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女子-avatar-img

辦公室女子

2 位追蹤者
實際位置在醫院裡的辦公室,每天都在心裡上演猶如活屍災難電影的史詩大片,只想著一件事:如何逃離辦公室。 小時候有存零用錢的習慣,最喜歡把硬幣到出來一一細數,現在想在這裡練習儲存思緒的習慣,關於職場、關於想法、關於自我、甚至關於人生,希望在找尋自己的時候也能夠留下一些紀錄。
avatar-img
2會員
10內容數
從事健保相關工作,也學習健保,想把工作與學習中紀錄的筆記和大家分享,跟大家一起思考健保相關的議題。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熱騰騰的新聞,禾馨「假診斷證明」詐保逾3千萬 營運長500萬交保 目前的資訊還不多,初步看起來是診所開了診斷證明書,讓產婦可以和商業保險請領保險金。因為我們只談醫院和健保的關係,就來談談健保,健保也能夠詐領保險金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 剖腹生產的適應症
Thumbnail
台灣的醫療環境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民眾自付額與部分負擔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民眾容易「直上」大型醫院,認為找到最頂級的醫療院所、最豪華的醫療團隊,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就醫的「CP值」也最高。 但,這樣的發展真的符合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最佳效益嗎?
Thumbnail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Thumbnail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Thumbnail
憲法規定: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因此在1990年代,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公共衛生普及、醫療科技進步,平均壽命延長、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在政治與社會意識的推波助瀾之下,終於在1994年公布全民健康保險法,並在1995年正式開辦全民健康保險
2011年,有鑑於健保的支付制度除了部分採論病例計酬方式支付,以及一部分疾病論質計酬,大部分仍然是論量計酬方式支付。民眾就醫次數越多、處置與檢驗越多,醫院的收入就越高,亦即民眾越少生病,醫療院所就賺得越少。開始有專家學者覺得這很奇怪,為何民眾越是生病,醫療院所越有機會賺錢;反之,預防保健做得越好,民
Thumbnail
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支付制度依照不同疾病型態與政策目的,在執行中的有前篇提到的論量計酬、總額支付制度,另外還有這篇與下篇要介紹的論質計酬、論病例計酬、論人計酬以及論日計酬。  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採用論量計酬的方式支付醫療費用,給付的高低取決於服務量的多寡,而導致出現了許多議題,如:健保財務虧損、
Thumbnail
1995年健保開辦,為了減少推動的阻力,健保一開始採用的支付方式是論量計酬(Fee for Fervice),這個支付方式從公、勞、農保的時代就開始使用,為了讓保險順利過渡到全民健保,健保開辦之後依舊沿用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 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就是醫療院所做了什麼服務就逐筆記錄下來,再向保險人申報
Thumbnail
要說到全民健保的運行,就不得不介紹和這個議題相關的對象。 首先是被保險人,也就是全民。在1985年全民健保開辦以前,只有公保、勞保、農保等13種保險有醫療給付,1985年整合這些保險,並擴大保險對象為全體國民,7,作為強制性的社會保險,提供疾病、傷害、生育事故之醫療給付,期待能達到Health fo
Thumbnail
  說到全民健康保險,總會把他和一般的醫療保險想在一起,這大概是因為他們的特性十分相似,譬如說他們都是運用風險共同分擔的原理,因為存在著無法預測的風險且無法獨自負擔風險的後果,所以和一群人共同分擔風險,舉例來說,每一萬人中就有一人會得到某病,整個療程需要花費一百萬,於是將這機率上的一萬人聚集在一起,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