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3.67》香港人不應錯過的好書

說來慚愧,縱使閒時在誠品看到有陳浩基的港式推理小説,真正注意到這個名字,是為了追蹤「文春砲」逛日本〈週刊文春〉網站時看到的,為什麼總有一個香港人名字混在文春網站當中呢?刺眼得令人在意,但仍然沒有翻書看的欲望。
文春官方網頁上的陳浩基
文春官方網頁上的陳浩基
直到最近到日本旅行,逛書店時總看到《13.67》的日文翻譯本,被推薦為銷量三甲之選,甚至混在一堆日本暢銷小說當中,就更疑惑:在香港名不經傳的小說,為何能夠在異國成名?本著這個好奇心,回香港後立即買中文版看。

就是說好「香港」的故事
日本書店內的《13.67》
一看之下,就入迷了,這是一個有關「香港」的故事喔!雖然身為香港人的我平時對香港各種嫌棄討厭,但在關鍵時刻始終會想到「這是我家」,或者就是所謂「愛恨糾纏」吧?
全書以六個短篇小說組成, 以「反向年代記」 的形式寫下刑警關振鐸由死亡到決志的一生,亦側面記下影響香港的幾件大事,包括1967年暴動、1977年警廉衝突、1989年六四、1997年回歸、2003年沙士及2013年。每個短篇皆獨立成故事,但最後又前後呼應,看罷最後一個故事〈Borrowed Time〉,會恍然故事早有舖排,饒有趣味。
《13.67》中文版小說封面

緊扣社會時代變遷、游走本格與社會派
在本格與社會派推理之間,個人覺得故事偏社會派吧,畢竟比起推理的細節,短篇故事中的人和事能夠透視當時香港面貌更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囚徒道義〉黑社會與演藝界的涉指、〈最長的一天〉回歸前的社會光景…加上仿如老港產警匪片的描述,讓經歷過這些年的人覺得既陌生又熟悉,玩味十足;另外短篇名字亦滿有深意,尤其是壓陣的兩篇〈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是借用常見形容香港的名句「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呼應1977年及1967年那兩個曾經的時空,總覺得不只是描述過去,還有現在。
警隊裡已經有太多因循苟且,只按照死板的規則做事的人,雖然紀律部隊遵從上級指示是鐵則,但你要記得,警察的真正任務是保護市民。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駱小明、關振鐸,兩個不同年代的警察,書中被寄託為理想的警察形象,但故事並沒有把他們美化為絕對的英雄,而是藉著案件一直讓他們自省,身為警察的意義是什麼。雖然堅持信念與現實面對的矛盾,在2013年的時候仍未突顯,但足夠令人深思,所謂公僕對香港人的意義,別忘記香港電影的代表戲種,正是各式各樣的警匪片喔,聽說版權已賣給王家衛的澤東,其實個人認為銀河映像更適合。
要說《13.67》的缺點,可能是描述說明的部份有點累贅,不過一想到要向外國人解釋對香港人來說再平常不過的用語、事物,又覺得有其必要。
推薦給對香港仍然有感覺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