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可以讓人致富?
由日裔美國作家羅伯特.清崎所著的
《富爸爸,窮爸爸》,應該是許多人的提升財務智商的啟蒙書。作者在房地產業的創富經驗,在外人眼裡恐怕是一件極為冒險的事,在他腦子裡只是正常運用他所學會的財務智商而已。
他是如何用5000美金最後賺得一百萬元資產?
富爸爸雖然沒有高學歷,卻有很高的財務智商;窮爸爸呢?
在書裡詳細介紹他的致富過程,由一樁房地產小生意,然後逐漸將生意做大,都是由於他擅長將各種概念結合起來使用,例如:利用借貸的資本槓桿獲利;藉由會計稅務邏輯,使獲得的收益與費用相抵後,剩餘的些微利潤才繳納稅款;賺取收益後都是先支付自己、再支付別人。這些他能夠信手捻來的秘訣,達到真正的活用然後賺到錢,其實是有位富爸爸長期在他的大腦內根植許多致富想法。
然而,作者總結自己賺到錢的原因,歸根究底就只有「學習」兩個字而已。
學得精,還是學得廣?
我是1981年出生,當時台灣的聯考制度與現在大陸的高考受重視程度一樣,都是一試定終生,考不好就一再重考,而且大家認為上大學之後,學的「精」最重要。會計師、律師、醫師,這種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自然而然成為考生的第一志願。
2000年網路泡沫化後,互聯網的應用才逐漸興起。你還記得在2001年出現的互聯網即時通訊軟體:ICQ、MSN嗎?
每當電腦出現登登登~的聲音,就知道MSN那端的朋友發來了一則新消息,這是我最早接觸到的網路互動,而現在這種技術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而且還從遠古的電腦端轉到現代的手機應用上了呢。
又過幾年,逐漸有了「互聯網+」的新興產業,如:「互聯網+影片」出現了youtube,嗶哩嗶哩;「互聯網+購物」出現了淘寶、PChome。逐漸地網紅、自媒體、直播主也演變成一種職業的新選擇。
新職業的誕生徹底打破30年前的迷思,不會再認為學得精才有用,而是學得廣、學得快、可以順應這個世代的趨勢發展,才能活得更好。
而新職業背後的知識結構要靠更多的「自學」才能獲得成積。
只會一項技能的人只能努力地為金錢工作,陷入專業特長的陷阱,一但失去工作,失去因為專長和年資積累的高收入,可以選擇的機會就會消失。
對許多東西盡量多學多涉獵一點,如作者在《富爸爸,窮爸爸》書中的主張一樣,學習擁有綜合技能是致富的關鍵,如學會會計、法律法規、投資戰略、了解市場,這幾項的應用,使他在房地產業能更輕而易舉地獲得收益。
學習是為了什麼?
上面這句話有點燒腦了!
如果「學習」本身是為了「工作」,那麽「學習」的實質意義是為了讓我們大腦之間的概念可以獲得關聯、為了促成某些項目獲得開展、買賣獲得成交,「金錢」是最後順帶而來。所以,學習一開始的目標本身就不是為了金錢,獲得金錢只是結果。
在我做足心理建設公開寫作後,每週發表一篇幾千字的文章看似很容易,但如果沒有堅持,沒有做更多的內容輸入,其實真的很難做到每週準時發表這個目標。
自從
方格子爲創作者做了更好的後台數據顯示後,引起我更多的好奇,為什麼有些文章的閱覽量可以突破千,有些文章卻乏人問津,而
樂活大叔施昇輝老師卻可以發布一個萬人付費的小資幸福專欄。
在我接觸自媒體後,自媒體的經營獲利秘訣是學校不會教給你的,這是我學生時代不曾出現的新事物!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除了自主「學習」之外,只能在你真的去做這件事,於各項執行的過程中找到每一步優化的方式,自然會獲得你想要的答案和想要的結果。
現在我除了把每一篇文章寫好,還在學習如何引流,如何使用關鍵字SEO搜索引擎,學會markdown編程語法以縮減每篇文章的排版時間…等,都是為了在經營這份自媒體事業上能提高效率和效果。
若是有一天,我的自媒體能經營的像樂活大叔一樣,那我不僅會很開心,而且也能從這一份具有成就感的事情中獲得收益。
最終,擺脫「老鼠賽跑」的遊戲
大家都看過一隻老鼠被養在籠子裡,不停地在滾輪中奔跑的畫面,而且那隻老鼠是永遠跑不出滾輪,直到它跑得筋疲力盡。
老鼠似乎沒有注意到滾輪的構造,不管它怎麼跑,這個滾輪都是無止境的
這個畫面很像我們工作的時候,不停地追逐一份穩定的工資,換得穩定的生活。老鼠賽跑的階段似乎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但有些人總懂得在忙碌的工作之中,要繼續「學習」為自己賦能;在財務上,每當收到工資時,會「先支付自己」投資大腦或買入資產,再支付別人如償還債務、稅款。
當「互聯網+」把很多新事物變成可能,大家對新事物理解的起跑點大致相同,能否繼續維持「學習」力,將是這個新世代創造財富差距的分水嶺。
「學習」應當是越多越好,不管是閱讀好書,或參與知識付費課程,一但大腦中各個學習節點連結成一張緊密的網絡,財務智商儼然會有所提高。
現在立馬將學習付諸行動,慢慢地就會擺脫老鼠賽跑的遊戲,就會走在創富的道路上。
嗨!感謝你看到最後,這篇文章是否讓你獲得啟發?
喜歡本文歡迎在下方 拍拍手👏五次、按❤️、轉發,也別忘追蹤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