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電影屬於導演的,電視屬於編劇的」,所以一談到日劇,大家只會追捧編劇,極少留意「導演」的存在,就算有電視導演轉換跑道改拍電影,亦很容易被電影觀眾看穿;只是話說回來,部份導演拍電視劇的時候,不甘受制於電視框框的限制,努力用畫面、聲效說故事,令自己的出品「不只於一般電視劇集」,他們亦開始被主流日劇迷追捧。
導演塚原亞由子就是其中之一,三月「亞洲電影大獎」舉行的「亞洲電影巡迴放映」《Last Mile:全面引爆》特別場,塚原導演現場的受歡迎程度,更勝兩位演員岡田將生及藤岡靛,現在甚至有不少觀眾向她表白最喜歡的電視劇作品!

三月舉行的「亞洲電影巡迴放映」
塚原亞由子的導演之路
塚原亞由子(塚原あゆ子),1997年加入木下製作(2003年更名為Dreamax Television,同時成為TBS子公司,2020年被TBS SPARKLE收購合併),從副導演開始耕耘,直到2007年TBS午間劇場《砂時計》開始昇任導演,2011年NHK劇集《Last Money》初次擔任主導演。

臨時宣佈來港參加放映特別場的塚原導演,極受現場觀眾歡迎
多年來游走於TBS、NHK、朝日、TV東及Wowow之間,早期以翻拍湊佳苗原著小說(如《為了N》)為人熟悉,近年與編劇野木亞紀子、製作人新井順子組成「鐵三角」組合,製作膾炙人口的日劇《不自然死因研究所(Unnatural)》及《 機動搜查隊404(MIU404)》,亦於不少電視大獎當中贏得「導演獎」。
2018年開始進軍影壇,拍攝有村架純主演的小說改編電影《在咖啡冷掉之前》,票房達到15億円,口碑同樣不俗;其後無論是漫畫改編的《我的幸福婚約》、老拍檔野木亞紀子的《Last Mile:全面引爆》、劇場版《摘星廚神.巴黎夢(Grand Maison Paris)》或「編劇大神」坂元裕二的《穿越時空の初吻》,票房皆起碼超過20億円,深受日本觀眾愛戴,儼然已成為日本影壇具號召力的導演之一。
《摘星廚神.巴黎夢》最穩健
身為劇版、特別篇的主導演,塚原導演在電影版的主要職責,就是盡量保留劇版原有優點,所以無論是每道米芝蓮星級菜式、巴黎餐廳的宴會排場(劇版第一集同樣於巴黎取景)、漫天飛雪襯托主角心情(還贈送漫天火屑,渲染緊張氣氛)…電影版(及特別篇)通通都不缺,尤其美食拍得特別誘人!
從劇版《摘星廚神(Grand Maison Tokyo)》開始,塚原導演已經特別注重處理食材及烹飪期間的聲效,此特點於電影版被戲院銀幕及音響設備放大,所以連切菜、切肉、剝龍蝦、灑糖粉等聲音亦極為突出,令觀眾就算味覺上無法品嘗,也能夠透過視覺與聽覺享受佳餚——特別是當編劇黑岩勉因為面對國際市場而失措的時候,她穩健的拍攝手法,稍微能夠彌補劇本的缺憾。

《摘星廚神.巴黎夢》的塚原導演才是系列的真正「主廚」
至於演員發揮亦以穩健為主,特別講求首尾呼應——例如尾花(木村拓哉)電影版最後得到師傅四星肯定後,幾乎跪在地下感動痛哭,就是對照劇版最終回看到倫子(鈴木京香)奪三星後,一個人蹲在走廊角落欣慰流淚的一幕;儘管感染力遜於劇版,起碼畫面上維持與劇版相似的氛圍,讓舊觀眾覺得「總算沒有太過走樣」之餘,新觀眾亦能得到類似的感動。
《Last Mile:全面引爆》最具野心
從《Unnatural》開始就合作無間的「鐵三角」(即編劇野木亞紀子、導演塚原亞由子及製作人新井順子),雖然身為女性,卻經常挑戰硬派的社會議題(應該是受了野木編影響,因為只有塚原導演及新井製作人的時間,兩人炮製了不少純愛題材電視劇,如《最愛》及《打扮的戀愛是有理由的》等等),從「不自然死亡」、「社會看不見(404)的問題」到電影《Last Mile:全面引爆》物流業衍生的職場、速遞公司層層成本剝削壓榨等社會問題,批判程度更勝兩部前作。

(由左到右)新井順子、塚原亞由子及野木亞紀子,是日劇迷心目中的「鐵三角」
如此硬派的議題,「鐵三角」卻想拍成「飲啤酒食爆谷」的商業電影,更想出「復仇者聯盟」計劃,拉攏兩部人氣劇集的主角登場,推動企劃成功實現!細心留意雖然故事只發生在日本,但連番爆破大場面(涉及辦公室及大型遊樂場)、數百名臨時工於速遞公司工場奔走、不少高空拍攝車輛追逐,細心回想,製作規模之大更勝於法國實景拍攝的《Grand Maison Paris》。

《Last Mile:全面引爆》女主角滿島光(右)
由於目標觀眾市場清晰(喜歡《Unnatural》及《MIU404》、「日式」商業娛樂大製作的觀眾),加上野木編的劇本環環相扣之餘,有條理地呈現想批判的議題,整體效果最為日本觀眾接受,不僅票房已達到59億円,亦於不同電影獎項中獲得多項大獎,包括報知電影獎的「導演獎」,及日本電影學院獎、橫濱電影節、大阪電影節的「劇本獎」等等。
只是大眾通常談論野木編的劇本如何怎樣,優點缺點(例如人物塑造偏薄弱、節奏太快想批判的議題太多,導致情節過於「水過鴨背」,或者彩蛋有否對得住劇集忠粉的期待等等)只跟野木編有關,身為「電影屬於導演的」塚原導演反而相對地影薄,劇集會出現的標籤性場面沒有出現,連串爆破場面甚至有點假假的…雖然整體比《Grand Maison Paris》好看,只是導演的功能卻顯得較為薄弱。
《穿越時空の初吻》最會拍男主角(?!)
自從塚原導演成為日本真人電影界的「票房保證」後,當宣佈新電影消息時,她的名字亦成為情報噱頭之一,只是這次《穿越時空の初吻》有更大的噱頭——近年被追捧為「編劇大神」的坂元裕二,與他的專屬「繆思」松隆子再度合作,這對從電視劇《四重奏》(2017年,TBS)、《Switch》(2020年,朝日特別劇)及《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2021年,關西電視台)合作無間的黃金組合,無論跟哪一位導演合作,大眾焦點都只會落在他與她身上,這次又如何呢?
比起上述兩部電影,《穿越時空の初吻》某程度上可謂回歸塚原導演的拿手好戲:懸疑純愛,當年電視劇《為了N》為她打響名堂,後來的《最愛》亦深受觀眾歡迎。經歷社會硬派、熱血美食等各種題材的洗禮後,回歸純愛劇的塚原導演表現如何?個人認為略感可惜的,是塚原的標籤性鏡頭美學(如漫天飛雪/花)並沒有在電影出現,也許因為故事發生在夏季?雖然換來大量綠草如茵、風光明媚的場景,還是覺得欠缺了一點「塚原味」。

松隆子與坂元裕二合作無間,跟塚原導演卻是首次合作
據說塚原導演看過很多坂元編的劇本,所以最初接到劇本時很緊張,認為是「聖經」並且一句對白都不能改(?!)後來跟他反覆溝通,才能感到放鬆。事實上《穿越時空の初吻》有別於坂元編的寫實作風,故事走奇幻路線(有指因為他近年跟新海誠走得很近…),不斷穿越過去與現在,讓不同時代的夫妻二人相遇再相戀,又要講求趣味與邏輯合理性,再「神」的編劇也有其漏洞,而劇本上反覆穿越的邏輯,個人認為塚原導演亦未算完全理解,為了向觀眾以視覺說明,甚至出動大型模型呈現不同層次的「世界」!觀眾如果企圖深究戲中的穿越世界,就會甚為迷失。
幸好塚原導演擅長拍攝人物,尤其這部電影角色稀少,可以讓她專心經營角色。特別是身為坂元編專屬「繆思」的松隆子當然不負眾望,如常地演繹劇本為她度身訂造、讓她演技發光的角色,從搞笑自嘲到深情糾結都精準地呈現於觀眾眼前,電影更利用CG美顏為她回春,讓大家一瞬間回到《戀愛世紀》或《四月物語》的松隆子。(效果是否自然理想則見仁見智)

擅長拍攝「深情男神」的塚原導演,這次亦成功把松村北斗調教成不少女觀眾心目中的完美對象
令觀眾更為驚喜的,是現實年齡比松隆子少18年的松村北斗!原本很多人擔心他跟松隆子演夫妻會不搭,但結果是過慮了!從窪田正孝、賀來賢人,到松下洸平及井浦新,在塚原導演掌鏡下都會變成「深情男神」。這次讓松村戴上眼鏡,主力演繹15年前的書呆子,被傻氣中年女主反覆刻意接近,從而產生奇妙情愫,甚至因為她敘述的「未來」,義無反顧與年輕女主相遇廝守一生,提醒自己不要成為中年女主口中會對妻子「冷暴力」的丈夫…表面深情其實邏輯漏洞百出的設定,能夠贏得一眾已婚人士的共鳴,還是有賴經過塚原導演調教後的松村與松隆子擦出螢幕火花。
塚原導演曾經在訪問提過:電視劇是洗著碗也能欣賞、不用看畫面都會明白的戲劇,從廣播衍生的電視劇是可以透過對白、聲音與音樂去理解故事,與先著重畫面、後才有聲音的電影不同;另外因應播放的媒介與形式有別,能以約十小時為單位,每集安排不同懸念的電視劇,與集中兩小時在戲院內欣賞「現在是發生什麼事」的電影,是完全不同概念的產物。
只是說易行難,從以上三部電影當中,可以看得出塚原導演原本的「看家本領」,在電影大銀幕上效力驟減,她為了讓觀眾投入「畫面先行」的電影世界,的確花了很多心力及功夫,但仍未見像電視劇時期的強烈特色,甚至因為過於視乎劇本質素而拍戲,未能好好發揮「電影屬於導演的」屬性,略感可惜。只是作為拍攝電視劇出身的導演,所拍的電影票房又屢創佳績,她的「電影導演」之路將來會如何呢?作為忠實觀眾只能且看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