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位的議題(一)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中國對台軍事動作頻頻,而中國法理上要併吞台灣的政治說詞為台灣自古為中國的一部分,且兩岸血濃於水,台灣人理所當然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但實際上我們都瞭解所謂的政治說詞到頭來都只是藉口,真實理由仍脫離不了中美爭霸的背景,以下就從各方面談論這些議題。

中國自古以來與台灣的關係

臺灣與古中國的政治聯繫情況,學者間有不同解讀,但清康熙23年(1684年)以後被納入大清帝國版圖是無爭議的。在康熙之前,這個後來名為台灣的島嶼有數十個到數百個原住民族各部落林立,十七世紀後有荷蘭和西班牙殖民統治部分的地區,古代中國最早將臺灣納入版圖並實際統治係南明時期的明鄭東寧國政權,而在清朝時期康熙將臺灣納入版圖前,臺灣從未被視為中國領土。此處所說之台灣不包括澎湖群島。
中國古代史書,包括《三國志·吳志》、《隋書·流求傳》及《文獻通考》中,被認為有疑似臺灣的記載出現。例如《隋書·流求傳》記載:「流求國在海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部分學者主張這是臺灣與中國早期聯繫的證據,不過一些觀點主張並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文獻中描述的就是西太平洋眾多島嶼中的臺灣,部分學者認為史書所記載的也有可能是琉球群島。
而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航行距離,世界從此進入大航海時代。在海權爭霸國際環境下,臺灣逐漸進入歷史時代。17世紀初,除了一些零星的琉球人、漢人、海盜遊走進出於臺灣之外,西方國家也開始注意臺灣。此時遠東海面已成為歐洲三國角逐的形勢:租得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據有爪哇的荷蘭,在遠東海面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
荷蘭人在遠東的商業目的原以明朝為重要對象,但因受制於葡萄牙人的競爭和明帝國的抵制,荷蘭人只好轉向澎湖,先後在1604年、1622年兩度進占澎湖。但因澎湖自元朝在當地設置巡檢司起已為中國領土,所以明政府亦兩度派兵驅離荷蘭人。1604年沈有容出兵澎湖驅逐荷蘭人,歷經8個月不分勝負,荷蘭終而議和。在議和訂約中,明政府要求荷蘭退出澎湖,如果退出澎湖,去占領對面的「化外之島」臺灣,明政府則無異議。經此議和,荷蘭人遂在1624年進入南台灣,建「奧倫治城」,後又改建為熱蘭遮城。後因郭懷一事件,於1653年建普羅民遮城。
荷蘭人統治臺灣的第3年(1626年),西班牙也自菲律賓馬尼拉派兵占領臺灣北部。他們先後佔據雞籠、滬尾一帶,並建造聖多明哥城,與南部的荷蘭人展開殖民與商業競爭,但情況不佳(原本西班牙想利用台灣北部做為對日貿易的據點,但後來日本鎖國,只允許中國荷蘭貿易)。此外,西班牙統治者在金山、三貂角(San Diego)等地都建有天主教教堂,試圖向原住民傳教。西班牙神父也研究原住民語言,著有《臺灣島淡水語詞彙》(西班牙語:Vocabulario de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en la Isla Hermosa)。1642年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佔領了二城。
荷蘭統治臺灣前後共約38年。其極盛時(1650年)的統治範圍包括嘉南平原為主的地區,北部的西班牙殖民地二城和以及今臺東沿海一帶。荷蘭人對原住民族採取安撫、鎮壓、教化兼施的方式治理,採行「地方會議」(Landdag)制,從各村選出長老,每年集會以宣導荷蘭當局時政措施,地方會議分北路、南路、淡水和卑南四區,長老須向荷蘭當局宣誓效忠,擁有荷蘭當局授予的藤杖後在社內行使司法權。荷蘭人還廣泛宣傳基督新教的加爾文教派(即俗稱的清教),在傳教同時推廣文教工作,新港文書是為其範例之一。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和滿族八旗軍先後攻佔明朝首都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金陵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鄭芝龍、顏思齊等武裝海商曾經略之臺灣。1661年,鄭成功率領軍隊約25,000人先抵澎湖,然後進入臺灣,迅速攻佔各地,展開對荷蘭人之熱蘭遮城的進攻,終在翌年攻下熱蘭遮城,擊敗了臺灣荷蘭東印度公司政權,佔領了南台灣建立台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1669年鄭經以比照李氏朝鮮事例、世守臺灣、稱臣朝貢等條件和大清談判,因大清堅持鄭氏須剃髮易服,談判破局。1674年耿精忠、尚可喜、吳三桂等發動三藩之亂。鄭經率兵響應,渡海攻打大清治下的福建與廣東,奪下泉、漳、汀、潮、惠數州府。1680年,鄭經海戰失利,棄守閩粵,撤兵回臺。翌年,鄭經去世,鄭氏政權兵變,要員馮錫範立其弟鄭克塽,國政日劣,人心渙散。1683年,由明鄭投奔大清的施琅率軍攻臺,海戰失利,鄭克塽向大清投降,結束鄭氏三代在臺23年的統治。
而起初清廷一度為是否將台灣納入版圖議論,甚至施琅攻台後接見俘虜Alexander vans Gravenbroek,詢問荷蘭屬下的東印度公司,是否有意願重新占領台灣?總督閣下是否願意花費代價取得台灣? 爾後由荷蘭俘虜帶信給巴達維亞的東印度總督(在這裡筆者說明一下,荷蘭被鄭氏趕走後與清廷合作對付鄭氏),探詢荷蘭購台灣意願。另一方面康熙除了臺灣問題之外,還需分神處理俄羅斯對黑龍江邊境侵擾(雅克薩戰役),境內平定三藩之亂也有不少內政問題有待解決,於清廷而言正值多事之秋,若要再將臺灣收入版圖,勢必又要大量開銷來設置官署、招募駐防兵源,對於財政上無異一大負擔,而當時朝廷也有不少大臣認為不宜將台灣納入版圖。
眼見康熙皇帝猶疑未決,平臺有功的姚啟聖、施琅陸續上書康熙,盡皆主張納臺灣為版圖才能根除陳年已久的海寇騷亂,施琅更上書〈恭陳臺灣棄留疏〉,力陳臺灣對於鞏固東南海防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且表達外國勢力諸如荷蘭等屢屢對臺灣之覬覦野心。康熙皇帝則唯恐受封靖海侯的施琅有自恃功臣、領臺有擁兵自重之虞,遂另行諮詢閩籍老臣李光地之意見,李光地大致贊同施琅的保臺疏議,另外提出三年輪調一次「班兵制度」以理臺,終於獲得康熙皇帝首肯,確定於康熙23年4月(西曆1684年5月底)將臺灣編入清帝國版圖。
由上述文字我們可知,其實當時清廷似乎也不是真心非常想要將台灣納入版圖,而後大多數時間清廷對台也是消極統治,納入版圖主要原因也是為了東南沿海不被外部勢力侵擾(明代倭寇問題之鑑),也因此要不是海權時代的到來,台灣對中國的利益影響非常有限,那台灣人除了原住民外是否真的都是炎黃子孫嗎,下次再來聊。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165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兩篇文章談到戰爭的成因以及軍隊的組成及其成員來源,其實不外乎就是很多生活難以為繼的人為求生存而進入軍隊,累積到最後就是以戰爭解決。而近來以美國為首的陣營一改之前全球化時代對中俄相對友善的態度,逐漸轉為提防對立,令人不禁想起一戰二戰前的國際局勢,其實不只這一百多年,古今中外的和平似乎都無法永久持續,
    這幾天中國不是在台灣周圍海域進行軍事演習,甚至將飛彈打到日本的經濟海域,引起日本抗議,國內外許多時事評論家都在擔心說冷戰過後的世界和平局勢即將發生轉變,那究竟決定戰爭與和平的關鍵因素為何呢? 因為筆者非軍事專家,所以戰略與戰術的部分不太會去談,而比較著重在戰爭的成因。 政治因素
    雖然撿回一條命,但由於長鐵棍由左下臉頰刺入,穿越左眼後方,再由額頭上方頭頂處穿出腦殼。導致Phineas Gage性情大變,由一個原本是認真負責,做事有始有終,人緣良好的工頭。意外受傷之後雖然康復很快但他已經不是大家認識的蓋吉了,粗魯不雅,不聽勸導,自以為是,虎頭蛇尾。變成有如小孩子般的人。
    本系列文章之前都在探討以腦幹與小腦為核心的爬蟲腦以及邊緣系統(又稱古皮質)的哺乳腦,從現在起就要開始討論只存在於人類、其他靈長類以及海豚等高智商的哺乳動物才存在的大腦新皮質。 何謂新皮質 開始正式進入大腦的部分 交叉控制 此中樞的功能是調整自己的語言和聽取、理解別人的語言。
    上週聊了小腦的功能及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小腦扮演的主要就是調節的功能,從最早在其他動物所觀察到的精細動作與平衡,到晚近的研究發現到期時小腦也在調節人類的認知能力,而且許多腦部研究也發現人類除了大腦新皮質大過其他動物外,小腦的皮質也是如此,可以說除了大腦,小腦也是人類智慧的來源。 先從邊緣系統談起
    前兩篇文章談到戰爭的成因以及軍隊的組成及其成員來源,其實不外乎就是很多生活難以為繼的人為求生存而進入軍隊,累積到最後就是以戰爭解決。而近來以美國為首的陣營一改之前全球化時代對中俄相對友善的態度,逐漸轉為提防對立,令人不禁想起一戰二戰前的國際局勢,其實不只這一百多年,古今中外的和平似乎都無法永久持續,
    這幾天中國不是在台灣周圍海域進行軍事演習,甚至將飛彈打到日本的經濟海域,引起日本抗議,國內外許多時事評論家都在擔心說冷戰過後的世界和平局勢即將發生轉變,那究竟決定戰爭與和平的關鍵因素為何呢? 因為筆者非軍事專家,所以戰略與戰術的部分不太會去談,而比較著重在戰爭的成因。 政治因素
    雖然撿回一條命,但由於長鐵棍由左下臉頰刺入,穿越左眼後方,再由額頭上方頭頂處穿出腦殼。導致Phineas Gage性情大變,由一個原本是認真負責,做事有始有終,人緣良好的工頭。意外受傷之後雖然康復很快但他已經不是大家認識的蓋吉了,粗魯不雅,不聽勸導,自以為是,虎頭蛇尾。變成有如小孩子般的人。
    本系列文章之前都在探討以腦幹與小腦為核心的爬蟲腦以及邊緣系統(又稱古皮質)的哺乳腦,從現在起就要開始討論只存在於人類、其他靈長類以及海豚等高智商的哺乳動物才存在的大腦新皮質。 何謂新皮質 開始正式進入大腦的部分 交叉控制 此中樞的功能是調整自己的語言和聽取、理解別人的語言。
    上週聊了小腦的功能及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小腦扮演的主要就是調節的功能,從最早在其他動物所觀察到的精細動作與平衡,到晚近的研究發現到期時小腦也在調節人類的認知能力,而且許多腦部研究也發現人類除了大腦新皮質大過其他動物外,小腦的皮質也是如此,可以說除了大腦,小腦也是人類智慧的來源。 先從邊緣系統談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國中歷史 - 地理大發現國際競爭時期 荷蘭治臺時期,為西元 1624 ~ 1662年,前後共計 38 年。 西班牙治臺時期,為西元1626至1642年,西班牙帝國於北台灣歷時16年殖民統治。 鄭氏治臺時期約於西元 1662 ~ 1683 年,從鄭成功率軍戰勝荷蘭守軍,建立臺灣首個漢人政權開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歷史上臺灣地區的地圖,包括該地區的名稱由荷蘭人和清國的記載。文章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資料,例如歷史地圖和地區復原模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臺灣的歷史背景和地理變遷。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臺南400,台南這塊土地,怎麼會只有四百年? 原來算法是從1624年荷蘭築安平熱蘭遮城開始。 2024的臺灣臺南,竟然如此大張旗鼓地紀念荷蘭四百年前的侵略,這將各民族、尤其是原住民族置於何地? 這是怎樣的國族認同呢? 好奇怪啊。台南市政府沒人知道這麼明顯的國際趨勢嗎?! 2024還在井底觀天啊?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Thumbnail
    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和紐西蘭(New Zealand)的名字其實共享同一個來源,也就是荷蘭最西邊的省份,澤蘭省(Zeeland)。 為什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建築的堡壘,會與前英國殖民地取名相同呢?故事得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講起。第一個造訪紐西蘭的歐洲人,一如各位讀者現在所料想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400年前荷蘭人進入臺灣,在此之前原住民曾以簡易方式取得少量的食鹽,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荷蘭人在臺南留有闢建鹽田的紀錄,至明鄭時期開始曬鹽,是臺灣鹽業發展的濫觴。歷經清領、日治時期至二戰後等不同階段,臺灣不斷改良曬鹽方法,擴展鹽場面積,提升食鹽總產量。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探索臺灣鹽業發展的重要事蹟
    1624年,距今400年,荷蘭人踏上台灣土地,帶來了一些文化影響,也將台灣推向世界舞台…。 2024年台南燈會以此為主題,推出了許多節目,包括耗費鉅資,請唐美雲歌仔戲團,推出新戲【1624】,唐美雲扮演荷蘭長官,扮相說有「寶塚」的感覺。 於此同時,西班牙新上任的文化部長,不認同西班牙五百年前在世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國中歷史 - 地理大發現國際競爭時期 荷蘭治臺時期,為西元 1624 ~ 1662年,前後共計 38 年。 西班牙治臺時期,為西元1626至1642年,西班牙帝國於北台灣歷時16年殖民統治。 鄭氏治臺時期約於西元 1662 ~ 1683 年,從鄭成功率軍戰勝荷蘭守軍,建立臺灣首個漢人政權開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歷史上臺灣地區的地圖,包括該地區的名稱由荷蘭人和清國的記載。文章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資料,例如歷史地圖和地區復原模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臺灣的歷史背景和地理變遷。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臺南400,台南這塊土地,怎麼會只有四百年? 原來算法是從1624年荷蘭築安平熱蘭遮城開始。 2024的臺灣臺南,竟然如此大張旗鼓地紀念荷蘭四百年前的侵略,這將各民族、尤其是原住民族置於何地? 這是怎樣的國族認同呢? 好奇怪啊。台南市政府沒人知道這麼明顯的國際趨勢嗎?! 2024還在井底觀天啊?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Thumbnail
    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和紐西蘭(New Zealand)的名字其實共享同一個來源,也就是荷蘭最西邊的省份,澤蘭省(Zeeland)。 為什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建築的堡壘,會與前英國殖民地取名相同呢?故事得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講起。第一個造訪紐西蘭的歐洲人,一如各位讀者現在所料想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400年前荷蘭人進入臺灣,在此之前原住民曾以簡易方式取得少量的食鹽,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荷蘭人在臺南留有闢建鹽田的紀錄,至明鄭時期開始曬鹽,是臺灣鹽業發展的濫觴。歷經清領、日治時期至二戰後等不同階段,臺灣不斷改良曬鹽方法,擴展鹽場面積,提升食鹽總產量。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探索臺灣鹽業發展的重要事蹟
    1624年,距今400年,荷蘭人踏上台灣土地,帶來了一些文化影響,也將台灣推向世界舞台…。 2024年台南燈會以此為主題,推出了許多節目,包括耗費鉅資,請唐美雲歌仔戲團,推出新戲【1624】,唐美雲扮演荷蘭長官,扮相說有「寶塚」的感覺。 於此同時,西班牙新上任的文化部長,不認同西班牙五百年前在世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