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關係】一聲問候,悄悄搭起人脈橋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撰文|創辦人/賴建呈 口述
Photo by Vladislav Klapin on Unsplash
常聽人說「人脈就是錢脈」,只是初入社會,人生地不熟,如何擁有人脈?當然是落實於生活和工作之中。
以專案管理為例,每個環節都有相對應聯繫的窗口,一個專案時間可長可短,也許是三個月一季也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期間為了完成專案必然與對應的窗口頻於聯繫,然而專案終了,是否就此一拍兩瞪眼,老死不相往來?!
很多人也許真是如此,畢竟專案已經結束,手邊肯定還有新的專案需要執行,甚至不只一個,而是多個先後並進,根本忙得分身乏術,怎還有餘力再繼續好不容易結案的工作,況且對應的窗口也許跟自己一樣,也為另一個新專案疲於奔命,怎好意思再打擾人家?
這也不無可能,只是是否把「聯繫」這件事情想得太過慎重、複雜?!
Photo by Adem AY on Unsplash

小小「聯繫」引發後續效應無限

尤其現在通訊軟體如此尋常,也許無需像長輩圖般早晚或一日三餐的問候,但是每週一次(或不定時)偶發的心情分享難道不會令人倍感溫馨?
許是今天發生的某件事,讓你聯想起對方;可能是他曾說過的話或兩人共事期間曾討論過的趣聞等等,有時從食物切入更容易引起共鳴,觸動對方內心,「啊,今天意外吃到好吃的牛肉麵,超級Q彈,記得你超愛吃牛肉麵,要不要約個時間,我們一起去吃?」
甚至也可以把公司其他同事拉進來,「你知道嗎?我們公司今天聚餐,點了披薩。同事B大啖鳳梨火腿口味時,突然問起你最近忙些什麼?因為他還記得你上次曾納悶為何外國人都不愛鳳梨口味披薩,明明超好吃!」等等,然後順著話題,問起對方近況,噓寒問暖一番,是否「聯繫」得不著痕跡,甚至創造再次碰面的機會?
除此之外,也能乘機帶入自己手邊正在進行的專案(工作),與哪些新認識的人合作,從中獲益良多等等,讓對方也能瞭解自己的近況,互通有無,延續彼此的情誼。如果有更多時間,也可以向對方請益,討論碰到的難題,可以如何解決等等。
你永遠不知道,這一小小的「聯繫」可能引發的後續效應,除了增溫彼此關係之外,也可能意外獲得「幫手」協助解決自己碰到的難題,如果沒有難題也可能有加乘的效果,像是有更好的進行方式或者有更powerful的權威人士參與等等,都是無法預期的變化,而這一切只是信手拈來的一個小小動作,就是一聲問候而已。更甚的是,當你提及目前的工作概況(也許正為客戶企劃新一季商品的行銷案),就在言談之間,潛移默化,為行銷推廣工作暖身?!而他也可能再與工作或生活上的同事、親友提起……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商品未及問市,就已經有一群人默默為你宣導行銷,豈不是事半功倍!
Photo from xframe

「刷存在感」讓對方經常想起你

人脈的建立就是如此容易,尤其是彼此已經沒有利害(工作)關係的當下,是否更顯得難能可貴?不懷企圖的關懷問候,將對方視為朋友,無論日後是否有機會再共事合作,都不改初衷。試想,是否有這個可能?因為你不定時的問候,聊起彼此工作近況,因此促成再合作的機會!而所謂的「錢脈」正是肇因於此。
「刷存在感」這字眼,你一定不陌生,多數給人負面印象,然而你也可以將負面導引成正面,透過問候刷存在感;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讓他經常想起你,一旦有任何工作(業務)上的需求,他腦海浮現的人必然有你!這不就是合作的開始?甚至因為彼此專案合作愉快,你也成為他的口袋名單,可以推介給其他工作夥伴,豈不是美事一樁!
人脈就是這樣慢慢建立,逐次逐次的鞏固,一個串連一個,一如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任兩個陌生人,透過一定的聯繫方式,總能產生必然的聯繫和關係。這不就是最佳實證。要不要找支筆、拿張紙或是打開電腦,為自己列一張清單,看看有哪些人已經好久沒有聯絡,甚至連上次聯繫是什麼時候、為了什麼事都已經失去記憶?找張可愛貼圖,傳達一聲問候;寫封簡訊,關心對方近況;寫封e-mail,互通近況……讓對方真切感受你的關心,遲到永遠比缺席來得好!不是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習慣的重要性,無人不知,只是究竟有多重要,能夠具體而微的描述?其實習慣無所不在,可以套用在任何層面,更可以改變人際關係!意外嗎?以下列舉三個習慣,你將發現一個小小的改變,將可能產生石破天驚的效力!
近期串流平台陸續將新創產業故事改編成劇,如「女版賈伯斯」伊莉莎白.安妮.霍姆斯(Elizabeth Anne Holmes)、《WeCrash》的共享空間創始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前者撒下瞞天大謊,後者收支嚴重失衡,為何依然能一次又一次取得多位位高權重的大金主挹注?
「新創」一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甚至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的確清楚這兩字所代表的真正涵意或是只是朦朧中大概知道是什麼,真要具體而微的說明卻只能支支吾吾?只是無論是哪一種,不可避免都需要資金挹注才能開始,但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願意掏腰包挹注?
狂人馬斯克(Elon Musk)又有驚人之舉,以「推特的假帳號太多」為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13D表格,代表終止收購推特。白紙黑字的協議書也能如此輕易毀約?準備提告的推特可能成功?而如果只是口頭約定,是否就能輕易爽約,當作一切從沒發生?
常聽人說「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但你知道嗎?態度也能決定財富的多寡!「目標年薪百萬,年底順利達標的人」與「目標年薪千萬,年底只達到年薪百萬的人」誰有機會累積更多財富?!多數人只要夠勤勉就能賺得百萬年薪,然而想擁有千萬年薪又該怎麼做?
這樣的經驗?沒能如有過期完成工作。懊惱之餘,最教人忿忿不平的是「錯不在己」,因是團隊工作,為了使命必達,自己辛苦熬夜加班,排除萬難完成份內工作,然而就是有所謂的老鼠屎,缺乏責任感,對自己的失責沒有絲毫歉意,找一堆藉口推託,甚至還將責任往外丟,彷彿自己也是受害者,怎能不教人義憤填膺?
習慣的重要性,無人不知,只是究竟有多重要,能夠具體而微的描述?其實習慣無所不在,可以套用在任何層面,更可以改變人際關係!意外嗎?以下列舉三個習慣,你將發現一個小小的改變,將可能產生石破天驚的效力!
近期串流平台陸續將新創產業故事改編成劇,如「女版賈伯斯」伊莉莎白.安妮.霍姆斯(Elizabeth Anne Holmes)、《WeCrash》的共享空間創始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前者撒下瞞天大謊,後者收支嚴重失衡,為何依然能一次又一次取得多位位高權重的大金主挹注?
「新創」一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甚至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的確清楚這兩字所代表的真正涵意或是只是朦朧中大概知道是什麼,真要具體而微的說明卻只能支支吾吾?只是無論是哪一種,不可避免都需要資金挹注才能開始,但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願意掏腰包挹注?
狂人馬斯克(Elon Musk)又有驚人之舉,以「推特的假帳號太多」為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13D表格,代表終止收購推特。白紙黑字的協議書也能如此輕易毀約?準備提告的推特可能成功?而如果只是口頭約定,是否就能輕易爽約,當作一切從沒發生?
常聽人說「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但你知道嗎?態度也能決定財富的多寡!「目標年薪百萬,年底順利達標的人」與「目標年薪千萬,年底只達到年薪百萬的人」誰有機會累積更多財富?!多數人只要夠勤勉就能賺得百萬年薪,然而想擁有千萬年薪又該怎麼做?
這樣的經驗?沒能如有過期完成工作。懊惱之餘,最教人忿忿不平的是「錯不在己」,因是團隊工作,為了使命必達,自己辛苦熬夜加班,排除萬難完成份內工作,然而就是有所謂的老鼠屎,缺乏責任感,對自己的失責沒有絲毫歉意,找一堆藉口推託,甚至還將責任往外丟,彷彿自己也是受害者,怎能不教人義憤填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