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微小改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沒有什麼事是徒勞無功的

我們都會有一些不想去處理,也沒這麼緊急的雜事,但往往堆積久了就忘了,累積久了就變棘手的要事,處理起來更費心費力,久而久之也變成惡性循環,每天的微小改變,是我對原子習慣這本書結語,也是我重新開始寫部落格的原因之一,有些事在做的當下可能並沒有任何實質收穫,看起來好像白費力氣,但其實並沒有徒勞無功的事,只是站在什麼角度去審視這件事,就像我寫了部落格可能沒有任何人看,但其實在寫下文字的當下,我已經將這些知識再次的整理內化。

發現問題才有辦法改善問題

原子習慣這本書的主軸圍繞在 提示-渴望-回應-獎賞,這樣可能有點不知道在說什麼,但白話一點的意思就是 發現問題-想要改善問題-執行方案-獲得獎賞,聽起來非常容易,但其實要完全貫徹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因為最困難的是"發現問題",如果無法發現問題,就沒有後面一連串的行為,或者是發現了問題,但出於惰性而不去改善,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一件事,畢竟人的天性就是挑簡單的事情做,所以原子習慣這本書還有教導一系列如何降低執行困難的方法。

降低執行困難

比如說我是一個不太喜歡讀書,但又覺得讀書很重要的人,可是又懶得出門買書,有空的時候也只想耍廢玩遊戲,所以這邊的問題是:1. 我覺得出門買書很麻煩 2. 有空的時候也不想看書,發現了這兩個問題,我馬上就想到改善的方法,針對買書麻煩的問題,我可以下載電子書APP,並且把它移動到最顯眼的位置,讓我打開手機的時候就提醒自己要看書,針對空閒時不想讀書的問題,我可以把讀書這個行為與睡覺前划手機這個行為綁定,把滑社群軟體的時間改為看書,不限閱讀頁數,只要有看一頁,我就認定今天的目標達成,降低執行行為的困難,會讓人更不需要打起精神的去做這件事,就像呼吸一樣簡單,而我從來也沒有看書只看一頁書過,往往都是越看越起勁,不知不覺就好幾個章節過去了,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創業的人閱讀,相同的邏輯換個角度便可以思考如何應用在商業上,像是如何降低顧客購買/諮詢服務的困難,就可以增加訂單的轉換率等等。

每天的微小改變

不管是不是創業的人都難免會自我懷疑,有時候目標太遠大反而會讓自己更容易陷入焦慮,看完這本書可以重新檢視現在建立的生活習慣/商業模式,有沒有哪裡可以修正,除了遠大的目標,也要開始把每一步走的踏實,朝你想要的方向前進,即便每一步都非常的微小。


蝦皮逛逛 https://shopee.tw/ice830922

官網逛逛 https://www.lidowcoffee.com/

粒豆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dowcoffe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粒豆阿杰的沙龍
8會員
10內容數
粒豆阿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6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2022/05/26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2022/04/01
我們都知道咖啡豆判斷焙度的方法是顏色,最準確的方式是使用紅外線檢測儀,或者以Agtron艾格狀數值最為人知,越淺焙的咖啡數值越高,越深焙的咖啡數值越低,SCA國際精品咖啡協會有針對焙度規範對應的數值,但是這個方式只能烘焙完做檢測,那在烘焙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輔助判別?
Thumbnail
2022/04/01
我們都知道咖啡豆判斷焙度的方法是顏色,最準確的方式是使用紅外線檢測儀,或者以Agtron艾格狀數值最為人知,越淺焙的咖啡數值越高,越深焙的咖啡數值越低,SCA國際精品咖啡協會有針對焙度規範對應的數值,但是這個方式只能烘焙完做檢測,那在烘焙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輔助判別?
Thumbnail
2022/03/18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常邊吃東西邊看電視、划手機,好像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吃,沒有去細細品嘗口中的食物,其實食物的風味比你想的還要豐富,有時候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特別的風味,光是水果就品嘗不完,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水果行走一遭,店裡的每種蘋果都各買一個交叉比較一起吃,就會發現每種蘋果所謂的蘋果香氣
Thumbnail
2022/03/18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常邊吃東西邊看電視、划手機,好像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吃,沒有去細細品嘗口中的食物,其實食物的風味比你想的還要豐富,有時候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特別的風味,光是水果就品嘗不完,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水果行走一遭,店裡的每種蘋果都各買一個交叉比較一起吃,就會發現每種蘋果所謂的蘋果香氣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