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自雪山山脈的三光溪位於大漢溪上游,坐擁無數立壁千仞的曲折峽谷與碧蘭清澈的深潭,加上鄰近北橫公路、進出相對容易,成為許多溯溪玩家的口袋名單之一。三光溪的溯溪路線相當豐富,詭峽支流、溯登稜山、四稜溫泉等,都是相當經典且值得玩味的路線。
這次選擇的路線被稱作三光溪傳統段,由北橫公路54.6k處下切,上溯約4公里後抵達溫熱清澈的四稜溫泉,最後則於北橫58.4k處上切。途經兩處澎湃洶湧的瀑布、數個清幽僻靜的深潭、與數不清的陰柔峽谷,飽覽多變的瑰麗景致之餘,在溯行終點還有那倚著壯闊彩壁的四稜溫泉消除旅人的疲勞,可謂是初溯三光溪的絕佳選擇。
三光溪最著名的地方之一,在於其終年低於18度的水溫,即便是接近夏季的晚春,溫度仍令人不敢恭維。面對無數冷冽峽潭與擋道的瀑布,欲享受終點的溫泉洗滌,恐怕還得先經歷一番波折。此行同樣由社團長期合作的中搜教練帶隊,並有溯溪公司的熟識教練小先同行,原以為教練們應該只擔任輔助的腳色,可實際事態似乎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淙淙水聲已近在耳邊,踏過陡峭的下切路徑、游經刺骨的溪水、攀上巍峨的巨岩,那熱氣蒸騰的終點正向我們大聲呼喚。
行程概述— 詳細時間軸與行程(純文字)記錄請看這邊
D1 北橫54.6k處→三光溪主流→鐵柵瀑布→夢幻營地
D2 夢幻營地→四稜溫泉→北橫58.4k處
D0—最傳統的溯溪鞋
燈光照映在路旁的綠色金屬牌上,一閃而過的數字一次次增加,當最後一塊顯示著54.5的標示牌呼嘯過後,車輛終於緩緩停妥在轉彎處後方的平坦空地上。位於北橫公路54.6k轉彎處外側的半月形空地,是三光溪傳統段的下切位置,也是許多遠道而來的登山者紮營夜宿的地方。將背包一個個拽下車,中海拔的夜晚仍有些涼意,不敢想像谷底躁動的流水將會多麼冰冷。
「天氣很冷捏~確定東西都有拿到,不要回去齁?」司機大哥有些「挑剛」的問道。
整頓著裝備的大伙不以為意的笑著,可一旁的Eating來回翻找著器材堆的表情,卻似乎有些焦急。一把抓出看似溯溪鞋拉鍊頭的筒狀潛水布,掉出塑膠袋的卻並非預期中的鞋身,而是那條3mm布料製成的防寒褲。
「我好像在檢查裝備的時候,誤把露出塑膠袋的防寒褲管當成溯溪鞋了...」Eating有些無奈、又有些不知所措地說道。
台灣的溪谷濕滑,即使是裸露在水上的岩石也常覆有苔蘚、藻類,一般橡膠底的鞋子在這樣的環境下近乎無用武之地,取而代之的,是俗稱「菜瓜布底」的溯溪鞋。雖說若底部沾上泥土後會變得無比滑溜,但在滿佈岩石的濕滑溪谷中卻有著絕佳的抓地力,是台灣溯溪的必要裝備,沒有溯溪鞋別說窒礙難行,根本連起步都做不到。
聯絡上自行開車與我們會合的中搜教練,得到「在那邊等我」的答覆後,無所適從的我們也只得先請接駁大哥離開,著手整理當晚的營地。或許由於此處是北橫上少有可停車的休息處,空地上散落著不少垃圾,幾乎找不到一塊乾淨的營地,紮營前還要先打掃一番。
整頓完營地,教練也正巧到了,只見他似乎也沒有特別的情緒,只是有些無奈地看著我們笑了笑說:
「你們知道溯溪裝備中,岩盔、吊帶、和溯溪鞋,哪個最重要嗎?」
「假如沒有岩盔,那就是行進間風險高上許多,但冒險一點也還能走;如果沒有吊帶,各位都有帶扁帶,綁成簡易吊帶也沒什麼問題;但溯溪鞋,沒有的話是完全無法在溪谷行走的,尤其大家出發時應該都只穿拖鞋,基本上沒帶到溯溪鞋,唯一的選項就是撤退。」
斬釘截鐵的結論讓我們一時語塞,但也沒打算讓我們回答,教練繼續接著說道:
「你們聽說過台灣人在沒有溯溪鞋的年代,是怎麼溯溪的嗎?」
原來,台灣的溯溪活動是從日本傳過來的,由於地形、氣候相仿,台灣的溪谷特性和日本極為相似,所需的裝備與技術也相去不遠。在菜瓜布底的溯溪鞋問世以前,大家其實都是穿草鞋在溯溪的,可隨著工業化產品逐漸更迭,現代人大概連出殯都不太穿草鞋了,取得上相對日本麻煩許多。此時,聰明的台灣人發明出了一種新的方法:在運動鞋外頭套上一層厚襪子。由於襪子的紡織方式,在沾水後特性與菜瓜布有些類似,對於滑溜岩石的抓地力相比橡膠鞋底要好上太多,加上襪子與運動鞋算是人人都有的物品,因此早期的溯溪活動大多廣泛採用此法。
貢獻出自己的溯溪鞋,教練決定親自測試這傳聞中的古法是否真有其事,也才讓這支我成為社團嚮導後開的第一支隊伍免於撤退之災。放下心頭的大石,教練竊笑著掏出兩瓶玻璃瓶裝的威士忌,又從車上抓出幾大包洋芋片,一面吃喝、一面攤開地圖研究著隔天的行程。
台灣最適合溯溪的季節,其實並非大多數人以為的夏季,炎炎夏日泡在冰涼的水裡固然舒適,可夏季到秋季的台灣適逢颱風、梅雨過境,加上坡陡流急的荒川型河川特性,雨季的溪谷水量通常相當驚人,因此若是難度較高的溪谷,通常會選擇在雖寒冷但水量較少的冬季與早春攻略。
口中咬著酥脆的薯片、手中揚著溫潤澄澈的烈酒,佐以星空、大地為伴,酒酣耳熱之際,令人忘卻時間的流逝,回過神來已是午夜時分。酒量差得驚人的我,幾小口黃湯下肚就已暈頭轉向,認分的拍拍屁股回帳篷就寢,只留Bing*2學長與教練在外流連,卻怎麼也沒想到這酣暢淋漓的夜晚,卻意外地成為隔天的夢魘...
D1—三光溪微醺隊?
吃過簡單的乾糧早餐,好不容易才把一旁毫無動靜的Bing*2踹醒,我先行來到帳外整理裝備,等他終於面色蒼白的探出頭時,我大概已知大事不妙。明顯少了平時的俐落,慢吞吞地收拾好裝備後,他默默蹲到一旁的草叢中,「歸還」方才下肚的早餐。
原來昨夜大家就寢後,他又繼續和教練拚了一個多小時的酒,地上空蕩蕩的酒瓶便是昨晚輝煌的戰績。可畢竟教練也請來了、裝備也好不容易解決了,勞師動眾的從台中連夜趕到北橫,實在不想因為這種難笑的原因撤退。眼下人雖然虛弱了點,但起碼還能走,便決定在兩位教練護駕下,先切下溪谷再看看狀況。
「D1早上,人員狀況微醺,我們準備下切溪谷。」無奈的把握最後的網路訊號傳出訊息,不敢想像留守人看到時,臉色該有多麼鐵青...
下切溪谷的路相當陡峭,加上在泥土地上沒有甚麼防滑能力的溯溪鞋,走起來相當驚險,許多時候都得在滿地的落葉上滑行個幾十公分才停得下來。連滾帶爬的下到稜尾,腳下蜿蜒曲折的溪谷,正以淙淙水聲迎接著遊者的到來。
沿著稜右下切到溪底,我們換上這次特別租來的防寒衣,面對這條有多處深潭需泳渡的低溫溪流,希望能更有效地保住自己的體溫。舀起清澈見底的溪水洗臉醒腦,方才宿醉的學長也終於在碰到那冰涼的甘露後逐漸清醒過來。緩步踏入湧動的涼意中,一行人排成一列,靜靜朝著上游前進。今天的目標是上溯約2公里處的夢幻營地,距離不長,但途中的瀑布高繞預計會花上不少時間,加上這次的人員溯溪經驗都有限、還有第一次走溪谷的新手,因此仍估了完整的一天時間。
前段的溪床相當開闊,雖兩側仍是峭壁夾岸,但平坦的地勢加上當時久旱未雨的氣候,水深大多不及腰部,流速也不快,與其說是溯溪,倒更像是溪谷散步。早晨的陽光輕踏著山稜的枝葉,煦煦飄落在流水潺潺的溪谷中,翻騰的水面不時閃爍著嶙光,悠哉的氛圍令人感受不出此處雨季時竟能化身為猛獸般的洪流。
溯溪時的水量與難度幾乎可以說是絕對相關,此次來訪雖已是雨量開始增多的晚春,今年卻恰逢久旱,水量仍宛若晚冬、早春時期般平淺,走起來安全的同時卻也少了些挑戰。第一次溯溪走了這麼久,上半身卻仍是乾的,脫離了陰影籠罩、被太陽曬得有些無聊的我們,開始刻意挑選河道中水量較大的落差處走,試圖自己在行程中製造些樂子,泡泡清涼的溪水倒也舒服不少。
轟然磅礡的水聲突然逼近,猛一抬頭,兩側的岩壁在前方匯聚於一處,彷彿相撞產生的裂口處,一道落差約7米的蒼白瀑布傾瀉而下,那是此行最大的挑戰—鐵柵瀑布。在瀑布沖刷下,遠方的深潭處呈現深邃的藍綠色,沿著山壁延展至腳下映著碎石琥珀色澤的淺灘。經年累月的流水侵蝕,將一旁的壁面磨成了光滑的曲面,兩側的岩牆則略為外傾,彷彿要向內將深潭包裹吞噬。
正面無處可攀,我們依循紀錄的軌跡稍稍後退,沿著溪左的岩壁上切高繞。雖早已從記錄中得知這段陡上將會相當陡峭,可實際的狀況仍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緊貼著陡峭的岩壁向右移動至一處滿覆植被的凹溝,隨即順著小先幫我們架好的繩索攀上約有8、90度的蓊鬱壁面。綁上普魯士結確保,我努力在不斷滑脫著鬆土的牆面上攀爬,掙扎著翻上植群茂密的猙獰岩稜。
踩著如獸徑般狹窄的路徑走到稜線另一側,眼前又是一道近乎垂直的岩壁,落差同樣不小於10米。小先再度擔任攻擊手上攀架繩,俐落的身影轉眼便消失在上方的樹林中,不一會兒便架好了繩。第二段的上攀相比第一段要困難些,但少了許多惱人的植叢與土石,能夠攀附在粗糙的岩面上攀爬,加上Jumar、普魯士繩的輔助,雖然仍有些驚恐,但過起來仍算得上順利。
兩段的高繞以攀岩的角度來看,老實說都不難(如今回想起來,了不起也就10.9吧...),但難就難在攻擊手得在不確定上方環境的情況下帶著繩索Leading上攀,並沿路架設固定點,對於自身能力的把握與對環境的掌握,都有相當的要求。事後小先也告訴我們,他覺得這兩段上攀的難度我們絕對足以應付,但因為缺乏經驗與膽識,使得我們仍無法自力通過。
爬上了山壁高處,往前沒多遠便順利繞到瀑布上方,可下切回溪床的路卻並不如預想的輕鬆。仔細端詳了好一會兒,完全看不出有能夠往下走的路徑,反正繩索也都帶了,索性找了棵健康的小樹,直接以雙繩垂降下溪。整個高繞花費了我們足足兩個小時,比預定行程要延誤不少,但畢竟當天的行程較短,最難關也在教練的帶領下順利通過,仍決定悠哉地欣賞著溪谷,好好享用一頓午餐。
奮力翻越了險峻的鐵柵瀑布高繞,雖然完全是依靠教練的能力通過,仍感到相當寬慰,自瀑布頂向下俯瞰的感覺無比暢快。再度回到溪床,迎面而來的是長達15米的寬闊深潭與盡頭連續的滑瀑,滑溜的瀑底岩石幾乎毫無立足點,只能派攻擊手翻過溪右傾斜層疊的岩石落差,再拉著繩索一層一層往上翻。自此開始,路線終於變得比較像是自己印象中的溯溪了,層巒疊嶂的岩石落差、曲折沖刷的激情流水,奮力抵抗著溪流的沖刷,努力站穩腳步,手腳並用地向上游攀爬。
回到熟悉的溪床,相似的地貌再次現身,彷彿方才的險阻全都不存在一般。游過2、3個深潭,幾處稍微需要攀爬的部分則以扁帶協助隊伍通過,我們來到了另一滑坡瀑底的深潭前方,身後左側岩壁上卡著的巨大倒木,說明此處正是行程中第二處需要高繞的倒木瀑布。
雖說是高繞,但水量小時其實並不需要離開溪谷,只需沿著左岸的岩壁上攀後即可繞過瀑布。緊貼著溪左的岩壁游到瀑布旁,觀察後發現稍遠離瀑布的一端有條小凹口可以攀爬,便再度派出攻擊手上攀,並以人身確保拉繩輔助全隊通過。
瀑布後的河段簡直可說是平易近人,在教練的催促下,大伙加緊腳步快速前進,直驅今晚預定的紮營處。寬廣的溪床右岸堆積出長長的石灘,右側潺潺的溪水與深深切割的岩壁勾勒出溪谷隱蔽而又壯闊的景色,彷彿將外面的世界隔絕在高牆之後。沿著石灘前進,不一會兒便在礫石的盡頭看到了今晚的營地—夢幻營地。溪流在此後向左轉入鬱閉的峽谷,砂石鋪面的營地平坦舒適,映著響亮卻舒心的流水聲,絕對不愧其「夢幻」之名。
D2—雪山腳下的彩壁風呂
在乾爽的營地獲得了一夜好眠,穿回仍有些潮濕的防寒衣,雖不情願卻也別無選擇地回到早晨仍相當冰冷的水中,朝峽谷深處游去。這段峽谷並不長,層疊的巨岩將水流一分為二,爬上石頭後便能順著岩石走過大半個谷地。
再度入水後前行不遠,一行人便順利穿出峽谷,來到一處廣闊潭水前方。長潭末端的岩壁並不算好過,雖然已經由攻擊手架好了繩索,逆著水流而上仍有些費力。接連翻過兩處需要攀爬的溪流隘口,我們來到了整段路途中最難纏的橫渡,沿著溪右爬到連續小瀑約莫一半的高度後,需要踩著水中的石頭橫越湍急流水,跨至左岸才能繼續上溯。踩著水中若隱若現的岩塊,奔騰的溪水不斷嘗試將腳踝推離腳點,溯溪經驗較豐富的學長挺在白花花的水中,伸手輔助每個隊員通過,彼此用手腳連成緊密的線,以生命織成交錯的網,在那個瞬間,全隊的心神全匯聚在此處。
我認為溯溪最享受的地方,正在於通過流水與地形時,那份全神貫注的感覺。除了環境帶給身體的感觸外甚麼都感覺不到,除了眼前的困境外甚麼也不必思考,沒有興奮、沒有緊張、沒有恐懼,只有全然的專注。冒險或許也正是如此,當我們以部分的生命作為籌碼面對挑戰時,任何其他的一切全都不足掛齒。
拉著扁帶奮力翻過左岸的落差後,距離那溫暖身心的終點終於僅剩幾步之遙。又游過了一個冷冰冰的深潭,學長一個人站在左岸的小水池中收繩,走過去相幫忙收繩的我,一踏入池水便驚呼出聲:
「喔齁,是熱的誒!」
低頭仔細一瞧,小腿高度的岩壁上一到到乳白色的痕跡緩緩流下,小小的池子裡也滿是飄盪的溫泉花,尚未見到四稜溫泉的真身,小小的露頭卻已暴露其行蹤。如同宣告著溫泉就近在眼前,二話不說便縱身躍入紀錄上的最後長潭,朝著逐漸左彎的河道游去。
繞過了右岸的深切入河面的岩牆,眼前的景色豁然開朗:冰冷深潭盡頭,左岸聳立的巨大彩壁流淌著自頂端傾瀉而下的泉水,那是四稜溫泉最具識別性的景致。奔騰的朦朧蒸氣下,溫泉拖曳出的幻彩彷彿隨著霧氣流轉而飄逸、舞動了起來。緊貼著左側的岩壁渡過長潭,背包往溪右的空地一扔,一行人悶頭就往溫泉裡鑽。
自山壁頂端流出的泉水據說約有45-65度,但在岩壁上的大面積暴露迅速降低了水溫,流到底部時早已變成最適合泡澡的溫度。石頭堆砌起的泡澡區隔絕了外頭刺骨的溪水,岩壁流瀉噴濺的泉水成了最好的SPA,儼然是一處得天獨厚的露天風呂,令人心曠神怡。
四稜溫泉屬於地質性溫泉中的變質岩區溫泉,由造山運動產生的異常高溫提供熱能,水溫大多屬於中溫。岩脈富含的礦物將泉水染呈弱鹼性的碳酸氫鈉泉,雖網路資料說其「水質清澈,可浴可飲」,但看著石頭上凝結的搖曳溫泉花,內心還是有些抗拒。
大多數人來四稜溫泉,都會直接從北橫公路58.4k處直接下切至溪床,渡溪後即可抵達左岸的溫泉池,右岸沖積的礫灘則提供了休息、紮營的好位置。由於當天到的時間尚早,我們是第一組人,盡情享受著雪山贈與的溫情,溫熱的泉水煮開了歡愉的情緒,更沖走了旅途的勞累,喝著小酒、啖著零嘴,徜徉在溪谷結實的臂膀下,不禁感嘆若是每個行程的最後都有如此暢快的溫泉迎接,那該有多好。
後記—
蜿蜒的峽谷映著碧藍的水面,熱氣蒸騰的泉水刷洗著崎嶇山岩,三光溪傳統段富足多元的景致與終點撫慰人心的溫泉,都是大自然給予的最好餽贈,也讓此行在步入尾聲的同時,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回憶與反思。
這是自己在社團裡開的第一支隊伍,也是自己第一次規劃溯溪行程,在此之前我只有溯過兩次鞍馬溪的經驗,但都處於被帶領的腳色,對於溪谷的了解明顯不足,技術上的缺陷也顯而易見。本次感謝兩位教練不留餘力的付出,才讓我們得以通過一個個對我們來說相當棘手的地形,更免於還未出發就要撤退的窘境。
輕忽:
對於此行的反省,我想最明顯的就是我們的輕忽吧!出發前並未確實檢查裝備、認為有教練就一切安全的安逸,讓我們還沒下溪就已放鬆了戒心,甚至在起溯前一晚毫無節制的飲酒作樂,嚴重影響行進安全,實在不是可以開開玩笑就帶過的自大疏忽。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卻隨意地將性命安全押在「教練會Cover一切」的想像上,而未提高自身的警覺,在千變萬化的溪谷跟前,我們實在太過傲慢了。
評估:
在搜尋紀錄、評估路況的過程中,由於我和社團整體經驗的不足,稍有些誤判了溪谷的情勢,即使是水量極少的當時,我們在行進中仍遭遇了數次明顯的阻礙。其中又以高繞的難度最為顯著,若不是有小先Leading架繩,我們絕對無法通過鐵柵瀑布,行程中的一些地形,確實超出了我們的能力(包含技巧、經驗、心理等)範圍。
代表性:
雖然行程中我們數次仰賴教練的能力通過地形,但有機會見識如此經典的溯溪路線與絕美的激流峽谷,仍使我難掩悸動。三光溪傳統段包含的地貌、風景、與溫泉的完美收尾,都讓這段路途極具代表性,絕對是能夠完全展現三光溪秀麗與險峻的一條路線。
結語:
對於有一定溯溪經驗、架繩技巧的人來說,三光溪傳統段絕對是值得一訪的秀麗路線,多變的風景毫無冷場,四稜溫泉雖假日人多,但坐擁的景致與舒適的環境,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撰寫這篇文章的當時(2021年12月),自己又經歷了兩次更困難的溯行洗禮,如今回看這趟行程才發覺難度其實真的算不上高,但也絕非能夠輕忽小看的河段。鐵柵瀑布的兩段高繞、後段峽谷的幾次攀爬,都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才能安全通過,若只是想體驗熱氣奔流的彩壁溫泉,直接從中橫下切、紮營,或許是更合適且愜意的選擇。
總結這次的行程,我們自己犯下的錯誤太多—且大都相當嚴重,全仰賴兩位教練的專業與臨場反應,才支撐著這支隊伍繼續走下去,也是身為開隊嚮導的我的嚴重疏失。面對廣大的溪流,我們仍舊過於無知、愚昧,除了遍覽溪流峽谷的絕美外,這趟旅程更多的應該仍是在提醒自己的不足與自滿,再有經驗的登山者,面對無垠的自然,或許也還是只有謙卑一途,才是與其安然共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