出收費產品,其中的 Spotify 和 Notion 更是不約而同地從收費服務轉向以免費服務+收費加值服務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街口就像 G-SHOCK,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它就是能站穩老二的位置,在設計上也明顯的更追求用戶的黏性和眼球,裡面的每則訊息都在營造便利的消費場景以及刺激著用戶的購買慾,街口也很擅長與它的 B 端商家客戶策劃聯合行銷活動,對消費者來說街口是個好用又能賺回饋的支付工具,對商家來說透過街口的行銷活動也能為他們帶來新的業績,這也就是屬於街口的成長循環。
回到最初的問題「如何實現產品的成長?」,在新的商業模式下,從 C 端出發追求用戶成長,進而引發 B 端需求,這樣的成長模式下,業務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傳統的業務行為是找客戶,新模式下的業務行為或許應該是找市場,在現有市場大環境中找適合自己與團隊發揮的切入點(利基市場),然而面對轉變最大的挑戰其實是自我心態轉變上的障礙,只有在克服了心態的轉變之後,才有可能重新思考如何在既有產品上從一件一件賣產品賺錢的舊模式轉換成新模式三部曲——聚集用戶、獲取人口與數據、推出收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