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不喜歡你有情緒

職場不喜歡你有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聽到有孩子爆料,我媽媽在公司都很溫柔,對外面小朋友也都很溫柔,但回家和對我和爸爸就很兇,我爸爸媽媽都很兇,但媽媽比爸爸還兇。當時聽到這段爆料的我不禁噗哧一笑。我看過這位媽媽,還真的是很溫柔,對誰語調都很溫柔,好容易就被這外表給騙過去了。

只有越靠近的人,才越能看見真面目。

在工作場合,其實大家都不希望你有情緒,這是職場中的潛規則,畢竟情緒是會互相影響的,也可能會讓人不舒服的,所以很多人習慣壓抑情緒,也很多人習慣不表達情緒,但情緒還是會出現,否則就不會有人年末離職。

a朋友說:「只是大家都是在工作的狀態,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承擔調適的部分, 當同事一直有太多負面情緒,合作起來也是很不舒服很有壓力」其實我同意,因為那是他的情緒,我也曾經在一個工作環境裡,每天有一名同事就是一直散發負面情緒,我覺得每天去上班都會被卡在他的情緒漩渦裡,大家都是忍著,然後一段時間不是上班遲到(因為不想起床面對職場)就是漸漸離職,所以當情緒一直持續時,是會讓人痛苦的,但當情緒一直都不表達,卻又讓人覺得疏遠有距離。

我常想在助人者的工作場域,我們常常希望悲傷哀傷的人能表現情緒,畢竟哭不出來,我們會覺得他的情緒凍結了,無法順利暢通,但每天都哭泣的人,我們又希望他能不哭,畢竟每天都哭可能得了憂鬱症了,所以情緒若都不表達,是生病了,但情緒一直表達,也是生病了。

在當輔導老師的a朋友說:「情緒表現出來,要別人承接~也不是每個人都接的住的⋯其實⋯別人也沒有義務一定要承接啦,我們也是期待學生,不是一有情緒就表現出來,也是要判斷場合適不適合,要挑選適合的對象~ 要用適當表達的方式」,我想不論是在班級中或職場都是如此,你太常有情緒,人家會說你情緒化不好相處,但都沒有情緒,反而很容易被當成軟柿子可以任意踐踏,情緒的本質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當我們感受到生氣和不舒服,那我們開始會設立界線,當我們難受,而開始會和他人溝通或修正自己做出調整,情緒是很有意義的存在,因為它一直在保護著我們。

情緒的表達也是一門藝術,很多時候人們不喜歡表達情緒,因為只要一表現情緒,就有被傷害的風險,朋友a說:『表達不好, 別人可能會感受到的是責怪,或是感受到好像我一定要配合妳~才是對的~表達和自我調適,這真的是很大的藝術』,那該如何恰當的表達情緒呢?如何可以表達你的感受,卻又不會讓人覺得被責怪呢,我想可以用這樣的描述句:因為___(某件事或他人的某個行為)________讓我覺得____(情緒)________。盡量表達是採取對事不對人的方式。我也發現在情緒上表達很容易變成用情緒說話,例如:跟你分手的話,我活不下去,當用情緒說話的時候,很容易就變成了俗稱的情緒勒索,展現出情緒其實是想讓對方理解我們的感受,但並非強迫對方照我們的意思做,否則反而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大家都喜歡好情緒,討厭壞情緒,可是無論是好情緒和壞情緒,他們都是為了我們而生,很多時候我們有壓力才會產生情緒,學者Lazarus與Folkman提出因應壓力之二種型態,一個是問題焦點因應,係指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消除壓力源,如職場業務遇到困難,去進修或是和主管討論調整職務,另一個則是情緒焦點因應,係因無法改變環境與壓力源,只好改變自己的情緒,如寫作、畫畫、運動、旅行等等方式來改變心情。

當我們看見家族治療大師Satir所提倡的內在冰山,會發現原來在表面行為和情緒下,其實人們藏著一顆都受傷的心,是阿~如果沒有受傷,情緒又何須那樣強烈的保護著自己呢!相信大家多少有哭到累或生氣到累的經驗,畢竟有情緒出來,可是很耗能量的呢!當我有情緒時,我會寫作抒發,我畫畫,找人說說話,和適當的對象溝通,離開壓力源或調整職務,人非機器人,沒有人會毫無情緒,和情緒共處,往往能讓你更了解自己。





































avatar-img
小魯心理師的沙龍
35會員
11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魯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前的我真的很努力,還記得很久以前跟研究所同學聊,他對於我居然以家庭為主的生活感到驚訝,還記得還有同學說過我就像鴨子看似悠然自得的在水面上但底下的腳卻是使勁地踢,在學業或職涯上我真的是很努力的人,或許也因為過度努力,在某一段時間的我承受了許多壓力心裡生病了,那時候的自己真的很渴望擁有能被他人肯定的亮
今天早上又跟魯蛋拔河,跟魯蛋重複了數十次說:「吃餅餅」才可以再吃米餅,魯蛋奮力哭泣嗚嗚叫,卻怎麼樣也不願開口說出這三個字。在魯蛋一歲半時輩們紛紛說怎麼他還不會叫媽媽,魯蛋最早會叫的是爸爸,但很多時候覺得他會發音卻不開口,連他叫最喜歡的車車,就像是在講腹語,嘴巴不懂卻有聲音,當時帶去給醫院的小兒科醫生
每到要到新的一年時,就會開始思考起今年的自己。 今年我明顯地感覺到自己寫作的時間變少了,在社群網絡上發的也多是美食短文,較少深入的探索內心的文章,回想起今年的狀態,多處在忙、累、病的狀態裡。 這一年魯蛋兩歲,從我和臨托阿姨及公公婆婆輪流換崗一起帶,幸運抽中了公托,然後開始面對不斷更新病毒碼的日子
以前的我真的很努力,還記得很久以前跟研究所同學聊,他對於我居然以家庭為主的生活感到驚訝,還記得還有同學說過我就像鴨子看似悠然自得的在水面上但底下的腳卻是使勁地踢,在學業或職涯上我真的是很努力的人,或許也因為過度努力,在某一段時間的我承受了許多壓力心裡生病了,那時候的自己真的很渴望擁有能被他人肯定的亮
今天早上又跟魯蛋拔河,跟魯蛋重複了數十次說:「吃餅餅」才可以再吃米餅,魯蛋奮力哭泣嗚嗚叫,卻怎麼樣也不願開口說出這三個字。在魯蛋一歲半時輩們紛紛說怎麼他還不會叫媽媽,魯蛋最早會叫的是爸爸,但很多時候覺得他會發音卻不開口,連他叫最喜歡的車車,就像是在講腹語,嘴巴不懂卻有聲音,當時帶去給醫院的小兒科醫生
每到要到新的一年時,就會開始思考起今年的自己。 今年我明顯地感覺到自己寫作的時間變少了,在社群網絡上發的也多是美食短文,較少深入的探索內心的文章,回想起今年的狀態,多處在忙、累、病的狀態裡。 這一年魯蛋兩歲,從我和臨托阿姨及公公婆婆輪流換崗一起帶,幸運抽中了公托,然後開始面對不斷更新病毒碼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