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安的隨意筆談 4》

    隨著現代社會風氣的開放,西方鼓吹的自由風宛如一句廣告詞:「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受到美國好萊塢電影和影集的誇張渲染讓美國是自由、民主和進步的象徵,對兩性關係的開放、性別平等和女權高漲的主張以及大尺度的身體展現是流行文化所產出的刻板印象,卻成為新一代年輕人趨之若鶩的「前衛、時尚和進步」的民主勳章,就像在都會區白領階級上班族,每日人手一杯星巴克所試圖塑造的那個「形象與地位」,是品牌的「月暈效應」還是「產地國優勢」或只是人們內心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想望和追求。
    「水往低處流,錢往高處爬」,錢從來都不是自然的產物,但可以拿來當作「造神」的工具,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戈爾泰:《人的宗教》一書中指出其一重要觀點「只有人造神,沒有神造神」,而老子《道德經》更開宗明義地論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正因所謂的神、道或自然深不可測,出奇不意又不可思議,使人無法說出一個所以然來,對於更高層次的力量與奇蹟往往妙不可言。但往往宗教、政權和管理者善於以「二元論」來分化宇宙(本我)的整體性,進而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和衝突,來制衡管理與統御。
    「非黑即白」的心理認知理應只存在兒童世界,就像卡通人物大多不是好人就是壞人,好惡分明,但隨著生命歲月的歷練與累積,逐漸成熟,可以承受更多的灰色模糊地帶,如釋迦摩尼曾體悟到「琴上的弦若拉得太緊會斷,若拉得太鬆會談不出聲音」,從光譜的兩端靠往中庸之道才是正果,遂而結束極端禁慾的苦行生活,爾後在菩提樹下悟道涅槃,成就大智慧。(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壞的老師讓你住套房)回顧今年10月九合一選舉前,蔡英文「社群之夜」主題是「人嵾轉大人」旨在促成18歲公民投票權,並將地方選舉定調為對蔡總統自己的信任投票,選後結果大敗且黨中央的中生代因論文抄襲案紛紛出包,如今對於無法順利「轉大人」的民進黨是否格外諷刺?
    《港劇:我本善良》在台灣只有三家電視台的年代紅極一時,劇中溫兆倫將一個喪盡天良、壞事幹盡的渣男角色演得淋淋盡致令人印象深刻,「人性的醜陋百態」硬是衝撞我當時矇矇懂懂的幼小心靈,激起不可置信的疑惑「人與惡的距離」。今日姑且老生常談一段,想想若一個人可以選擇善良或是有勇氣和機會重新選擇善良,不再抹去內在良知和神性,「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從善是「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將荀子人性本惡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主張,理解成「人有為善和作惡的條件」,孟母三遷是避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唯一最佳解方嗎?「學好三年,學壞三天」,人民要「潤」(run)去哪?桃園「青埔寨」的求職詐騙、台中「線上博弈」洗錢、台南「光電黑金」貪污和「殺警」案以及高雄「多具浮屍」接二連三登上社會新聞版面,一個心中只有「選票、選舉和權利」的蔡政府,官員們的夜晚是否都需要喝茫喝醉才能入睡?還是真的需要美軍入主台灣,重演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的保甲警察大人制度?
    人何嘗不是每天與自己內在的善惡戰爭嗎?面對重要的抉擇「花開堪折直需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主動心態,是否可以成就一個人的機運?又或是應該被動接受「時也命也運也」的論調。今年G20高峰會,中國總書記習近平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在場外的一小段談話,大意是「中國對加拿大擅自將私下雙方對話發佈給新聞媒體且談話內容並非原意表達不滿」,但加國總理則回應:「他們相信自由、公開和坦誠的對話且依該國文化,他有權力表達不同於中方意見的看法」,而習近平最後只是與對方握手說:「這不合適」,並告訴對方要「創造條件」而自行離去,場面相當尷尬。加拿大與美國的國土相互接壤,不論是種族信仰、語言文化和經貿關係系出同門且依存度高,加國是美國的後花園早已是不爭的事實。2019年中國華為前財務總監孟晚舟被美國政府指控涉及詐欺而被通緝,美加以司法互助協議,在其過境加國時被拘捕,開始扮演美國馬前卒的角色,並隨著美國經貿制裁對中國步步進逼,一邊著手勒令禁止中國在關鍵稀土礦產的投資,另一手則伸向台灣海峽,試圖以派出更多軍艦通過台海來挑起爭端,這是否符合「加國利益」還是意味著美國與加拿大的「國家安全」凌駕在「台灣人民希冀的兩岸和平」之上?
    由美加關係,反思台灣與中國關係的懸而未解,台灣人民對於這段歷史共業知多少?台美斷交、中美建交到馬政府的九二共識又何嘗不是各方對政治和經濟發展「現實」的一種妥協?美國政客如果沒有將「抗中保台」作為選舉的主旋律似乎就等同於沒了政治操作的空間,民進黨需要洋人政客來台襯國際聲量,而洋人需要台灣來襯自己的政治存在感。從美國期中選舉和總統大選可見,不斷高升的競選經費,更有政客闡述:「選民希望看到兩黨候選人彼此廝殺。」想想為何「正面選舉」難以實現?一方面,人性的陰暗面,總喜歡看到位高權重的人出糗或跌落神壇,讓參選人彼此撕下對手「假道學和偽君子」的人格面具,有一種說不說的暢快;另一方面,人們喜歡八卦的天性,談論候選人的「八卦」,可以讓選民們頓時有種「掌控和握有權力」的幻覺,故不斷製造輿論和話題成了民主選舉制度的一門顯學,反正就是選一個比較不爛的蘋果。
    政治是治理眾人的事,而選舉制度是否真的利大於弊,還是只是「消耗國力」和「轉移人們對執政黨施政不利」的手段之一。既得利益者對於水漲船高的競選經費恐是樂見,不僅可以墊高進入障礙,更有助於成就寡頭或獨佔民主市場的獨裁者,然而「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消除打擊異己和鞏固權力的手段只是換湯不換藥,無知與單純的百姓成為民粹主義政客最好煽動利用的工具, 選上後更是可割可棄,從台灣公共安全議題如:「新竹新豐鄉濱海沿海廢棄物污染」、「彰化濱海西縣鄉高罹癌率的居民」以及「台南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生態破壞」等可見一班。
    《紀錄片:看見台灣》是一位放棄公務人員身份的導演齊柏林傾囊而出的一部曠世巨作,當年甫剛在電影院上映時就買票進場,一睹從高空飽攬福爾摩沙的壯麗與哀愁,內心澎湃著讚嘆與哀傷,面對家園山河破碎的影像放映在大螢幕上著實令人怵目驚心,吳念真簡單樸實的旁白彷彿道盡大地母無以言對卻抱持著無盡「心痛誰人知(台語)」的感慨萬分。政治是否只是「找回良心而已」,政府對於人民拱手讓出的「金、權」,是否抱持著「戒慎謹恐懼」的態度,兢兢業業地「克己復禮為仁」,更能在70歲往後的人生「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