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健保改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醫療費用的快速成長,更有藥物過度利用的問題。另外在健保在設計時就留下費基不健全、財務責任不明的問題,收入與支出缺乏連動性,再加上隨著時代與科技進步,人口快速老化、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醫療本身的花費越來越高。


1998年因為健保財務的困境,開始提出總額支付制度,試圖控制醫療支出,以解決健保收支不平衡的困境。但反而造成醫療院所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與經營困境,有醫療服務品質下降的可能性。再加上健保牽扯政策與民意,無論任何方面的調整都是大工程,因此健保署在2001年開始著手討論二代健保的設計,以改善一代健保所遇到的困境與難題。



二代健保如何解決困境


一代健保困難包括:健保支出過高、收支缺乏連動、保險費基侷限於薪資、保費負擔欠缺公平性、沒有評定醫療品質的標準、社會參與不足、欠缺合理的醫療資源分配機制。因此,在設計二代健保時,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著手提出建議與改善的方案。


在財務方面的困境,健保過去的支出始終大於收入,導致財務困難,二代健保修法強調並在健保法中明文規定需有收支連動機制。並且將原本監理保險業務、負責健保收入的監理委員會,和醫療費用協定與分配、主管健保支出的費用協定委員會整併為全民健康保險會(簡稱健保會),由健保付費者代表、醫療供給者代表、學者專家、公正人士共同組成,全面性的考量醫療給付與保險收入後,針對費率進行審議。


保險費基的方面,原本僅侷限於「經常性薪資」,經常性薪資之外的所得並未計繳健保費,導致投資營利、利息等資本利得都未算入健保費的計價。因此二代健保設計除了原本的薪資所得之外,針對特定項目扣取補充保險費,針對超過四個月投保金額之獎金、股利所得、執行業務收入、租金收入、利息所得、兼職所得等特定項目,計算保險對象之補充保費。也就是說,被保險人的保險費從原本的一般保險費,改為一般保險費加上補充保險費。


鑒於一代健保時期,醫療服務因為支付制度的緣故,著重在服務量而有服務品質疑慮。二代健保在修改健保法時,明訂應公開之項目,包括重要會議資訊、參與代表之利益揭露、醫療科技評估結果、機構醫療品質資訊、機構保險病床使用情形、醫院財報、重大違規事件。公開以上重要資訊,除了期許讓健保與醫療服務的資訊透明化之外,也期許能增加民眾參與,無論是保險費率、給付範圍、支付標準等等,都有提供資訊的管道,也讓保險付費者能參與醫療服務與費用的討論,為此,健保法甚至有明定,審議與協議重要事項前,應先蒐集民意,並得辦理公民參與活動。


在醫療資源分配機制方面,除了調整對弱勢群體的保障,包括保費補助、欠費協助、保障特殊身分未付保費不鎖卡,同時調降部分負擔減輕弱勢群體的就醫負擔。另外在久居海外無參與健保,回國立即加保就醫,形成平時不繳健保費,有需要醫療資源時才回國看病的亂象,二代健保修改健保法,限縮返國立即參加健保之條件,從原本只又有加保紀錄返國就能加保改為「兩年內曾有」加保紀錄,返國才能加保。以杜絕拒絕參與風險分擔,卻想一起享有低價醫療的投機者。


二代健保上線


2000年8月,為求健保永續經營,健保署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全民健康保險體檢小組,並於2001年2月提出體檢報告。同年,便以二代健保為名展開改革規劃。2004年到2005年,二代健保規畫小組研擬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並於2006年送請立法院審議。但因為二代健保制度一直有來自各界的聲音,在長時間的討論與檢討後,衛生署重新研提二代健保改革的健保法修正草案,才於2010年陳報行政院審查,並函請立法院審議。最終,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於2011年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以總統令公布。


2011年健保法修法完成,但因修法過程中各界對於二代健保新制始終存有不同意見,二代健保進入籌備狀態,期間不斷溝通與宣導,並蒐集各界意見,才終於在2013年正式實施二代健保。



二代健保的核心理念


二代健保的核心價值是公平、效率、與品質。並期許以責信制度運行,「責信」指的是「個人或組織對外部作為負起責任,內部責任則是持續修正並追求組織的使命、目標及績效。」也就是說,除了需要達成使命,也需要對利害關係人交代並加以溝通。亦即,在二代健保中,強調達成核心理念,同時強調健保署、民眾與醫療服務提供者三方的溝通和責任。


實際做法是期許能夠達到權責相符、擴大參與,因此二代健保進行資訊揭露的改革,公開醫療服務的品質資訊與財務報告,舉辦公民活動,重要的協議場合增加付費者代表,並要求保險人應確保健保財務收支連動。


在核心理念上,二代健保擴大原本僅以經常性薪資計算的費基,擴大費基並增加計收補充保險費,已達成二代健保對公平的要求。另外,將監理委員會與費用協定委員會整併為健保會,將分別管理收費與支出的委員會整合,以提升二代健保在收支方面的控管。另外,以就源扣繳收取補充保險費,精簡繳交與收取健保費的作業流程,以上都是為了二代健保運行的效率進行的調整。最後是品質方面,二代健保在支付制度上,力求從原本的論量計酬逐漸轉為以品質為導向的支付制度,包括論質計酬、論人計酬與論病例計酬,期許能以醫療品質而非以服務量決定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收入。另外也強制要求醫療機構公開品質相關指標與財務報告,以供被保險人參考與比較,並讓同儕之間產生品質上的競爭,互相砥礪與進步。


目前我們使用的健保就是二代健保,2013年正式實施以來,當然有過很多討論與與檢討,並在這段期間不斷累積經驗,作為三代健保的基石,以期許未來可以設計出更符合需求、也更加完善的健保政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辦公室女子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從事健保相關工作,也學習健保,想把工作與學習中紀錄的筆記和大家分享,跟大家一起思考健保相關的議題。
2022/01/16
熱騰騰的新聞,禾馨「假診斷證明」詐保逾3千萬 營運長500萬交保 目前的資訊還不多,初步看起來是診所開了診斷證明書,讓產婦可以和商業保險請領保險金。因為我們只談醫院和健保的關係,就來談談健保,健保也能夠詐領保險金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 剖腹生產的適應症
Thumbnail
2022/01/16
熱騰騰的新聞,禾馨「假診斷證明」詐保逾3千萬 營運長500萬交保 目前的資訊還不多,初步看起來是診所開了診斷證明書,讓產婦可以和商業保險請領保險金。因為我們只談醫院和健保的關係,就來談談健保,健保也能夠詐領保險金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 剖腹生產的適應症
Thumbnail
2022/01/09
台灣的醫療環境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民眾自付額與部分負擔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民眾容易「直上」大型醫院,認為找到最頂級的醫療院所、最豪華的醫療團隊,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就醫的「CP值」也最高。 但,這樣的發展真的符合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最佳效益嗎?
Thumbnail
2022/01/09
台灣的醫療環境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民眾自付額與部分負擔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民眾容易「直上」大型醫院,認為找到最頂級的醫療院所、最豪華的醫療團隊,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就醫的「CP值」也最高。 但,這樣的發展真的符合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最佳效益嗎?
Thumbnail
2021/12/26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Thumbnail
2021/12/26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保險很貴欸……我又不一定用得到?」 一說到保險,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句話。那麽這句話是對的嗎?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看看。 健保能夠負擔你所有的醫療支出嗎?
Thumbnail
「保險很貴欸……我又不一定用得到?」 一說到保險,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句話。那麽這句話是對的嗎?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看看。 健保能夠負擔你所有的醫療支出嗎?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由於台灣邁入少子化社會,健保財務狀況頻傳不穩,以及最近的疫情和戰爭造成通膨,健保署先前針對部分負擔調整進行開會討論,而衛福部也在近日公告最新的部分負擔調整預告方案,包含急診、慢性處方箋、檢查費用都有調整,希望能為健保增加 107.2 億收入。 圖:健保署預告健保調漲方案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由於台灣邁入少子化社會,健保財務狀況頻傳不穩,以及最近的疫情和戰爭造成通膨,健保署先前針對部分負擔調整進行開會討論,而衛福部也在近日公告最新的部分負擔調整預告方案,包含急診、慢性處方箋、檢查費用都有調整,希望能為健保增加 107.2 億收入。 圖:健保署預告健保調漲方案
Thumbnail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Thumbnail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Thumbnail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Thumbnail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Thumbnail
2011年,有鑑於健保的支付制度除了部分採論病例計酬方式支付,以及一部分疾病論質計酬,大部分仍然是論量計酬方式支付。民眾就醫次數越多、處置與檢驗越多,醫院的收入就越高,亦即民眾越少生病,醫療院所就賺得越少。開始有專家學者覺得這很奇怪,為何民眾越是生病,醫療院所越有機會賺錢;反之,預防保健做得越好,民
Thumbnail
2011年,有鑑於健保的支付制度除了部分採論病例計酬方式支付,以及一部分疾病論質計酬,大部分仍然是論量計酬方式支付。民眾就醫次數越多、處置與檢驗越多,醫院的收入就越高,亦即民眾越少生病,醫療院所就賺得越少。開始有專家學者覺得這很奇怪,為何民眾越是生病,醫療院所越有機會賺錢;反之,預防保健做得越好,民
Thumbnail
1995年健保開辦,為了減少推動的阻力,健保一開始採用的支付方式是論量計酬(Fee for Fervice),這個支付方式從公、勞、農保的時代就開始使用,為了讓保險順利過渡到全民健保,健保開辦之後依舊沿用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 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就是醫療院所做了什麼服務就逐筆記錄下來,再向保險人申報
Thumbnail
1995年健保開辦,為了減少推動的阻力,健保一開始採用的支付方式是論量計酬(Fee for Fervice),這個支付方式從公、勞、農保的時代就開始使用,為了讓保險順利過渡到全民健保,健保開辦之後依舊沿用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 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就是醫療院所做了什麼服務就逐筆記錄下來,再向保險人申報
Thumbnail
想了很久覺得這個要寫一篇 平常在碎念衛福部與健保制度也沒少過 念醫管又在醫院工作快20年的時間 怎麼會不知道當中的問題與困難 不過我還是想要說 要改變制度或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權益 除了在社群上碎念 其實還是要有其他的努力啦 所有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 其實健保問題就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這可是一塊一年八千億的
Thumbnail
想了很久覺得這個要寫一篇 平常在碎念衛福部與健保制度也沒少過 念醫管又在醫院工作快20年的時間 怎麼會不知道當中的問題與困難 不過我還是想要說 要改變制度或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權益 除了在社群上碎念 其實還是要有其他的努力啦 所有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 其實健保問題就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這可是一塊一年八千億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