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虛擬、現實與憤怒爆發的那條線!——《該死的阿修羅》
付費限定

虛擬、現實與憤怒爆發的那條線!——《該死的阿修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回看到有人「ㄉㄧㄤ」一下大數據這鬼東西,就讓我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揚。有些人沒那麼敏銳的感受到自己被「數據」限制著生活,但那些過分敏銳在任何數字上變化的人,有些被數字牽著走,而有些對數據則有極大的憤怒。

以隨機殺人/傷人為主題的故事情節出發,《該死的阿修羅》像是想要抽絲剝繭的從任何細節找出「為什麼一個人好端端的要去做這件事」的理由,而在電影中不斷以「如果當時我有OO或不XX,後來的結果是不是就不會⋯⋯」來假設主角們的人生。就像演算法、大數據的邏輯推斷一樣,好像只要演算出所有的數據 ,所有的爛事都不會發生,每個人都可以穩妥妥地站在被安排好的框框中,成為更好的、數據演算出的人。

劇本用大部分人都曾經被父母期待的要求有個好成績,安排了一場對數字限制下的控訴:「我這樣要求你、安排你的人生都是為你好/大數據演算出來的就是最好的TA(Target Audience 目標受眾)」實在是萬分的嘲諷。

我們都痛恨教育體制中的數字至上,卻臣服於網路世界中所有的數據表現,任其左右我們所有接收訊息的方式,也讓數據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交友、互動模式。

而從一出生就活在虛擬世界的青年們,不論是在漫畫中或是遊戲裡,都以「看不見邊界」的方式,模糊著虛構與真實的區隔,那些武刀弄槍在虛擬世界裡無傷無害,到了現實世界裡成為了致人於死的犯罪行為。

前兩個篇章:《憤怒的零》《該死的阿修羅》,從現實走進虛構的漫畫,再從虛擬轉回現實;詹文從現實逃進阿興的漫畫,琳琳從直播主阿盛封后的虛擬世界中走進母親離不開酒精的現實,而Vita從營造虛擬世界的工作裡真正走進阿盛在遊戲中呼風喚雨的王國,誰都沒有辦法脫離這個虛虛實實一直轉換的生活情境,也揭開這個世代每個人看似擁有相對多的訊息、交友,及暢行無阻的溝通假象。

而那場阿興製造一場槍決直播,來逼迫隨機殺人的詹文說出真正的動機,在在突顯了遊戲與真實的距離,以及更用力的嘲諷著所有在網路前像中邪一樣觀看任何一種直播,在網路世界呼喊同溫的信眾:你怎麼相信所有你看見的,但你根本也沒看見的事,都是真的?

最後「奈何橋」,像遊戲般一樣,給了故事一個reset重來的機會,在那些憤怒的瞬間,有了暫時喘息的機會,讓主角的命運在蝴蝶效應裡建立了新的軌跡。

唯一沒有變的是:現實生活上無法控制的憤怒,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結果。而控制憤怒就像在現實與虛擬之間,可能僅是那個登入或登出的動作,一鍵之間那道看不見的界線。

至於要討論「隨機殺人/傷人」與被害者的原諒與否,這個問題實在太大,但就像加害者詹文說的:「道歉能做什麼呢?」最後還是回到了那個造句:「如果當時我有OO或不XX,後來的結果是不是就不會⋯⋯」那麼,在那個後來之前,我們還能做哪些「如果」呢?而我想,這永遠不是數據說了算,就像早期電影《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永遠無法精準掌控犯眾者的行為。

《該死的阿修羅》Goddamned ASURA/2021
導演:樓一安
編劇:樓一安、陳芯宜
主演:黃聖球、莫子儀、黃姵嘉、潘綱大、王渝萱、賴澔哲、張詩盈

圖:《該死的阿修羅》Facebook

後話:
樓一安的作品果然是我的菜。哈哈哈!雖然這部後來轉了幾個層次看來有點雜亂就是了。

又,抱怨一下高雄的場次好差,但我還是在一般日的午後偷空去看。(有看到很知足,但還是想抱怨XD)

P.S
TA好好用中文寫,你的TA不是別人的TA啊!在你說TA前,最好搞清楚你的TA所說的TA是什麼,不然沒有人知道你在講什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3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電視.電影.聽音樂.閱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6.3K會員
881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在說這部電影是我2022冠軍,可能太早,但它肯定是我今年看過最趣味最好笑最幽默的電影,特別是在英雄片和拯救世界(其實是戰爭片)的故事遍布的當下!
也許消失的不是電影院,而是人們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如果後疫情時代,再也回不去疫情之前的世界,希望剩下的電影院,不要太快的消失,期望新科技能替電影帶來更多的觀影可能!
上一場大型的、對抗執政者的抗爭在台灣已經是八年前的事,在228這個紀念日裡,不忘每一次我們站上街頭,都是為了一次又一次提醒當權者那些歷史裡的血淚斑斑,也要記得自由民主都不是憑空得來的!
除了看電影外,我幾乎不太出門(娛樂)了。十月中終於回到電影院,感覺格外喜悅。但仍然沒有動力往台北金馬影展跑,也就少了金馬影展的觀片場次,錯過了《時代革命》覺得頗可惜,希望可以盡快上院線或OTT平台。
女孩的彆扭即是那個自己,被遺忘的、被忽略的、被規定束縛的、被教養所規範的⋯⋯好像在不同的年歲都有不同的限制想要框住自己,最典型的關係就是母女之間的糾結。每個女孩(包括甩不掉這些彆扭的女人們)心裡都有像芳儀一樣的美國女孩,差別只在於,能否有一天突然明白不要再跟自己較勁下去,就能解開心裡無法鬆開的緊繃。
等了這麼久,當陳柏霖再也不是李大仁那樣的暖男,依然是帥氣迷人且讓人驚豔不已。
現在說這部電影是我2022冠軍,可能太早,但它肯定是我今年看過最趣味最好笑最幽默的電影,特別是在英雄片和拯救世界(其實是戰爭片)的故事遍布的當下!
也許消失的不是電影院,而是人們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如果後疫情時代,再也回不去疫情之前的世界,希望剩下的電影院,不要太快的消失,期望新科技能替電影帶來更多的觀影可能!
上一場大型的、對抗執政者的抗爭在台灣已經是八年前的事,在228這個紀念日裡,不忘每一次我們站上街頭,都是為了一次又一次提醒當權者那些歷史裡的血淚斑斑,也要記得自由民主都不是憑空得來的!
除了看電影外,我幾乎不太出門(娛樂)了。十月中終於回到電影院,感覺格外喜悅。但仍然沒有動力往台北金馬影展跑,也就少了金馬影展的觀片場次,錯過了《時代革命》覺得頗可惜,希望可以盡快上院線或OTT平台。
女孩的彆扭即是那個自己,被遺忘的、被忽略的、被規定束縛的、被教養所規範的⋯⋯好像在不同的年歲都有不同的限制想要框住自己,最典型的關係就是母女之間的糾結。每個女孩(包括甩不掉這些彆扭的女人們)心裡都有像芳儀一樣的美國女孩,差別只在於,能否有一天突然明白不要再跟自己較勁下去,就能解開心裡無法鬆開的緊繃。
等了這麼久,當陳柏霖再也不是李大仁那樣的暖男,依然是帥氣迷人且讓人驚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