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
關節炎也稱為骨
關節炎、骨性關節炎,「退化」一詞卻容易使人誤解只有銀髮族才會患病,或認為退化為不可逆性、無法治癒。事實上,每日過度使用特定關節的工作者或家庭主婦,皆有可能出現退化性
關節炎的,例如幫人洗頭的美髮業者、搬運重物的工人、長時間拿粉筆寫字的老師等。如果及早接受治療,能夠有效減緩症狀,老人家也能避免日後走到置換膝關節這一步。
退化性
關節炎有別於類風濕性
關節炎是因為先天自體免疫細胞異常攻擊關節引起發炎反應,退化性
關節炎除常見的
關節退化及先天遺傳之外,體重過重、反覆性動作的過度勞動等後天因素也是重要的危險因子,這些因素會使得關節囊中逐漸缺乏分泌滑液,導致軟骨過度磨擦而遭破壞、無法發揮保護作用,並演變成骨頭跟骨頭直接磨擦,產生疼痛、僵硬感與關節腫大,如果不及早治療,手部、足部最後可能造成關節發炎、關節變形,年長者則可能是膝部必須動手術置換人工關節等。
關節相關症狀:一開始會在關節處出現發炎反應,關節周遭可能會紅腫、疼痛,嚴重時關節的靈活度還會出現喪失而出現關節僵硬或關節沾黏,讓關節的動作產生侷限,嚴重或開始影響到日常的活動,就醫有時還可發現關節出現積水的問題。
而髖關節與膝關節則不僅先天性原因,還有年長而
關節退化因素,特別是體重過重者容易過度增加膝關節的壓力,導致關節囊內的滑液分泌減少、軟骨因潤滑不足而過度磨擦,終致耗損而無法保護兩側骨頭,骨頭直接磨擦、產生關節疼痛不適感。
- 骨刺:退化性關節炎往往是關節軟骨不正常的磨損,同時在修復的過程有時候會造成骨質意外的增生,增加骨刺的發生機率。
- 治療後產生的問題:因為服藥治療及手術治療出現併發症狀,例如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可能會出現感染、關節鬆動、關節脫位等狀況,目前手術感染的機率僅有1%。
- 先天家族基因、老化:這些比較屬於先天或者自然產生的問題,由於關節囊的老化或遺傳因素,使得原本應該分泌保護關節的滑液量逐漸下滑,連帶中間做為緩衝的軟骨也因為長久使用的摩擦損耗,最終演變成骨頭與骨頭間的直接摩擦,就容易引起發炎反應,導致關節炎的發生。
- 長時間反覆使用特定關節:這主要是後天因素,加速關節損耗的發生,通常與特定族群或特定習慣有關,例如運動員、長期搬運重物的搬運工等。
退化性
關節炎主要可以根據發生部位來加以分類,例如:發生在頸椎就稱為頸椎退化性
關節炎,發生在髖部就稱為髖部退化性
關節炎,發生在膝蓋就稱為膝蓋退化性
關節炎等。
- 控制體重、健康飲食:扣除先天性及家族遺傳因素,腰圍過大、體重過重的肥胖者容易發生髖關節、膝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由於身體體重的壓力過大,導致關節囊內的滑液變少、軟骨磨擦變多,磨擦過多導致軟骨逐漸損壞,使得周邊骨頭直接磨擦而產生疼痛感。
- 避免重複固定動作:手部及足部的退化性關節炎,則需要避免工作時一再重複固定姿勢的動作,或是增加休息的時間及次數,休息時給予患部適當的舒緩按摩。
- 規律的運動:運動可增加軟骨中關節潤滑液進入,更可以加強鍛鍊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或肌肉的組織。規律的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增進免疫力,促進心臟循環,增加身體的平衡性和柔軟度,是目前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最有效的方式。
- 適度補充營養補充品:隨著年紀可以適度補充保護關節的營養補充品,目前研究指出葡萄糖胺與玻尿酸鈉皆保健軟骨的功效,避免軟骨過度耗損,但仍要適度運動。並且營養補充品是否能夠吸收後有效進入關節內修復,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評估。
- 關節有長時間疼痛、腫脹與僵硬感。
- 關節可能會在氣溫驟降時,因軟骨調節不佳而產生行動不適感。
- 膝關節內側或髖關節腔X光片有明顯變窄,甚至關節邊緣出現骨刺。
- 服用止痛藥物:減緩疼痛感,並搭配物理治療與按摩,手部關節、足部關節、膝關節、髖關節都適用。此外注射玻尿酸也是其中一種治療方式。
- 物理治療:強調伸展肌肉、較為舒緩型的靜態熱身運動,特別是腳趾外翻、手部關節炎的病人,搭配止痛藥與按摩能降低發炎症狀。
- 膝關節鏡微創手術:較為先進的開刀技術,能有效降低手術傷口面積,術後復原速度快、住院日期較短,需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如果膝關節已經嚴重變形,只剩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一途。
- 膝關節、髖關節置換手術:開刀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氧化鋁陶瓷被視為目前較耐損的髖關節材質,膝關節則有高耐磨墊片、高彎曲度設計等種類,材質也有數種可供選擇,金屬如鈦合金、鋯合金、氧化鋯等。需經由專業醫師給予最適合病人生活型態的人工關節款式。
- 減重:針對體重過重、腰圍過大的髖關節膝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病人,需慢慢戒除高油脂、高糖分、高鹽分、高熱量的飲食模式,增加蔬果攝取量,讓體中恢復正常,減少關節不必要的負擔。
- 適度運動:別因為有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而忽略運動的重要性!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告一段落後,開始進行患部四周肌肉的適量運動,特別是膝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病人,游泳、健走都是不錯的休閒活動。
- 適度補充保健關節的營養補充品:目前研究指出葡萄糖胺與玻尿酸鈉皆會幫助重建損傷的軟骨,具有保健軟骨的效果,但仍要適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