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時間的軌跡

繪畫/時間的軌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只要是個「有意識」的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理所當然地會不斷去突破自己的各種表現技法。即便慣用著某個熟悉的工具/介面(例如水彩、粉彩、鉛筆、iPad⋯),也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嘗試。

累積一定程度的數量後,會發現自己在時間的流逝中,看見/歸納出一個個不同時期「慣性」的演化。

raw-image

例如今天這張隨手畫,我用了20多歲慣用的「直線構成(綠色、藍色)」、30多歲喜歡的「曲線構成(棕色、橘色)」,以及最近日漸「放」的線條,沒有框住的自由曲線(雖然,還是在一張限定尺寸了的紙張裡)。

當然心裡很明白,這是年齡積累下,有意識、無意識下所刻畫出來的軌跡。我也想藉由藝術創作的隨筆,反視自己生理與心理的運作邏輯;但目前也只能用「喜歡」或者「想突破自己」來解釋之。

因為,人心就是這樣的亂七八糟。大腦認知科學領域投入了極大的研究,試圖去更掌握人心;但迄今為止仍無法獲悉/掌握人類的大腦、身體、心理⋯⋯彼此間激盪出來的互動關聯性與其邏輯脈絡。

也難怪《星際效應》電影裡反覆唸誦「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似乎,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別過度地溫良與畏懼;盡情將自己拋進生命的每個當下,放手去做,就是了。



avatar-img
Y-sheng Lin的沙龍
3會員
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sheng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早進工作場域時,幾位年輕人跟我說:「買iPad啦!」我最近確實有在想這筆花銷,但心裡的一角總覺得有個微弱的異音。 我猜是紙筆手繪的「習慣」使然,因此遲遲沒有下手iPad;雖然,WACOM板筆組已經跟了我多年,也畫了不少圖稿,但總對紙筆鍾情著。
一路30多年來,都有畫畫的學習與習慣。過去在學生時代,大致都以「作業」與「訓練」的心情面對畫畫;年紀稍長一點後,才逐漸有些自信將「創作」的心態建立起來。
一早進工作場域時,幾位年輕人跟我說:「買iPad啦!」我最近確實有在想這筆花銷,但心裡的一角總覺得有個微弱的異音。 我猜是紙筆手繪的「習慣」使然,因此遲遲沒有下手iPad;雖然,WACOM板筆組已經跟了我多年,也畫了不少圖稿,但總對紙筆鍾情著。
一路30多年來,都有畫畫的學習與習慣。過去在學生時代,大致都以「作業」與「訓練」的心情面對畫畫;年紀稍長一點後,才逐漸有些自信將「創作」的心態建立起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