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生兒和兒童保險,爸媽必備的保險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台灣的新生兒人數屢創新低,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民國110年的新生兒出生數只剩153,820人(歷史最高為65年的425,125人),每個新生兒都是爸媽的心肝寶貝,也因為生養子女數較以前少,爸媽們更能將資源集中在每個寶貝身上。

不過,當今社會物價、房價高漲,薪資成長緩慢,要生養一個子女真的很不容易,先向所有的爸媽致敬,大家辛苦了!

從事保險十五年來,感謝諸多爸媽們的支持,新生兒和兒童的保險規劃,一直是我努力鑽研的重點項目,每個爸媽一定有這樣的感覺,小寶貝出生之後,家庭的各種開銷立馬如排山倒海而來,月子中心的費用、尿布奶粉的費用、保母的費用等等等等,要在有限的保費預算下,為小寶貝規劃合理且足夠的保險保障,既能滿足眼前的需求,又要保留未來成年後的保險規劃空間,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您也正在煩惱小寶貝的保險規劃,又困惑於茫茫的網路資訊中,下列幾點建議非常適合您參考。

一、為什麼小朋友需要保險?

為了避免突如其來的疾病或事故重擊原本的幸福家庭
保險的意義就是「用錢將我們的風險賣給保險公司」

沒有人願意自己或家人遭受疾病或意外事故,但也沒有人可以預測這些事情的發生。不過,我們不需要杞人憂天,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購買適當的商業保險,將我們和家庭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拜台灣不斷精進的醫療技術和環境,越來越多的疾病和重症已非不治之症,但隨之而來的是治療過程的漫長時間和龐大費用;因此,支付醫療費用的能力,往往是決定治療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嬰幼兒的潛在風險
把握新生兒篩檢結果出爐前的黃金投保期間
  • 為什麼要做新生兒篩檢

在嬰兒階段,即使罹患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因症狀不明顯,很難早期確診,必須藉由「新生兒篩檢」,才能早期發現。

為此,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費提供21項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新生兒出生48小時採取微量腳跟血,就可以完成21項新生兒篩檢,雖多數疾病的發生率約在萬分之一以下,但若未經適當治療,就可能造成永久的神經與身體損害等後遺症。

  • 新生兒篩檢項目不受「等待期」限制

依據金管會〈保壽字第10100062820號函〉(101.09.19),保險公司商品設計時,契約條款應明定旨揭新生兒篩檢(含現行11項及未來增列之項目)之相關疾病排除等待期間規範,現售商品如欲繼續銷售併請配合辦理修正。

保險公司醫療險條款範例如下:

圖1 南山人壽實踐幸福住院醫療健康保險附約條款(1HS)

圖1 南山人壽實踐幸福住院醫療健康保險附約條款(1HS)

圖2 全球人壽實在醫靠醫療費用健康保險附約(XHB)

圖2 全球人壽實在醫靠醫療費用健康保險附約(XHB)


莫輕忽嬰幼兒重大傷病和癌症風險
  • 國健署公布最新「兒童癌症」前五名,白血病居首位

癌症是18歲以下兒童及少年(以下以兒童簡稱)的第4大死因,根據最新108年癌症登記報告,0~19歲兒童新發癌症人數為622人,前五名依序是白血病、淋巴瘤、生殖細胞瘤、中樞神經瘤、其他上皮癌(甲狀腺癌為主)。1~4歲是首個高峰期,發病機率較5~9歲、10~14歲高出46%和18%。

  • 兒童癌症不是絕症!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約8成

相較於成人癌症,兒童癌症的治癒率高,各癌症之5年存活率皆達50%以上,整體5年存活率約8成,尤其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者。而且兒童對於化學治療之耐受程度也較成人佳,因他們還在生長發育階段,細胞再生能力好,能夠承受較密集且高劑量的化學治療。

  • 嬰幼兒住院機率較高,住院實支保障極為重要。

根據衛福部2019年統計資料,4歲以下嬰幼兒每100位就有16位住院,住院機率約為成人兩倍。住院原因又以呼吸道系統疾病最多,如肺炎、流感、支氣管炎等,幾乎每兩個嬰幼兒住院,就有一個是因為呼吸道系統疾病,其次則為內分泌、營養及新陳代謝疾病、傳染病與寄生蟲等

  • 嬰幼兒自我保護能力較弱,意外傷害防不勝防

根據衛生署歷年死亡原因統計顯示,1~14歲兒童死亡原因,以事故傷害高居第一位。大多數的兒童事故傷害主要是由於交通事故、墜落、跌倒、溺水、燒燙傷、中毒、窒息等原因造成。


二、當了爸媽,自己的保障也該升級

家庭的經濟支柱,一定要有足夠的保障
新手爸媽最重要的保障:定期壽險,意外險,雙住院實支,重大傷病&癌症險

很多爸媽費盡心思上網做功課,把小寶貝的保險規劃的盡善盡美,卻常常忘了其實大人們的保障才更重要。

為什麼爸媽的保障更重要,原因很簡單,今天如果小朋友生病或受傷了,有爸媽可以照顧,那如果是爸媽生病或受傷呢?小朋友可沒辦法出去賺錢養家或是帶爸媽去看醫生。在這個雙薪家庭都不見得能過得寬裕的時代,如果是爸媽其中一方遭遇嚴重不幸事故,剩下的另一方該怎麼一邊帶小孩一邊維持家庭生計,尤其是房貸、車貸等等。

所以,透過合理的保險規劃,利用有限的保費,將家庭的風險交給保險公司替你承擔,絕對是每個家庭都應該必備的觀念。


三、低利率時代,以定期險為優先

終身型保險的保費與利率成反比,意思是利率越低時,保費越高;低利率的時代,終身型保險是非常不划算的。
高通膨時代,終身險保額跟不上通膨速度,避免購買終身型保障商品。

國人常習慣購買繳費20年終身有保障的終身型保險,但其實是非常不划算的。譬如小明在0歲時爸媽幫他買了保障100萬的終身型重大傷病險,繳費20年,每年需繳費25,300元,20年總共繳費50.6萬,等到50年後,小明50歲時,那時的100萬可能只等於現在的20萬,您覺得這樣的保障有意義嗎?

但是如果小明的爸媽買的是定期的重大傷病險,從0歲到50歲總共才繳了19.39萬,小明的爸媽只需要花40%的錢就有一樣的保障。


四、三大重點保障:雙住院實支實付,重大傷病&癌症,意外傷害&重大燒燙傷

雙住院實支實付

住院實支實付是因應現今健保(DRGs)制度下,最好用的醫療保險,住院期間的病房費、雜費、手術費等都可以在額度內實報實銷;如果當次住院費用不高,還可以轉成日額給付。

「雙」住院實支的意思是跟A保險公司買一個,跟B保險公司也買一個,為什麼要買兩個實支實付呢?

因為嬰幼兒住院機率其實沒有想像中低,加上幼兒住院期間,父母一定是親自陪伴,可能要請假來照顧,不僅面臨支出增加,還可能有收入減少的風險。因此,第一個實支可以支付醫療費用,第二個實支可以支付住院和休養期間不在醫療單據上的支出,雙實支可適時補貼醫療費用和照顧產生的相關費用對於現代家庭是很重要的。

重大傷病&癌症

重大傷病險和癌症險在0歲和1歲時的費率比2~12歲貴,代表的是2歲前的風險確實比較高,因此,建議在新生兒時期可暫時拉高保障,用幾千元換得200~400萬的保障,其實CP值很高,未來可視情況降低,這也是定期險的好處,每個年度要調降是不會有損失的。

意外傷害&重大燒燙傷

根據統計資料,幼兒常見的意外傷害有「交通事故、墜落、跌倒、溺水、燒燙傷、中毒、窒息」等項目,對應到保險項目即是「意外失能、骨折、重大燒燙傷」。考慮到續保政策和理賠文化的因素,建議以壽險公司的意外險商品為主,產險公司的為輔。


五、我的預算要怎麼抓

保費不是越高越好,找對業務員,便宜也可能有好貨

依目前檯面上可供選擇的保險商品,每年15,000~20,000元,就可以擁有足夠的新生兒保障;當然您的預算如果充足,每年25,000元的保費也尚屬合理,但還是必須再次提醒各位爸媽,您自己的保障千萬別輕忽,適當分配預算才是上上之策。

建議可以選擇兩家壽險公司規劃「雙住院實支實付+重大傷病險+癌症險+意外傷害險」,再選擇一家產險公司投保意外險套裝商品。


六、簽約前要注意的事

保單有三種人,要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分別要寫誰的名字呢?
  • 要保人:可以填爸媽其中一人或是小朋友自己當要保人。

首先,我們得知道要保人擁有大部分指定或變更保單內容的權利,保單如果有保單價值金算是要保人的財產,如果要保人填爸媽,未來變更時可能有贈與或繼承的問題。不過,我們這篇談的是保障型保險商品,大部分是沒有保單價值金或是很少,所以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目前民法規定滿二十歲是成年人,擁有完全行為能力。因此,如果是以小朋友當要保人時,重點在於要保人的法定繼承人寫誰,未來在小朋友滿二十歲前,保單要變更都需要法定繼承人來決定。

  • 被保險人:一定是小朋友自己

被保險人是保單的主體,也是風險和費率計算的依據。

  • 受益人:有兩種,生存保險金受益人,死亡保險金受益人

生存保險金受益人一定是被保險人本人。

死亡保險金受益人一定要指定而且最後一個順位一定要填法定繼承人,不指定的後果就是未來的保險金會變成「遺產」而可能有税的問題。


結語

網路上無法分享詳細的保險商品規劃,真正好的保險規劃也不可能一招走遍天下,但是掌握好正確的基本觀念,至少可以避免踩到雷,有問題的朋友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絡。

FB粉絲專頁:傑克の保險事務所
祝福所有爸媽的小寶貝都健康平安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克の保險事務所的沙龍
2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很多人在談保險的N大需求、N大保障,那到底我家小朋友的保險怎麼買?才能買到重點、CP值才高呢? 小朋友的保險規劃,第一個重點在「醫療費用實支實付」(可能是意外或疾病造成)額度一定要能符合現在醫療趨勢;第二個重點是「重大傷病(包含癌症)的一次理賠金」額度一定要夠。 (一)保險建議規劃額度: (
Thumbnail
很多人在談保險的N大需求、N大保障,那到底我家小朋友的保險怎麼買?才能買到重點、CP值才高呢? 小朋友的保險規劃,第一個重點在「醫療費用實支實付」(可能是意外或疾病造成)額度一定要能符合現在醫療趨勢;第二個重點是「重大傷病(包含癌症)的一次理賠金」額度一定要夠。 (一)保險建議規劃額度: (
Thumbnail
Hi 我是安娜媽咪,這篇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新生兒投保的八大重點! 此篇內容來自於我自己幫兩寶投保的經驗以及一位特許財務規劃師兼保險經紀人的專業知識分享,那我就直接開門見山囉!
Thumbnail
Hi 我是安娜媽咪,這篇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新生兒投保的八大重點! 此篇內容來自於我自己幫兩寶投保的經驗以及一位特許財務規劃師兼保險經紀人的專業知識分享,那我就直接開門見山囉!
Thumbnail
莫輕忽嬰幼兒重大傷病和癌症風險 國健署公布最新「兒童癌症」前五名,白血病居首位 兒童癌症不是絕症!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約8成 嬰幼兒自我保護能力較弱,意外傷害防不勝防 【新生兒保單】發展遲緩、自閉症、罕見疾病...等,保險會理賠嗎? 一般為新生兒規劃保單時,大多數會著重在「住院日額」、「手術」、「燒燙
Thumbnail
莫輕忽嬰幼兒重大傷病和癌症風險 國健署公布最新「兒童癌症」前五名,白血病居首位 兒童癌症不是絕症!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約8成 嬰幼兒自我保護能力較弱,意外傷害防不勝防 【新生兒保單】發展遲緩、自閉症、罕見疾病...等,保險會理賠嗎? 一般為新生兒規劃保單時,大多數會著重在「住院日額」、「手術」、「燒燙
Thumbnail
【重點一】 在開始談小孩子保險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下,會希望保險幫我們『解決』什麼樣的事情? ❓如果孩子生病,我如果請假照顧她,會不會被扣薪水? ❓孩子住院了,我會選擇給孩子什麼樣的醫療品質? ❓如果這場病,不管有沒有住院,但需要拿出80、90萬甚至更多的$, 我現在拿不拿得出來? ❓孩子開始
Thumbnail
【重點一】 在開始談小孩子保險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下,會希望保險幫我們『解決』什麼樣的事情? ❓如果孩子生病,我如果請假照顧她,會不會被扣薪水? ❓孩子住院了,我會選擇給孩子什麼樣的醫療品質? ❓如果這場病,不管有沒有住院,但需要拿出80、90萬甚至更多的$, 我現在拿不拿得出來? ❓孩子開始
Thumbnail
新手爸媽從小朋友落地的那天起。每天不是忙著擠奶、換尿片、不然就是餵奶 簡直比小七+全聯店員還要忙碌,腦中是不是常常會出現 「請支援收嬰」 但不可否認的,開心的背後帶來了就是更大的責任 所以希望以一個從業人員的角度,用幾篇文章討論 來談談目前2022年為止 新生兒保單的規劃重點及變化
Thumbnail
新手爸媽從小朋友落地的那天起。每天不是忙著擠奶、換尿片、不然就是餵奶 簡直比小七+全聯店員還要忙碌,腦中是不是常常會出現 「請支援收嬰」 但不可否認的,開心的背後帶來了就是更大的責任 所以希望以一個從業人員的角度,用幾篇文章討論 來談談目前2022年為止 新生兒保單的規劃重點及變化
Thumbnail
要在有限的保費預算下,為小寶貝規劃合理且足夠的保險保障,既能滿足眼前的需求,又要保留未來成年後的保險規劃空間,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您也正在煩惱小寶貝的保險規劃,又困惑於茫茫的網路資訊中,這篇文章非常適合您參考。
Thumbnail
要在有限的保費預算下,為小寶貝規劃合理且足夠的保險保障,既能滿足眼前的需求,又要保留未來成年後的保險規劃空間,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您也正在煩惱小寶貝的保險規劃,又困惑於茫茫的網路資訊中,這篇文章非常適合您參考。
Thumbnail
繼上一篇提到投保前要注意的三件事 這幾年客戶也會跟我反應一些問題 「買新生兒保單找認識的業務員就可以處理拉~」 「投保同一家不就好了,還要分那麼多家好麻煩喔~」 「網路上也有很多罐頭保單,怎麼看出差別在哪裡?」 由於每個人問題不盡相同,今天來了解實際規劃時的三大重點
Thumbnail
繼上一篇提到投保前要注意的三件事 這幾年客戶也會跟我反應一些問題 「買新生兒保單找認識的業務員就可以處理拉~」 「投保同一家不就好了,還要分那麼多家好麻煩喔~」 「網路上也有很多罐頭保單,怎麼看出差別在哪裡?」 由於每個人問題不盡相同,今天來了解實際規劃時的三大重點
Thumbnail
年齡同在30歲上下的同學與同事們也陸續進入婚姻, 而家中緊接著歡慶迎接新生命,也是很自然而然的現象 我也會因此接到同學、朋友們的諮詢,新生兒保單應該怎麼買?
Thumbnail
年齡同在30歲上下的同學與同事們也陸續進入婚姻, 而家中緊接著歡慶迎接新生命,也是很自然而然的現象 我也會因此接到同學、朋友們的諮詢,新生兒保單應該怎麼買?
Thumbnail
036 其他風險:小孩 保險種類的規劃到這裡就差不多結束了,但是如果讀者開始養兒育女就會出現隱形的風險:小孩自身風險問題!與成人相同,小孩自身風險主要有失能風險和醫療治療風險2種。在規劃上.........
Thumbnail
036 其他風險:小孩 保險種類的規劃到這裡就差不多結束了,但是如果讀者開始養兒育女就會出現隱形的風險:小孩自身風險問題!與成人相同,小孩自身風險主要有失能風險和醫療治療風險2種。在規劃上.........
Thumbnail
網路上這麼多新生兒的罐頭保單組合,內容看起來都很像,到底哪個比較好?防癌、失能、醫療、意外...怎麼感覺每個險種都得買?其實在思考要幫寶寶投保哪個醫療險方案之前,倒是有5大重要的原則一定要知道,一來能夠降低被保險公司拒保的可能性,二來是能幫助你將保費做適當的保障內容配置。
Thumbnail
網路上這麼多新生兒的罐頭保單組合,內容看起來都很像,到底哪個比較好?防癌、失能、醫療、意外...怎麼感覺每個險種都得買?其實在思考要幫寶寶投保哪個醫療險方案之前,倒是有5大重要的原則一定要知道,一來能夠降低被保險公司拒保的可能性,二來是能幫助你將保費做適當的保障內容配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