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錢包是什麼?
加密貨幣錢包是用來儲存、發送、接收加密貨幣的數位錢包,是加密設施中最基礎的部分,讓實現
區塊鏈 技術的各種應用變得可能。
時間回朔到 2008 年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明
比特幣 時,他在論文裡就告訴大家,比特幣協議是一種「點對點」(Peer-to-Peer)的去中心化電子現金系統,你可以把「點對點」理解為「人對人」不假第三方之手。換言之,
中本聰勾勒的願景,是人人自己持有自己的資產 ,而不是把資產放在第三方中心化機構裡被託管。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什麼是「自己持有自己的資產」,我們必須先釐清加密貨幣錢包的運作方式,認識加密貨幣錢包的構成元件。
加密貨幣錢包的構成元件?運作方式?
≣ 私鑰、公鑰、地址 在傳統金融世界中,我們會把錢存在「銀行戶頭」。當需要使用錢時,就會用我們的「戶頭印章」證明我們是戶頭的持有人,並把錢發送到其他人的「銀行帳號」。
在區塊鏈世界裡,我們會把加密貨幣存在「錢包」。當需要使用加密貨幣時,就會用我們的「私鑰」證明我們是錢包的持有人,並把錢發送進別人的「錢包地址」。
區塊鏈世界中的數位錢包擁有三大元件:私鑰、公鑰、地址:
私鑰(Private Key)
比喻 → 銀行「戶頭印章」。
用來確認錢包的所有權,私人擁有,私人保管。 公鑰(Public Key)
區塊鏈上,礦工(驗證人、節點)用來解密印章的工具。 地址(Address)
比喻 → 銀行「戶頭帳號」。
是ㄧ段由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的字串,可以公開,用來接收別人的轉帳。
數位錢包運作方式:
我們以「A發送 1 個穩定幣給 Chainee」為例,首先 A 必須填寫 Chainee 的錢包地址 (0x940 開頭),此時系統會提示A用私鑰 進行數位簽章確認,證明A有權利動用自己錢包裡的穩定幣。接下來,區塊鏈上面的礦工們將驗證這筆交易,會利用A的公鑰 來檢查,看看到底是不是A發起的交易、是不是A利用數位簽章簽的名,以此來得知交易的真實性。如果驗證正確,這筆交易將成立並且被寫入區塊內。
≣ 助記詞 方才提到的私鑰,是隨機二進位數字,實在是太過於冗長。於是人們把它轉換成十進位,後來又衍生出「協議定義過的單詞表」來讓私鑰變得更精簡、更親民,這就是助記詞(mnemonic phrase、recovery phrase、seed phrase)的由來;我們可以說助記詞是私鑰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它透過算法將落落長的私鑰轉換成若干個常見的英文單詞,這樣記憶起來就方便許多。
加密錢包都會提供備用份的助記詞,通常是 12 或 24 個單詞,請照順序手寫在紙上(不要用截圖、拍照或存在雲端,避免外洩)並妥善保管。在裝置遺失或故障時,助記詞可以幫你找回錢包和數位資產。
加密貨幣錢包分類
理解完加密貨幣錢包的構成元件——私鑰(助記詞)、公鑰、地址——後,我們循著「私鑰在哪裡 」的脈絡為加密貨幣錢包做了以下分類:
≣ 交易所錢包 一般新手加入幣圈,通常會在「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註冊一個帳戶。這時,的確會在交易所裡生成一個加密貨幣錢包,也會給你錢包地址,但用戶卻不會拿到私鑰,因為這個錢包的私鑰由交易所替你保管 。所以你的資產其實是被託管在交易所裡面,你只是擁有「登入並查看」錢包餘額的權限,並未真實地取得錢包的所有權 ;這與在傳統金融圈買賣股票——資金是被託管在證券交割戶裡——是相同概念。
把資產放在第三方中心化機構裡被託管,平時操作管理方便,和網路下單買賣股票的體驗差不多;卻也曝露在「平台方出事」的風險裡,輕則資金暫時性凍結,重則交易所永久倒閉,如早期的 Mt. Gox 交易所遭駭事件,乃至於近期的 FTX 交易所暴雷風波⋯⋯切記,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
≣ 熱錢包(Hot Wallet) 闖蕩幣圈一陣子、脫離新手村以後,或多或少你可能聽過像是 Metamask 小狐狸錢包 之類的熱錢包。這是一種在「電腦、手機等連網設備」運行的錢包,它可以是電腦上的瀏覽器外掛插件,也可以是手機上的 App 應用程式。
熱錢包安裝完畢,憑著它和各種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所做連接互動。當前情況下,私鑰儲存在你的軟體內 ,你可以隨時查看、並且把它抄寫下來做備份,私鑰由你自行保管 ;至此,我們貨真價實地控制了自己的錢包,自己保管了自己的錢。不過因為熱錢包的的私鑰生成、儲存與使用時都會連接網路,遭到網路駭客攻擊的機率比較高,並不是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