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爆發疫情期間,有許多「手牽手」的版本問世,例如這個原住民大合唱版,眾歌手也為金曲獎發起一個WFH的版本,許多知名Youtuber也翻唱了「明天會更好」這首歌給大家打氣。新創的歌曲也是有的,但都不是在台灣,像是張學友周杰倫合作的「等風雨經過」、林俊傑與孫燕姿演唱「stay with you」、鄧紫棋的「平凡天使」、李榮浩「同根」,譚詠麟、鍾鎮濤的溫拿五虎「加油」,大陸明星齊唱「讓世界充滿愛」,這些歌的出現,不會到此為止。
1985年,當時台灣發生江南案、十信案、國信案,社會氣氛低迷,於是仿效「We Are The World」的群星共唱模式,邀請各家唱片公司的歌手們一起演唱,原本是加油打氣的歌曲,後來才定調為「反盜版」的公益訴求。
當說起「We Are The World」時,我們會提到昆西瓊斯或麥可傑克森,講到「明天會更好」時,我們會提到張艾嘉或是羅大佑,講到「歷史的傷口」會提到當時飛碟、滾石、可登、寶麗金四大唱片聯手,講到「手牽手」,我們會提到陶喆和王力宏的發起。。。回顧台灣這些「群星公益歌曲」,一方面表現台灣在社會議題的關切,另一方面彰顯的是唱片圈/公司動員的能力,但是到現在的2020年,關於前者,現在的年輕世代多半崇尚個人主義,對於這種群體主義的大拜拜式演唱,應該會嗤之以鼻吧!關於後者,現在台灣流行音樂圈許多歌手都各自為政,已經沒有所謂的「意見領袖」,別說是唱片公司大老,連個領頭的歌手巨星都在對岸寫歌唱歌上秀而缺席台灣,沒有人出來登高一呼,自然也就沒有這樣的歌曲問世。即使真的錄成了,光是歌手的肖像權及聲音的同意書就會搞死幕後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