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觀察】《The Button》--感覺不對就換掉約會對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Eliminate Date By Pressing Button | The Button | Cut》

影片內容簡介

兩位來約會的來賓之間有個按鈕,當按鈕亮紅燈時,如果想換約會對象,按下按鈕,對方就會被換掉。如果雙方持續對話十分鐘,無人按按鈕,就算配對成功,製作單位會付錢讓他們進行第二次約會。不過我沒有看到第二次約會的影片,不知道有沒有實際進行。
《The Button》這個系列讓約會的雙方都有積極的選擇權,感覺滿平等。亮燈、按鈕、換人的設計,也讓過程多了一些遊戲感。不過因為有了這個設計,雙方可能因為不想要成為被淘汰的那個人,聊沒幾句,很快就按按鈕,讓對話變得破碎,雙方可能根本沒什麼交流,觀眾對很多參與者也都沒什麼印象。
按鈕還有會說話的設計,會像主持人一樣適時引導雙方聊天、給予參與者言論反饋、問參與者為什麼要按按鈕等。參與者先前有提供個人資料給製作單位,所以按鈕有些時候會用這些資訊來開話題。例如:有位參與者已經有小孩,按鈕就說「問她喜不喜歡爸爸?」;有位參與者被劈腿分手,按鈕就叫他「說說你的上一段感情經歷」。
之前寫過另一個 Youtube 頻道Jubilee做的《Versus 1》,兩個都是Speed Dating的系列相較,我個人比較喜歡《Versus 1》。因為可以比較完整了解一些來約會的人,也常推出有主題性的影片,比較有趣。

影片格式

YouTube影片。
影片大約10分鐘。
現場拍攝。
應該3台攝影機(1 long, 1左拍來賓A, 1右拍來賓B)。

影片編排

1.精華片段。
2.說明規則(旁白)。
3.兩位來賓入座。
4.兩位來賓開始聊天互動,偶爾按鈕會說話引導話題。
5.按鈕燈亮,兩位反應。
6.如果有人按鈕,則會換人,新的來賓入座。按鈕趁空檔,詢問來賓為何會按下按鈕。
重複4~6。直到兩位來賓都沒有按下按鈕。
7.結尾,如大家鼓掌恭喜、來賓雙方交換聯絡方式。

製作費

推估不高。
因為攝影棚的設計感覺算簡單,按鈕裝置應該也不是太貴、太先進的技術,其他費用可能就是來賓費、錄影前中後人力與設備成本。

推測會遭遇的困難

一次錄影要找來十位以上的參與者。

備註

此系列來自美國的YouTube頻道 CUT。這個頻道除了這個系列,還有很多素人參加的遊戲類型企劃,他們的企劃比較成人向(比較常以性、約會為題)、娛樂性質比較重。
他們也有將一些遊戲企畫中的道具開發成實體卡牌、遊戲,我覺得適合在瘋狂風格的派對玩。我很好奇這個周邊帶給他們的商業利潤如何,因為感覺如果常看他們影片,就能自己把內容轉化成遊戲了,購買這個周邊可能表示支持的成分比較大?
另外我發現之前介紹過的《Kids Meet》系列的youtube頻道 HiHo Kids,和CUT屬於同一的影音製作公司。

封面照來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30內容數
觀察分析節目、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位不認識彼此的來賓,試著依據「讓陌生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展開對談,他們真的會因此愛上彼此嗎?
為主角來賓安排各種方法的 Speed Dating (快速約會),嘗試在眾人中找到他的理想情人。這個系列的每支影片 Speed Dating 方式都不太一樣,包含:是非題快速篩選;不能看到對方長相;看對方以前的照片;看對方跳舞;看對方手機;看對方跳舞;找爸媽來幫兒女挑對象;找兒女來幫爸媽挑對象等。
各個提問者對帶有某個「標籤」的人提出對他各式各樣的好奇。 會說是成人版不只是因為提問者大多是成人,更是因為一些來賓主角代表的議題都偏成人,例如有毒癮、有前科、曾經殺人、曾經出軌等,雖然也是有不那麼沉重的議題,例如獸迷(喜歡獸人的人),不過這系列整體氣氛還是偏嚴肅。
在沒聽過某一首熱門歌曲的狀況下,只看歌詞和知道和弦,重新為這首歌作曲。 這是 Youtuber Kurt 的另一系列,他真的很會玩音樂~我覺得這個企劃有趣的地方是可以一窺音樂人作曲的邏輯與過程,另外 Kurt 一邊看歌詞、念歌詞,一邊對歌詞發表看法的樣子也很好笑。
「旋律籤筒」、「歌詞籤筒」裡面各自都有熱門耳熟能詳的歌名籤。歌手從兩個籤筒各抽出一個籤,用抽到的旋律搭配抽到的歌詞來演唱,基本上只唱一小段或副歌,不是整首。
「整個大賣場都是我的音樂工作室」是我這個影片的註解。 Youtuber KURT 挑了一首熱門的流行歌來重製,他在大賣場裡收錄各種聲音,並在現場混音後製,再找歌手來錄製人聲部分,就連MV都是在大賣場拍的。
兩位不認識彼此的來賓,試著依據「讓陌生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展開對談,他們真的會因此愛上彼此嗎?
為主角來賓安排各種方法的 Speed Dating (快速約會),嘗試在眾人中找到他的理想情人。這個系列的每支影片 Speed Dating 方式都不太一樣,包含:是非題快速篩選;不能看到對方長相;看對方以前的照片;看對方跳舞;看對方手機;看對方跳舞;找爸媽來幫兒女挑對象;找兒女來幫爸媽挑對象等。
各個提問者對帶有某個「標籤」的人提出對他各式各樣的好奇。 會說是成人版不只是因為提問者大多是成人,更是因為一些來賓主角代表的議題都偏成人,例如有毒癮、有前科、曾經殺人、曾經出軌等,雖然也是有不那麼沉重的議題,例如獸迷(喜歡獸人的人),不過這系列整體氣氛還是偏嚴肅。
在沒聽過某一首熱門歌曲的狀況下,只看歌詞和知道和弦,重新為這首歌作曲。 這是 Youtuber Kurt 的另一系列,他真的很會玩音樂~我覺得這個企劃有趣的地方是可以一窺音樂人作曲的邏輯與過程,另外 Kurt 一邊看歌詞、念歌詞,一邊對歌詞發表看法的樣子也很好笑。
「旋律籤筒」、「歌詞籤筒」裡面各自都有熱門耳熟能詳的歌名籤。歌手從兩個籤筒各抽出一個籤,用抽到的旋律搭配抽到的歌詞來演唱,基本上只唱一小段或副歌,不是整首。
「整個大賣場都是我的音樂工作室」是我這個影片的註解。 Youtuber KURT 挑了一首熱門的流行歌來重製,他在大賣場裡收錄各種聲音,並在現場混音後製,再找歌手來錄製人聲部分,就連MV都是在大賣場拍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不容易要跟有興趣的對象約會了,到底該怎麼付錢才不會失禮又尷尬?!帶著善意與好奇心去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價值觀,舉凡在交往時會傾向怎麼分攤約會費用、兩個人愛之語是什麼,與其不斷透過請客、測試,不如兩個人直接開誠布公分享彼此的想法與價值觀吧!記得,請做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在交友軟體聊到一個有默契之後,就要準備約出來了。不過這人是不是對自己有好感?或是約過一次好像沒有火花,那要不要約第二次? 這應該是所有用戶都遇過的問題。 這裡先給一個簡單結論 在沒有情勒的狀況下,約的出來就是有機會 記得這是有前提的,不能情勒。不能使用因為你XXX,所以妳必須跟我出來,必須請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分手後重新踏入約會生活的經歷,從以往的追求上床為目的到現在更加註重交流和探索內心的感受。作者分享了與不同女生見面的心得以及內心的衝突和掙扎。文章充滿真實感和情感內容。
Thumbnail
前幾次的約會是建立氛圍的重要時刻,觀察對方的舉動、細心關心對方的感受是至關重要的。透過觀察對方邀約的方式、聊天時是否重視對方,以及約會後是否關心對方的安全,都可以讓你更瞭解對方,也讓對方更加重視與你的相處。
Thumbnail
  【最好的演員,是不斷地「挑」出來的】   一次在影片案會議上, 客戶終於把演員選出來了, 為什麼用「終於」,   因為在這會議之前, 就已經找了幾十位演員, 結果客戶說演員方向不對, 不夠國際感, 不符合商品價值, 於是我們又再重新調整了演員方向。 這次的會議等於是重新
Thumbnail
忘了從哪一天開始 好奇是不是也能透過吸引力法則 買樂透中獎 也忘了是不是因為搜尋了關鍵字 大數據開始從YouTube滲入我的思想 忘了是好奇帶領一連串的推薦 還是推薦引發一連串的好奇 總而言之這樣的金錢吸力 似乎是滿具吸引力的話題 我也走向這個能量
Thumbnail
在餐廳裡你會看見吵鬧的孩童、朋友間的聚會,餐廳的喧嘩會讓你覺得煩躁嗎?還是會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偷聽別人的對話,這一次讓我們大膽的聆聽隔壁桌再討論什麼吧! 發現「我們分手吧」是來自於一個podcast推薦,這狗血的名字吸引了我的眼球,本身會在便利商店觀察人群,為了想看朋友的曖昧史從中部跑到北
Thumbnail
影片探討當代戀愛和約會的微妙動力,特別是如何在愛情遊戲中維護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透過深入分析男女之間的相互期待和感受,影片提供了一套策略和建議,幫助男性在約會中展現高價值的形象,並學會正確地給予女性關注。 同時,影片也強調真誠與自我認知的重要性,並認為愛情不應該只是一場遊戲,而應該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
Thumbnail
如同在傳說對決遊戲中,各路角色的「人設」特殊技能專長不同,你不喜歡、不想碰到的角色可以 BP (Ban & Pick 禁選制度)掉,職場上你若有權利可以不用這類型的人 ; 但如果你無法選擇不要這類型的角色,反向也可以請隊友選用你不喜歡的這類角色,畢竟你不喜歡,肯定是這類角能壓制你(或是影響你的心情
Thumbnail
同昨天,今天是新年的第二天,五分鐘實驗持續進行。所謂的原子習慣。 回到昨天那通電話,我們談到愛情。 我們不是在戀愛,我們都是直男,但我們都很想談愛情。 我提出一件事:感情是選擇還是需要?(出自一部電影) 我們論了很多,他不苟同,並且不曉得這「選擇」的意思。 我想了一下,其實是這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不容易要跟有興趣的對象約會了,到底該怎麼付錢才不會失禮又尷尬?!帶著善意與好奇心去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價值觀,舉凡在交往時會傾向怎麼分攤約會費用、兩個人愛之語是什麼,與其不斷透過請客、測試,不如兩個人直接開誠布公分享彼此的想法與價值觀吧!記得,請做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在交友軟體聊到一個有默契之後,就要準備約出來了。不過這人是不是對自己有好感?或是約過一次好像沒有火花,那要不要約第二次? 這應該是所有用戶都遇過的問題。 這裡先給一個簡單結論 在沒有情勒的狀況下,約的出來就是有機會 記得這是有前提的,不能情勒。不能使用因為你XXX,所以妳必須跟我出來,必須請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分手後重新踏入約會生活的經歷,從以往的追求上床為目的到現在更加註重交流和探索內心的感受。作者分享了與不同女生見面的心得以及內心的衝突和掙扎。文章充滿真實感和情感內容。
Thumbnail
前幾次的約會是建立氛圍的重要時刻,觀察對方的舉動、細心關心對方的感受是至關重要的。透過觀察對方邀約的方式、聊天時是否重視對方,以及約會後是否關心對方的安全,都可以讓你更瞭解對方,也讓對方更加重視與你的相處。
Thumbnail
  【最好的演員,是不斷地「挑」出來的】   一次在影片案會議上, 客戶終於把演員選出來了, 為什麼用「終於」,   因為在這會議之前, 就已經找了幾十位演員, 結果客戶說演員方向不對, 不夠國際感, 不符合商品價值, 於是我們又再重新調整了演員方向。 這次的會議等於是重新
Thumbnail
忘了從哪一天開始 好奇是不是也能透過吸引力法則 買樂透中獎 也忘了是不是因為搜尋了關鍵字 大數據開始從YouTube滲入我的思想 忘了是好奇帶領一連串的推薦 還是推薦引發一連串的好奇 總而言之這樣的金錢吸力 似乎是滿具吸引力的話題 我也走向這個能量
Thumbnail
在餐廳裡你會看見吵鬧的孩童、朋友間的聚會,餐廳的喧嘩會讓你覺得煩躁嗎?還是會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偷聽別人的對話,這一次讓我們大膽的聆聽隔壁桌再討論什麼吧! 發現「我們分手吧」是來自於一個podcast推薦,這狗血的名字吸引了我的眼球,本身會在便利商店觀察人群,為了想看朋友的曖昧史從中部跑到北
Thumbnail
影片探討當代戀愛和約會的微妙動力,特別是如何在愛情遊戲中維護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透過深入分析男女之間的相互期待和感受,影片提供了一套策略和建議,幫助男性在約會中展現高價值的形象,並學會正確地給予女性關注。 同時,影片也強調真誠與自我認知的重要性,並認為愛情不應該只是一場遊戲,而應該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
Thumbnail
如同在傳說對決遊戲中,各路角色的「人設」特殊技能專長不同,你不喜歡、不想碰到的角色可以 BP (Ban & Pick 禁選制度)掉,職場上你若有權利可以不用這類型的人 ; 但如果你無法選擇不要這類型的角色,反向也可以請隊友選用你不喜歡的這類角色,畢竟你不喜歡,肯定是這類角能壓制你(或是影響你的心情
Thumbnail
同昨天,今天是新年的第二天,五分鐘實驗持續進行。所謂的原子習慣。 回到昨天那通電話,我們談到愛情。 我們不是在戀愛,我們都是直男,但我們都很想談愛情。 我提出一件事:感情是選擇還是需要?(出自一部電影) 我們論了很多,他不苟同,並且不曉得這「選擇」的意思。 我想了一下,其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