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狂飆的18鐵人》觀後感 X 鐵人入坑 前傳

前言

在長距離路跑、馬拉松、單車、三鐵等等賽事中,常常看到穿著醫護鐵人賽衣的一群人,手拿撒隆巴斯、腰帶揹著鹽錠,援助賽道中有需要的選手,默默守護著選手們的安全。《狂飆的18鐵人》這本書是由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先生統籌,集結了18位鐵人在過去鐵人三項或長距離耐力賽時,一些難忘的經驗與體悟,並分享他們的訓練心法與賽事攻略。
《狂飆的18鐵人》網路圖片
《狂飆的18鐵人》網路圖片

「不能當第一那就最後吧!」—— 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

完全沒有半點體育天份的我在2018年踏入跑步坑之後,陸陸續續參加了幾場賽事。常常看著網路上各個高手破紀錄、得名拿獎牌,分享著規律與高強度的訓練方式。四年過去了,看著看著,彷彿自己始終只是個圈外人。每次比賽,對自己的目標永遠只是安全且不要太狼狽地完賽。直到幾番在賽道上看到醫護鐵人為肌肉緊繃僵硬的選手噴撒隆巴斯舒緩後,就讀醫學相關科系的我彷彿看到一道曙光,也許體育表現平庸的我也能在賽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醫護鐵人」顧名思義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要具備醫護身份或是領有急救相關證照,二是必須要有參賽經驗。
(詳情見醫護鐵人官網:https://www.ironmedic.biz/
我原本是以跑步為主要運動,但一直以來,想挑戰三項的心時不時蠢蠢欲動,即便每次都在冷靜思考過後作罷:我的體能狀況也許無法負荷這種長時間的耐力運動,且訓練與參賽對於現在還身為學生的我,在經濟上也是很沉重的壓力。因此我將鐵人夢擺在畢業之後,抱持著預習的心態購入了《狂飆的18鐵人》,並參加了他們的新書發表暨簽書會。

高手雲集之新書發表會

《狂飆的18鐵人》的作者群包含了各種不同職業身份的鐵人,其中包含老師、教練、藝人,在場的聽眾也大多是富有比賽經驗的好手,而且都相互認識。又或者是一大群人本身就是同一個跑團或單車團,一起來參加新書發表會。一到會場我便覺得自己好像來錯地方,彷彿與現場熱鬧的氣氛格格不入。
發表會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橋段是「如何成為鐵人?」藝人姚黛瑋說:「不要想太多。看準一場賽事,報名費繳下去,就會想辦法把它跑完了。」這段話在我腦還裡迴盪了很久,我一直覺得很難的目標,是不是其實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困難?捷安特選手林玉芳說,她原本不會游泳,為了比鐵人三項從零開始學習,成功成為鐵人。也許對我而言,成為鐵人最困難的是「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

台灣的鐵人三項賽事

台灣具有豐富的地形與多變的氣候,並造就了壯闊的美麗風景與豐富的生態環境,寶島之名當之無愧。而在台灣舉辦的賽事也富有各地的特色,賽道風景、賽事氣氛與比賽的規定也各不相同。
台東活水湖又稱「鐵人故鄉」,活水湖水質清澈且沒有海浪;自行車路線沿著海岸線;路跑則是繞行台東森林公園與馬亨亨大道。高雄愛河為河海共融,海水會隨著潮汐起伏迴流愛河下游,但也不會有浪;自行車開放輪車,是台灣唯一開放輪車的賽事;跑步則是繞行愛河河岸步道。宜蘭梅花湖為平靜湖泊;周邊自行車路線平坦;路跑路線有樹蔭。墾丁地形較為豐富多變,參加墾丁的賽事則要克服海泳時會面臨到浪潮與碎浪的問題;自行車須注意強風;長距離上下坡起伏與南台灣的豔陽是陸上賽事的一大挑戰。

訓練心法一言以蔽之 —— 鐵人精神

鐵人三項屬於耐力型運動,所謂的耐力型運動,就是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完成的比賽。耐力性運動的核心價值為「只有累積,沒有奇蹟」,付出的努力會紮實地反映在比賽當天的表現上,因此藉由長時間訓練慢慢累積足以應付賽事的體能,是順利完賽的唯一方法。然而,大多數的鐵人並非專職鐵人,通常都還有工作、家庭必須要兼顧。因此若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平衡三者,必須要注重生活的規律性,以及培養自律且有紀律的人格特質。
「鐵人」與「跑者」一樣,是一個身份,一項精神,一種生活態度。鐵人具備堅毅與執著的精神,永不放棄。鐵人精神並不只表現在鐵人三項比賽中,台灣第一代鐵人林金財在書中提到「鐵人世界裡不只教我們如何比賽,同時也把鐵人精神帶到任何領域」,職場與家庭亦如是。

反思運動的初衷

一直以來在跑步這個領域,常常會看到各路好手的比賽心得與訓練心法。看到跑步圈中的人們相互競逐、以里程數相愛相殺、分享攻略,全馬成績追求破四破三,甚至是波馬BQ,都會覺得自己完全就是運動界的魯蛇。總覺得自己應該要跑到一定的里程、達到特定的速度、追尋為比賽設下的目標,才夠格稱為跑者。
然而在追尋數據的過程中,卻因為操之過急,幾番在受傷邊緣游走,甚至是不幸受傷。每一次的受傷,都等於是要停下腳步從頭開始累積,也意味著離目標更遠了一步。雖然賽場上的人都鼓勵傷者「賽道一直都在」,但反覆累積毫無終點「受傷—復健—訓練—受傷」的循環就像黑洞一般,耗損傷者的身體素質,也消磨掉傷者的意志。
《狂飆的18鐵人》中分享經驗的鐵人們有些也提到受傷的經驗,但都成功從傷害中站起,重新站在起跑線上創造佳績。閱讀的過程中,我突然明白自己應該回歸運動的初衷,憶起開心是堅持運動的主因,不要迷失在數據裡。審慎評估自身能力,並適時挑戰自己、超越自己,享受運動的過程。

後記

閱讀《狂飆的18鐵人》,其中的故事之所以振奮人心,不單單只是因為鐵人們在賽場優異的表現與卓越的成績,而是鐵人們在賽場上將鐵人精神發揮地淋漓盡致,且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或多或少也真實地發生在每一位從事耐力運動的人身上。相似的記憶將會引發共鳴,文字中的精神進而觸發感動。
「讀完它,你將勇敢報名下一場比賽,為你夢想的終點線狂飆!」—— 封底標語
最後,感謝各位讀者的耐心閱讀。祝福 順心、健康、平安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