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當年文青必推歌手

    其實以前(應該說好多年前,至於多久…嘿嘿)並沒有所謂「文青」這名頭。但是江山代有新人出,以前的文青到底和現在的文青不同。
    1990年的文青,集結成就了「野百合運動」,推動台灣民主改革;2000年後的文青,還會帶上幾本書;2010的文青還搞出了「太陽花」,太陽花之後不少文青趁熱成了政客。
    近些年,「文青風」成了許多新創業店面的形容詞,文青不再是有內涵的代名詞,而成為一種風格的形容詞。
    但有件事,文青們絕不會放過,就是聽音樂,而且要聽的是和一般人不同的音樂。1990年代,文青聽的是羅大佑,是巴布狄倫,2010年後的文青,大多傾向後搖滾。那麼2000左右的文青呢? 這位歌手肯定是當時文青必推的,她便是來自冰島的Bjork/碧玉。
    生於1965年,首都雷克雅維克,從小學習鋼琴,11歲那年她的老師將她所錄製的Demo送到冰島唯一一家電台播放,很快就吸引了唱片公司注意,1977年推出首張同名專輯。
    14歲便開始組建樂團,受到龐克音樂影響,除了龐克音樂,也玩融合爵士。後來組了一個樂團名叫方糖,單曲成為英美兩地的熱門歌曲,這也是冰島樂團首次達成的成就。
    1993年方糖解散,碧玉推出專輯〈Debut〉,這張專輯當年被NME雜誌評為年度最佳專輯,在美國達成白金銷量。這張專輯曲風多元,有舞曲、百老匯、爵士、甚至連寶萊塢弦樂都用上,更佐以一些少被運用的樂器,碧玉獨特的唱腔,聽來有些漫不經心,時而呢喃時而嘶吼,音樂聽來偶有實驗性電子樂氛圍,也有著某種不協調,這樣的特性很多聽慣流行音樂的不太願意接受,但碧玉卻能從這樣另類的樂風中站上流行領域,還引得許多樂迷死忠支持。
    1995年為Madonna寫了單曲〈Bedtime Story〉,虛幻飄渺的奇特電子樂風,成為Madonna當時最為突出的單曲。同年,碧玉也推出新專輯〈Post〉,專輯的音樂更加偏向電子音樂,還加上工業噪音元素,這張專輯大大推漲了碧玉聲勢,至今這張專輯還被滾石音樂雜誌評為「500張偉大專輯」之一。
    碧玉善用影像視覺來推銷音樂,MV非常別出心裁,之後1997年的〈Homogenic〉,更具實驗性,造型上也更加奇特豐富,把冰島的景致融入在音樂中,是真的採集好些冰島自然景觀中的聲音,成為一張獨立概念完整的專輯。除了音樂,她在電影也頗有斬獲。
    至2017年,碧玉共有十張錄音室專輯,她也率先成立數位藝術創作平台,集結不少創意藝術人士,在音樂和視覺方面成為數位先驅,而她也相當關注環保與少數民族獨立議題,為了抗議冰島過度開發興建水庫,還舉行令人矚目的抗議演唱會,雖然她的音樂風格特立獨行,服裝造型亦是,但政治態度卻非常明確。這樣一位奇女子,深具創意和啟發性,音樂形成一個縝密、神秘又迷離的音樂世界,難怪成為當年文青必推歌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