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豆過程中判斷焙度的幾個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都知道咖啡豆判斷焙度的方法是顏色,最準確的方式是使用紅外線檢測儀,或者以Agtron艾格狀數值最為人知,越淺焙的咖啡數值越高,越深焙的咖啡數值越低,SCA國際精品咖啡協會有針對焙度規範對應的數值,但是這個方式只能烘焙完做檢測,那在烘焙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輔助判別(實際焙度還是以艾格狀數值為主)焙度,幫助品質穩定呢?

時間

有些人會用一爆開始後加幾分鐘來輔助判斷焙度,比如說加一分半就是淺中焙,加兩分鐘就是中焙,這樣子的方式也可以,但是前提是建立在你已經有固定的烘焙節奏,且你已經得知這樣子的作法,可以讓咖啡豆焙度落在準確的數值範圍內,在我的經驗裡,這樣子的作法容易受一爆前時間的長短影響準確性,比如說一爆前經過的時間是十分鐘,一爆後一分半下豆,這樣是淺中焙,但是如果我一爆前經過的時間是八分鐘,同樣一爆後一分半下豆,這樣卻會是淺焙,因此這個方式在我理解下面的資訊之後,是完全不使用的。

溫度

這個方式和時間的概念相同,也就是一爆後加幾度來判斷焙度,比如說+7度會是中淺焙+15度會是中焙,這樣的穩定性會比時間來的高,原因是咖啡有一些化學作用只會在特定溫度下進行,同樣會受到一爆前的時間長短影響,只是影響程度較小,這篇文章介紹的方式都只能用來輔助判別,重點還是要發展個人的烘焙節奏,穩定之後搭配這幾個方法才能達到效果,如果是真的有心想要玩烘豆,還是買一個檢測儀吧,否則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烘的咖啡是什麼焙。

感官

我們都知道焙度是用顏色區分,所以用眼睛看當然也可以輔助判別,這個方式不準確的地方可能會是光源的問題,烘豆機擺在有陽光的空間、室內燈源,這些都是會隨著白天、晚上改變而有所些微差別,好在大部分的烘豆機取豆勺上都有照明燈,如果烘豆機本身沒有附,需要另外加裝的話,請安裝白光,千萬不要覺得黃光比較有氣氛,因為黃光會嚴重影響視覺判別。

另一個感官方式是嗅覺,最早期開始烘豆時我曾經有段時間使用過這樣的方式判斷焙度,只要建立起幾個判別點其實準確度還蠻高的,比如說中淺焙的咖啡取樣時會有強烈的酸味;酸味減弱至幾乎沒有時是淺中焙、開始有點煙燻味是中深焙,最困難的我覺得是中焙,沒有一個明確的判斷點,嗅覺方式困難的點在於,需要聞得夠多,能夠分辨出什麼味道是豆子本身的味道,什麼是因為焙度而產生的味道,但後來因為較容易受氣候、個人因素(過敏、感冒等)影響,所以後來聞豆子只是為了判別最佳風味,判斷焙度還是以上述的一爆後加幾度溫度作為輔助。

蝦皮逛逛 https://shopee.tw/ice830922

官網逛逛 https://www.lidowcoffee.com/

粒豆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dowcoffee/

粒豆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0RTTs65bRy9C6jbrbSAlQ/video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粒豆阿杰的沙龍
8會員
10內容數
粒豆阿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6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2022/05/26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2022/03/18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常邊吃東西邊看電視、划手機,好像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吃,沒有去細細品嘗口中的食物,其實食物的風味比你想的還要豐富,有時候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特別的風味,光是水果就品嘗不完,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水果行走一遭,店裡的每種蘋果都各買一個交叉比較一起吃,就會發現每種蘋果所謂的蘋果香氣
Thumbnail
2022/03/18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常邊吃東西邊看電視、划手機,好像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吃,沒有去細細品嘗口中的食物,其實食物的風味比你想的還要豐富,有時候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特別的風味,光是水果就品嘗不完,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水果行走一遭,店裡的每種蘋果都各買一個交叉比較一起吃,就會發現每種蘋果所謂的蘋果香氣
Thumbnail
2022/03/15
我們都知道烘豆的過程中分為好幾個階段,其中最容易產生誤解的兩個階段便是脫水期及風味發展期,誤以為在烘豆中這兩個階段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分別代表著影響咖啡豆脫水及風味發展,不能說是錯誤,但有必要進一步解釋。 脫水期 發展期
Thumbnail
2022/03/15
我們都知道烘豆的過程中分為好幾個階段,其中最容易產生誤解的兩個階段便是脫水期及風味發展期,誤以為在烘豆中這兩個階段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分別代表著影響咖啡豆脫水及風味發展,不能說是錯誤,但有必要進一步解釋。 脫水期 發展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提到咖啡,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風味獨特、讓人心神振奮的飲料。但你知道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會如何影響咖啡的風味嗎?最直觀的方式是透過咖啡豆的外觀來判斷焙度。從淺到深,咖啡豆的色澤會逐漸從淺茶色轉為深棕色。
Thumbnail
提到咖啡,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風味獨特、讓人心神振奮的飲料。但你知道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會如何影響咖啡的風味嗎?最直觀的方式是透過咖啡豆的外觀來判斷焙度。從淺到深,咖啡豆的色澤會逐漸從淺茶色轉為深棕色。
Thumbnail
咖啡烘焙度的分類,也算是老生常談。不過烘豆師今天還是要來寫一下,並加上一些個人再分類上的想法。咖啡的烘焙度在咖啡業界中,並沒有統一而明確的定義,烘豆師與消費者間,都必須相互溝通。 不過無論如何,較淺烘焙的烘焙會比較酸,烘深酸質會大幅度降低,甚至會苦,是一個不變的道理。
Thumbnail
咖啡烘焙度的分類,也算是老生常談。不過烘豆師今天還是要來寫一下,並加上一些個人再分類上的想法。咖啡的烘焙度在咖啡業界中,並沒有統一而明確的定義,烘豆師與消費者間,都必須相互溝通。 不過無論如何,較淺烘焙的烘焙會比較酸,烘深酸質會大幅度降低,甚至會苦,是一個不變的道理。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學烘焙咖啡豆,是不是準備好要打開烘焙機了呢? 且慢! 烘豆的過程比你想像的更簡單,要烘出好喝的咖啡也比你想像的更困難。如果你曾經烘焙過咖啡,覺得喝到的風味並不理想,先不要急著點火暖機。先來看看下面幾件事情,你懂得多少。在烘焙之前,你必須先知道:我們是烘豆師,不是魔術師.....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學烘焙咖啡豆,是不是準備好要打開烘焙機了呢? 且慢! 烘豆的過程比你想像的更簡單,要烘出好喝的咖啡也比你想像的更困難。如果你曾經烘焙過咖啡,覺得喝到的風味並不理想,先不要急著點火暖機。先來看看下面幾件事情,你懂得多少。在烘焙之前,你必須先知道:我們是烘豆師,不是魔術師.....
Thumbnail
關於咖啡烘焙度裡的哈姆雷特(溝通咖啡烘焙度時常見的誤區) 咖啡是沖泡業經烘焙的咖啡豆所製成的飲品。烘焙的過程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會大幅度地改變咖啡的風味。 不同的烘焙狀態,呈現出來風味也各不相同。 可若實際購買時,大概會發生諸多疑惑。怎麼每一家店的烘豆師所說烘焙度並不相同。
Thumbnail
關於咖啡烘焙度裡的哈姆雷特(溝通咖啡烘焙度時常見的誤區) 咖啡是沖泡業經烘焙的咖啡豆所製成的飲品。烘焙的過程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會大幅度地改變咖啡的風味。 不同的烘焙狀態,呈現出來風味也各不相同。 可若實際購買時,大概會發生諸多疑惑。怎麼每一家店的烘豆師所說烘焙度並不相同。
Thumbnail
秒懂日本烘焙8階段英日中文對照! 『在日本怎麼看烘焙程度挑豆』 『怎麼挑選喜歡的咖啡豆』 以「烘焙度」作為挑選的第一基準,了解咖啡烘焙度後,就更容易挑選到自己喜歡的咖啡,當然還是要參考處理法、國家、豆種等,才會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咖啡。
Thumbnail
秒懂日本烘焙8階段英日中文對照! 『在日本怎麼看烘焙程度挑豆』 『怎麼挑選喜歡的咖啡豆』 以「烘焙度」作為挑選的第一基準,了解咖啡烘焙度後,就更容易挑選到自己喜歡的咖啡,當然還是要參考處理法、國家、豆種等,才會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咖啡。
Thumbnail
上一篇談到從咖啡櫻桃到生豆的奮鬥史,接下來當然要將生豆經過烘焙、磨粉,才能沖泡出一杯可口的咖啡。一般而言,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生豆占60%,烘焙占30%,沖泡占10%,好的烘焙可以將生豆的個性發揮到最大極致,而掩蓋了其缺陷味道的出現。這部分的心歷路程,請閱讀下面的報導。 要將生豆烘焙有各式的方法
Thumbnail
上一篇談到從咖啡櫻桃到生豆的奮鬥史,接下來當然要將生豆經過烘焙、磨粉,才能沖泡出一杯可口的咖啡。一般而言,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生豆占60%,烘焙占30%,沖泡占10%,好的烘焙可以將生豆的個性發揮到最大極致,而掩蓋了其缺陷味道的出現。這部分的心歷路程,請閱讀下面的報導。 要將生豆烘焙有各式的方法
Thumbnail
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中,生豆佔60%,烘焙佔30%,萃取佔10%,好的烘焙可以將生豆的個性發揮到極致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缺陷味道的出現,反之不當的烘焙則會完全毀掉好的豆子。 因此,歐美咖啡業界就對咖啡烘焙度加以界定。 Agtron 10 級 咖啡烘焙度色卡 AGTRON艾格壯咖啡烘焙度分析儀 生鹹味。
Thumbnail
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中,生豆佔60%,烘焙佔30%,萃取佔10%,好的烘焙可以將生豆的個性發揮到極致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缺陷味道的出現,反之不當的烘焙則會完全毀掉好的豆子。 因此,歐美咖啡業界就對咖啡烘焙度加以界定。 Agtron 10 級 咖啡烘焙度色卡 AGTRON艾格壯咖啡烘焙度分析儀 生鹹味。
Thumbnail
前幾天整理了這四年來的咖啡烘烤記錄,雖然登記有案的紀錄只有將近300擊(鍋),這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成就,但烘焙現場從過去的手忙腳亂+烏煙瘴氣,一直到現在比較能安穩的預測烘焙走向,也算是一種小小的自我成長階段了吧?這篇僅是統整300鍋之後的一些記錄參考,非專業,僅供同好們交流。
Thumbnail
前幾天整理了這四年來的咖啡烘烤記錄,雖然登記有案的紀錄只有將近300擊(鍋),這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成就,但烘焙現場從過去的手忙腳亂+烏煙瘴氣,一直到現在比較能安穩的預測烘焙走向,也算是一種小小的自我成長階段了吧?這篇僅是統整300鍋之後的一些記錄參考,非專業,僅供同好們交流。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咖啡豆判斷焙度的方法是顏色,最準確的方式是使用紅外線檢測儀,或者以Agtron艾格狀數值最為人知,越淺焙的咖啡數值越高,越深焙的咖啡數值越低,SCA國際精品咖啡協會有針對焙度規範對應的數值,但是這個方式只能烘焙完做檢測,那在烘焙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輔助判別?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咖啡豆判斷焙度的方法是顏色,最準確的方式是使用紅外線檢測儀,或者以Agtron艾格狀數值最為人知,越淺焙的咖啡數值越高,越深焙的咖啡數值越低,SCA國際精品咖啡協會有針對焙度規範對應的數值,但是這個方式只能烘焙完做檢測,那在烘焙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輔助判別?
Thumbnail
咖啡的烘焙度 烘焙咖啡的過程中,對於何時該下豆,每個烘豆師都有自己的看法,然而對於何時下豆的描述或是烘焙度的描述,則是烘焙者溝通飲用者的一種有效方式。 語言的作用是形成讓雙方可以溝通的平台,烘焙度的表示則基於烘焙者要表達該批烘焙咖啡豆的烘焙狀態而提出。 當然,這就要討論到烘焙度的描述基礎了,烘焙度的
Thumbnail
咖啡的烘焙度 烘焙咖啡的過程中,對於何時該下豆,每個烘豆師都有自己的看法,然而對於何時下豆的描述或是烘焙度的描述,則是烘焙者溝通飲用者的一種有效方式。 語言的作用是形成讓雙方可以溝通的平台,烘焙度的表示則基於烘焙者要表達該批烘焙咖啡豆的烘焙狀態而提出。 當然,這就要討論到烘焙度的描述基礎了,烘焙度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