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的答案都是努力讀書、參加各種活動、奪得很多獎項、成就之類,沒有任何一個學生答是因為自己比較幸運。當然,能考進哈佛大學的學生都算是人中龍鳳,他們的答案都不讓人意外,但他們的答案都反映著一種美國的態度(我估計全球很多地方也有類似的信念)—一個人的成功來自於他自身的努力(you are your own making),而他的成就則取決於他的才能(go to where your talent takes you)。學生們的答案很合理,如果教授在課堂提出同一個問題,我應該也會答同樣的答案。當朋友每晚玩LOL的時候,我就是在讀書。朋友在節日聚會時,我就是在家準備考試。如果說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才能考進大學也不算誇張吧,但Michael Sandel指出這種說法其實是忽略了運氣的成份。他的論點是有點像道德運氣(moral luck),我們的成就其實是取決於一些我們不能控制的外來因素,而正正就是這些不可控因素決定了結果。以那些哈佛學生為例,如果他們不是出生在美國,即使他們的學術水平依舊出眾,他們考進哈佛大學的機會也會大大降低,但他們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出生地,那麼他們能考進哈佛大學便或多或少是由運氣所影響,那他們就不應該將考進哈佛大學的功勞都歸於自己。類似的論點亦可應用在自身的天賦,他們出生時不可以選擇自己天賦,如果他們的天賦都在畫畫方面,那麼他們考進哈佛大學的機會也會降低。
除了運氣的部分,Michael Sandel也指出這種態度的黑暗面,如果一個人的成功是歸功於一個人的努力,那麼一個人的失敗也要歸咎於他的不努力(one is responsible for his failure),他同時指出這種態度對社會的影響很大。
首先,這是一個讓人氣餒的(demoralizing)態度。成功的人往往是社會的少數,而成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第2名的人是比第1名失敗),如果我們的(相對)失敗是我們自己所致,那我們便不能為自己的失敗開脫。這種將成敗都歸因於自己的心態就是他書題所寫的Tyranny of Merit (優越的霸權)。如果我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那就是因為我的職業生涯規劃出了問題、考試成績、面試不好等等,而忽略了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導致失敗,例如環球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