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K線的3個關鍵|股票|新手投資小百科
新手要開始投資,先學什麼技能最划算?不要懷疑!學會看懂k線結構最划算。因為k線已經包含了「一段時間的價格趨勢」、「價格的演進方式」甚至「市場的交易行為」更重要的是對新手而言,是最容易「取得到的資訊」。
第一點 k線的「組成結構」
- 一根K棒是由「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4種價格所組成的,也表示K棒是顯示「價格變化」的一種方式。
- 在「一個時間週期內」,這個時間週期可以自訂是1分鐘、5分鐘、30分鐘、1日、1週,由自己做決定。
- 時間週期的第一個價格就稱為「開盤價」、而「收盤價」就是最後一個價格。
- 一根K棒「開盤價」到「收盤價」這兩個價格之間通常會用實體方式呈現,當「收盤價」大於「開盤價」時會顯示「紅色」;當「收盤價」小於「開盤價」時會顯示「綠色」。
- 一根K棒的「最高價」到「實體區」被稱為「上引線」表示多方力道被空方力道壓回的程度,通常引線越長,代表押回的程度越大,表示空方力道逐步變強。
- 一根K棒的「最低價」到「實體區」被稱為「下引線」表示空方力道被多方力道阻擋的程度,通常引線越長,代表阻擋的程度越大,表示多方力道逐步變強。
第二點 k線的「成交量」
- K棒是顯示「一段時間內的價格變化」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5分鐘的K棒就是由5根1分鐘的K棒所組成的,10分鐘也就是由10根1分鐘的K棒所組成..以此類推。
- 比1分鐘還小的單位是什麼呢?我們稱為Tick(跳價)也就是每一筆交易的結果,是組成所有K棒的最小單位。不過裡面牽扯比較多的技術還有專業,這次就暫時不談這一塊內容。
- K棒的成交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存在,因為K棒是顯示一段時間內的「價格變化」也就是僅僅反應「價格」卻沒有反應K棒裡面的「結構」,而「成交量」就是反映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
- 在時間週期越長的K棒,一般成交量就會越大,因為涵蓋的時間較長,期間內有進行交易的次數就會比較多。所以通常成交量5分鐘30分鐘60分鐘1天…以此類推。
- 利用這樣的邏輯就會發現到交易機會!這和「支撐」「壓力」的有效性有關係,若把成交量當作「厚度」來比喻,則60分鐘的K棒厚度就會大於30分鐘也會大於1分鐘。所以60分鐘的支撐區力道就會大於30分鐘1分鐘,因為聚集了60分鐘內所有人的多空交易共識,比1分鐘還來得更紮實。反之亦然,60分鐘的壓力區也會比1分鐘的壓力區更難突破。
- 那交易機會在哪裡呢? 就是找慣性以外的異常行為! 在盤中時,5分鐘的交易量卻遠遠大於60分鐘,1分鐘的交易量卻遠遠大於30分鐘,代表裡面必定有大的力量介入!
- 找出異常點也就是先找出多空分歧點,不一定當下就知道是多方、還是空方,但是你已經發現「異常價位」了! 也就是支撐、壓力位置,通常「支撐相對壓力容易被發現」。
第三點 k線的「成交量分布」
- 成交量代表著K棒的厚度,也是顯示支撐、壓力的好指標,但還要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會更容易發現結構中「力道分佈」。
- 舉個例子:兩根同樣是1分鐘K棒,成交量都是1500張,其中一個K棒成交量平均分配在5個價位;另一個K棒1400在1個價位,其餘4個價位都是25張。哪根K棒更有意義呢?
- 這就是分佈上的「紮實程度」,因為平均分佈大多都是一般散戶共同組成的,因為可以買的張數相對較小;可以在同一個價位大量買入必定不是一般人,而是「有資金實力的群體」。
- 所以從微觀的細節上,你就更可以進一步的發現,異常價位中方向可能是在哪一邊,若再搭配其他指標就會更精準。
延伸閱讀: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