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2/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沒有年收百萬,很難變有錢

    人人都想變有錢,但要從一般人變中產階級,或要脫離中產階級進入前10%財富俱樂部的最好方法,就是「你自己很會賺錢」。
    如果小時候沒有富爸媽,長大沒年薪百萬,基本上,這輩子想要發財,就差不多是不可能的任務了。努力賺錢才會發財,好好攢錢才會發財,炒股不能發財,10萬賺10倍也不過就100萬而已,一千萬賺十趴也是100萬,是賺10倍容易還是賺10%容易?這應該國小中高年級就知道答案了。 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工作收入不夠好,所以才要去買股票、買基金、買ETF、看期貨、做權證等等,除了極少數天賦異稟的人以外,對一般人來說,這跟本是本末倒置好嗎? 工作收入不好那就是本業做不到中上或前段班嘛,那又是哪來的信心做金融就可以很厲害? 拿錢出來賺錢(我們講的文言一點,叫做獲取資本利得)是一個全新的技能,所謂的技能,就是要學、要練習、要花時間獲取經驗,不是拿個幾千幾萬偶爾畫畫線圖看看電視節目就可以學到,同樣的這理,也不是隨便買買金融商品就可以稱做「有在投資」,如果只是有開個股票帳戶,然後看著經濟日報的標題,買了幾隻傳說中的飆股,就算賺了錢,那也未必投資能力很棒。 有時候我實在是搞不懂,大家出來能年薪百萬,也是經過了十年以上唸書跟工作的過程,你才能夠有把握在「自己專業」的「某些部分」(還可能是某些而已喔) 比社會上其他99%的人了解更多。但是一旦把場景轉換到股海浮沉,就很奇怪了: 人人都覺得自己不只會的比别人多,甚至可以打敗那些念台大財金、清大經濟、或是在銀行/證券業工作5年10年的人? 更神奇的是,這類人還相當不少,網路論壇上一大堆,我實在很不能理解這種自我感覺良好到底是哪裡來的? 我也是只會買ETF,買的標地更是6、7年沒有變過,但是我絕對不是隨便買買,我是有在投資,雖然這個動作機械化/無腦/千篇一律/不刺激/無法炫耀......,但是這是我深入剖析過自己之後,覺得有用的方法。
    大家當學生都當了很久,如果求學期間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不唸書,但是能夠正正當當的考赢班上六成甚至八成的人,你會不會想要試試? 我會! 因為我懶~買指數就是這樣,你不做太多努力,就可以赢過市場上六成甚至八成的投資人,而且輸給你的投資人有九成比你認真欵,天下怎麼會有這種不勞而獲的事情?有,就是有,而且已經用數十年證明它的績效,這超爽的好嗎!? 金融市場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有趣的地方,當我正確的認識到自己不夠有時間、不夠努力、不夠優秀、比專業人士不懂.......,然後我選擇傻買SPY/0050,力求和大盤一樣就好,結果最後反而可以賺得更多!!! 「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沒有比較厲害」,是我存活到現在,不讀太多專業知識、不花太多時間,卻還能把錢滾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一百年人類歷史來說,只要是選擇了對的國家,股市長線都是會隨著生產力和貨幣增加上漲的。這也不難理解,光以最近尤其嚴重通膨的角度來看,因為貨幣超發,所以必然造成資產長線上漲。而選擇定期定額,就是選擇不去面對股市波浪,記得再平衡,就是用紀律去克服人性而能夠賣高買低。試過就會發現: (1)90%的時間,非常無聊 (2)10%的時間,有點恐怖。
    這可能長達數十年的過程非常不有趣,真的沒什麼可說的,是一種相當違反人性,也很缺乏參與感的策略,但基本上,總績效一定會贏過九成的投資人,(除了因為市場本身就很有效率之外,最重要的是這種做法可以讓人家放心壓身家,壓幾千萬幾億都沒有問題,散戶買個股沒有人在壓身家的啦!會壓身家的只有三種人:一是專業人士、二是專業賭徒、三是像我這樣的指數化投資人)。光是能安心的/將資產極大化的投入,得到經驗成長後應有的報酬,這樣就勝過很多很多其他人了。 現在的我很清楚,要怎麼擴大資產規模,下一個10年的戰場,就是通膨已經又一個高度攻上來了,但很可惜,薪水的漲幅不一定跟的上通貨膨脹。所以如果單一用賺錢的角度來看,如何增加資本利得和被動收入,對年近四十的我,可能比加班或擴大業務量還更實在一些。如果已經有個500萬甚至800萬的投資部位,被動收入本來就會隨著股市上漲而增加,吃飯、旅遊及不要太奢侈的購買行為,都不會妨礙到你的財富增長(但養小孩會唷,啾咪,這我是過來人,超~有~感~的~)。
    不過即使可投資金額到500萬以上的這個階段,如果沒有繼續堅持本業努力工作,也沒辦法往上再跳一個階級,因為跟你同階級的人可能絕大部分都很願意繼續工作,而且這些人能力也都很好(不然他的本金怎麼來的?) ,到了這個階段,想更精進投資能力,還是在主動收入上更上一層樓,就都看自己的選擇啦! 唉,反正沒有什麼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富二代,沒有嫁入豪門或娶到好野人的女兒,就只能靠自己啦~~靠自己,最實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