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聖誕節,我從 Coinbase 買了人生第一筆 ETH。從 Coinbase 把 ETH 轉到 Metamask 錢包的過程令人擔心又興奮,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去中心化金融對世界帶來的巨大改變。因為不再需要相信任何人,我們可以恣意的探索沒有拘束的交易方式。也因為沒有人能依賴,我們被迫不斷學習,戰戰兢兢的面對充滿未知的將來。
掉入 Web3.0 以來,我一直嘗試著透過 NFT 探索這個世界。曾經自詡為藏家,卻因為不滿項目方的不作為,而賣了手中的稀有品退場。後來因為沉迷區塊鏈技術,而當了一陣子的科學家試圖和項目方鬥智。花了超過三百個小時探索後,終於讓我找到了可以駐足的新世界 — Elysium Shell 極樂世界。
真正從社群出發的項目
Elysium 是由一群愛好 NFT/ Web3.0 的台灣藝術家組成,最初的目的是共同討論 NFT,以及以 DAO 的形式參與金額較高的 NFT 項目。其中一個社群集資購買的項目就是一直到現在還在進行的 Pak Merge。不意外的,僅僅一個 DAO 無法壓抑住這些藝術家的天分,Elysium Shell NFT 項目就此誕生。
Elysium 核心團隊沒有明星或是所謂的 NFT 圈大佬,有的是一群硬核的 3D 藝術家、智能合約工程師以及創業者。從伺服器 4000 人加入到現在 14000 人,我親眼見證了一個項目如何不靠名人帶貨,只靠著藝術作品和穩固的社群經營就建立起了共識。從社群起家的項目相較依靠名人光環的項目會更健康一些,社群的共識也能進一步推動項目的發展,產生正循環的效果。
目前白名單的發派大多數由社群內的挑戰活動產生,挑戰的內容包含 fan art、音樂、料理、迷因、故事創作等等。群組內充滿不同領域的創作者。管理這些活動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我曾在社群內開玩笑說「沒看過一個項目只有項目方自己在肝的」。值得一提的是,不需要肝的項目卻能有如此令人滿意的社群參與度,我想這足以證明 Elysium Shell 的第一步已經踩穩,令人期待接下來的發展。
(註:肝一詞是由英文 Grind 音譯而來,在 NFT 圈意指花費大量時間參與沒意義的社群聊天,以換取白名單資格)
遊戲化 (Gamification) 是帶領 Elysium Shell 走向 Product-Market Fit 的關鍵
著名的 a16z 創投 a.k.a. Web3.0 超級傳教士曾經發布過一篇
關於 DAO 的總整理 。在
創造加密貨幣應用實戰手冊 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 Web3.0 創業的三大成功關鍵:Product-Market Fit、社群參與以及適度的去中心化經營。社群參與在前文已提及,是最重要且 Elysium 已經踩穩的第一步。
Product-Market Fit 可以簡單定義為「產品已經符合市場的需求」,這邊說的符合市場需求,不代表這已經是一個成功的產品。對於新創團隊來說,一個產品如果沒有未來性或是變現能力,再多人用也是枉然。不過 Product-Market Fit 絕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我個人甚至認為這是創業從零到一中最重要的一步。若想了解更多 Product-Market Fit 的細節,我在
這集 Podcast 有分享過。
Elysium Shell 在本週釋出了路線圖,其中令我最期待的部分就是盲盒搭配角色可以升級 Gen2 角色的設定。我們不難看出這個設計有受到 CloneX 和 Pak 的影響,而我認為遊戲化的設定能真正帶領 Elysium Shell 走向 Product-Market Fit。先滿足市場的渴望,再透過市場對項目的支持來完成項目的最終理想 — 作為一個藝術家的作品發射平台。從創業的角度來看,這個策略能成就我們最期望看到的雙贏局面。
Elysium Shell 會如何打造創作者的烏托邦?
從路線圖我們可以看出,Elysium 的最終目標在成為一個屬於創作者的平台。打造平台並不容易,但若已有了社群基礎,也許能透過 DAO 去中心化治理的方式讓平台自由的發展成適合市場的樣子。
烏托邦本意為理想世界。一個中心化的世界並無法真正達成完美的理想世界,因為每一個個體對於理想的定義都不相同。Web3.0 的世界是否能讓我們離烏托邦更進一步?亦或是我們在發展相關應用的過程中才真正了解到烏托邦一詞有多麼可笑?我個人很期待了解 Elysium 團隊計畫如何打造這個創作者平台,也許我們會在本週六的 AMA 中獲得更多資訊。
小結
我寫文章的本意其實是抒發一些無法大聲嚷嚷的牢騷。但 Elysium Shell 是個令人太期待的項目,這可能讓我無法以非常客觀的角度評斷。總而言之還是那一句,多做功課才能無所畏懼的在 NFT 世界探索。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