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豆阿杰-avatar-img

粒豆阿杰

8 位追蹤者
粒豆咖啡專賣烘豆師兼打雜,除了咖啡日常還沒想到要寫些什麼其它的。方格子不定期更新(如果時間允許寫作的話🤣)YOUTUBE每週更新(如果剪輯師剪得順的話🤣)
avatar-img
8會員
10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咖啡豆判斷焙度的方法是顏色,最準確的方式是使用紅外線檢測儀,或者以Agtron艾格狀數值最為人知,越淺焙的咖啡數值越高,越深焙的咖啡數值越低,SCA國際精品咖啡協會有針對焙度規範對應的數值,但是這個方式只能烘焙完做檢測,那在烘焙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輔助判別?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常邊吃東西邊看電視、划手機,好像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吃,沒有去細細品嘗口中的食物,其實食物的風味比你想的還要豐富,有時候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特別的風味,光是水果就品嘗不完,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水果行走一遭,店裡的每種蘋果都各買一個交叉比較一起吃,就會發現每種蘋果所謂的蘋果香氣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烘豆的過程中分為好幾個階段,其中最容易產生誤解的兩個階段便是脫水期及風味發展期,誤以為在烘豆中這兩個階段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分別代表著影響咖啡豆脫水及風味發展,不能說是錯誤,但有必要進一步解釋。 脫水期 發展期
Thumbnail
我個人的心得是,多喝多想,不管是喝別人的還是喝自己的,調整上要相信自己的味嗅覺,因為每個人所使用的設備都有所不同,所以千萬不要去抄別人的參數,可以參考,但對咖啡要有自己的喜好及想法。
Thumbnail
不管是不是創業的人都難免會自我懷疑,有時候目標太遠大反而會讓自己更容易陷入焦慮,看完這本書可以重新檢視現在建立的生活習慣/商業模式,有沒有哪裡可以修正,除了遠大的目標,也要開始把每一步走的踏實,朝你想要的方向前進,即便每一步都非常的微小。
Thumbnail
品質的好壞不是單不單品,而是素材的選用,在新潮流咖啡下,如果說單品豆是探索咖啡的風土特色,那綜合豆就是烘焙師對風味組合的想像與結果。
Thumbnail
1. 味覺 許多人會把味覺和嗅覺搞混,味覺負責的是酸、甜、苦、鮮、鹹這五件事,拆解味嗅覺可以用簡單的捏鼻子喝咖啡來達成,當你捏著鼻子喝咖啡,不會感受到任何風味(香氣)更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味覺上。 2. 嗅覺
Thumbnail
若只是比較單一杯咖啡,磨豆機影響的風味層面會比咖啡機來得重要許多,但這個前提還是要考量到店內客座數以及咖啡師的出杯熟練度,才不會買了雙孔咖啡機卻沒有發揮最大效益。
Thumbnail
濃縮咖啡萃取在咖啡機上的重點在於1. 溫度及保溫性2. 壓力,溫度的穩定度取決於鍋爐的加熱方式、大小及有無保溫棉,壓力則是幫浦形式。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