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6|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鹿群奔馳侯鳥遨翔的墾丁

    「請閉上眼睛想像,我們此刻生活的地方,曾經是鹿群出沒,野豬漫遊,雉雞亂飛的福爾摩莎美麗之島。
    張開眼睛,昔日豐富生動的景象隨著經濟開發與人為破 壞而消失,整日脫離不了人工空調的我們,也許很久沒有感受到清風帶來的野花香…」
    這是前幾年,我在荒野保護協會出版的台灣水鹿紀錄片與專書所寫的序文首段,的確,除了水鹿之外台灣還有梅花鹿,鹿群與台灣先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以鹿為名的地方,從南到北,有71處之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彰化鹿港,台南的鹿耳門。
    梅花鹿一直是台灣自然史的一部份,因為身上有漂亮的白色花斑,所以有梅花鹿之名,牠們從冰河時期台灣與大陸相連時就已移入,後來隨著環境變遷演化成台灣島上的特有物種,活躍在全台灣的丘陵與平原。梅花鹿一直是先民日常生活重要資源,飲血食肉,以鹿皮禦寒,以鹿茸製藥,甚至到了17世紀,荷蘭人帶來的經濟外貿活動中,將鹿皮大量外銷,紀錄中居然數量曾大到一年二十萬張鹿皮出口,這也帶來梅花鹿的大浩劫。後來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中斷了鹿皮外銷,但是梅花鹿的數量並沒有回昇,因為鄭成功開墾台灣,將平原變成田園,種植甘蔗與各種糧食作物,梅花鹿也就失去了自然棲息成長的空間。到了現代,幾乎所有中低海拔的自然野地都快消失了,當然更沒有梅花鹿的容身之處。
    我帶著就讀中學的雙胞胎女兒AB寶,站在墾丁國家公園社頂梅花鹿復育區的觀景平台上,一邊跟孩子們描述這段歷史:「因此,台灣最後一隻野生的梅花鹿在1969年,也就是我剛進小學時從台灣東部消失,算是滅絕了,只剩下零零星星在民間或動物園有人工養殖的鹿群!」
    「哇!好可惜喔!」AB寶不約而同的感歎著。我立刻補充:「在民國七十幾年時,國際的保育組織把台灣梅花鹿列為瀕臨絕種的動物之後,我們也展開了復育梅花鹿的努力,趁著民國七十四年台北動物園從圓山搬到現在的木柵時,將22頭直接就運到墾丁社頂,我們現在站的這個地方,經過幾年的研究後,也在這個圈護起來復育區裏進行放養,到了民國八十幾年進行了三次的野放,每次放幾十隻梅花鹿到墾丁國家公園裏的自然野地,也同時進行追蹤與研究,你們猜猜看?這些野放的梅花鹿後來如何了?」
    A寶有點担心的說:「都死了嗎?」B寶樂觀的說:「可能有幾隻還活著吧?」我很高興地揭曉:「當然活著,而且現在數量有幾千隻呢!」AB寶同聲驚歎:「真棒!可是,我們怎麼都沒有看到呢?」我繼續回答:「因為梅花鹿生性膽怯,非常敏感,遠遠聽到風吹草動,早就跑走了,除非我們很安靜很安靜,而且長期地躲起來觀察,才能夠看到在野外覓食的梅花鹿。」
    一邊跟孩子聊著天,一邊在墾丁的社頂公園走著,今年寒假台北一直陰濕多雨,我與孩子們逃離都市,來到這個比南方更南的海角之處。
    大部份到墾丁的遊客,只是塞車在短短幾百公尺的墾丁大街,或者到南灣的海灘散散步,或者游泳或者戲水,再來就是到一些知名的景點拍下到此一遊的相片,然後用大部份的旅遊時間到爭奇鬥艷的特色餐廳或pub用餐或狂歡,如此就輕易結束墾丁之旅真的是非常可惜,因為墾丁真的很遠,去一趟得花費許多車程時間,排放許多二氧化碳。
    第二天一大早,與幾位在墾丁國家公園任職的朋友約好,一起到龍鑾潭賞鳥。這個地方離熱鬧的墾丁商圈沒有多遠,卻是一個非常悠靜,全台灣最棒的侯鳥賞鳥區。
    其實除了賞鳥之外,我主要是想要孩子能夠多接觸一些生命典範,讓她們認識一些長期在台灣各地方努力的生態保育工作者,像B寶就在周記中記下她當天的感受:「寒假,我們到了溫暖的恆春半島。不僅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水鳥,也在墾丁國家公園裡,認識了默默的守護這片樂土、為這南方半島付出的無名英雄。有「數鷹人」之稱,專門研究猛禽的蔡乙榮叔叔;細心的趴在石塊上做記號,只為了避免施工時傷害到以石頭為家的小動物們,幾乎每個假日都到龍鑾潭觀察水鳥,戲稱自己是「龍鑾潭潭主」的劉川叔叔;獨自在社頂公園的山裡奔走、採集及復育黃裳鳳蝶的杜虹;為社頂部落盡心盡力,搭起部落巡守隊橋樑的勇者潘民雄;熱情的解說志工顏士傑等。聽了他們的故事,看到了他們努力的成果,真令我感動不已。
    蔡叔叔跟我們分享他的故事,以及做解說員的心得「保持熱情」「解說要用心、但不要太用力,否則會把聽眾嚇跑。」「我們的價值是帶給別人不同的感動」蔡叔叔對事物總是抱有樂觀、豁達的看法。即便只有一名聽眾,他也會竭盡所能的解說。從蔡乙榮叔叔身上,我學到了:盡最大的努力做事。」
    在墾丁待了三晚,第四天離開墾丁北返時,順道去屏東的復健醫院拜訪長期做梅花鹿復育的潘民雄先生,他在十一月底,在社頂公園帶領墾丁國家公園的保育志工做守護巡查時中風,在和明雄兄聊天中,兩個孩子也被他的熱情所感動,B寶在她的周記中這麼寫著:「屏東市一家小小的醫院,病床上躺著是雖然無法行動自如,卻仍能令人感受到他的毅力的潘明雄叔叔。他是社頂部落的居民,也是墾丁國家公園中許多教授及研究人員的森林嚮導,早期是以打獵維生的原住民,如今已投注梅花鹿復育的工作多年。
    潘叔叔他希望後代子孫們也能看見梅花鹿美麗的身影,組織了巡守隊一起守護這塊豐富獨特的土地。可能,上帝要他停下來喘口氣,在一次執行巡守的任務時,突然中風病倒了!但是他的精神,影響了許多部落住民投入生態保育的工作。
    這些執著的「瘋子」堅守僅存的樂土,站在第一線上,毫不畏懼,希望福爾摩沙依舊翠綠。」
    這些年來,我帶著孩子在台灣各地方旅行時,除了讓她們看見不一樣的台灣之外,也希望她們能看到這些環境是有多少人在默默努力才得以維持的,看到這些真實的故事,也是孩子成長中最好的生命教育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